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既積極籌辦新式學堂,又主張緩停科舉,鹿傳霖的教育觀值得深思。

既積極籌辦新式學堂,又主張緩停科舉,鹿傳霖的教育觀值得深思。

原標題:既積極籌辦新式學堂,又主張緩停科舉,鹿傳霖的教育觀值得深思。


作者:浙江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蕭宸軒


清末是「數千年未有之變局」,無數志士仁人為了挽救危局而不懈奮鬥,鹿傳霖就是其中的典型。鹿傳霖字滋軒,號迂叟,直隸定興人。1862年中進士,後歷任新安知縣、陝西巡撫等職。


鹿傳霖


1895年,在甲午戰爭之後,當時的鹿傳霖時任四川總督,他於是便開始思考和尋找如何才能趕上列強,實現中華振興。一向來重視教育的鹿傳霖上書光緒皇帝,向他闡述了自己想要創辦中西學堂的原因,他認為「講求西學,興設學堂,實為今日力圖富強之基」。並且鹿傳霖還為中西學堂制定了相當完善的發展規劃。在之後幾年,不僅僅是四川中西學堂,四川省整體上新式學堂發展迅猛,並且畢業學生質量頗高。除此之外,鹿傳霖還參與籌建了當時的東吳大學。由此可見,鹿傳霖對於推動籌辦新學上是十分積極的。


中西學堂內景


但是對於推進教育近代化的另一件大事:廢除科舉,鹿傳霖在這個方面表現出了謹慎,並不贊成停廢科舉。鹿傳霖認為中國社會沿用科舉制度已有千餘年,如果一朝劇烈變革廢除科舉制度,會導致社會的大動蕩以及斷層。並且再反觀當時的清政府其實並沒有做好廢停科舉之後的準備,社會上的新式教育普及程度還不夠高,盲目的廢除科舉制度而並沒有規劃好取而代之之制度,這將會使得知識分子無所適從。



清代科舉圖


鹿傳霖主張用一個較長的時段來逐步替換科舉制度。在這一過程中,鹿傳霖認為可以將科舉制度與新式學堂相併立,一面逐漸減少科舉制的實施範圍和頻率,另一面進一步在社會中推廣新式新學。並且由清政府逐步出台相應的傾向於新式教育培養人才的政策,使得社會上的適齡青年逐漸認同新式教育並且投身於這一場教育大轉變之中。鹿傳霖的主張避免了知識分子的斷層和無所適從,其措施給教育制度的整體變革提供了一個緩衝,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是適用的,但是由於不主張廢除科舉制度的軍機大臣王文韶的離職,鹿傳霖的主張也就顯得勢單力薄。1906年,在袁世凱、張之洞等人的建議之下,清廷還是下令立停一切科舉考試。

處於晚清這個動蕩的時代之下,鹿傳霖不疾不徐,既主張大力推行新辦新學,又切實從社會實際出發,對於科舉制的廢續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主張。總的來看,鹿傳霖對於清末教育制度的變革起到了獨特的作用。


參考文獻:


趙爾巽,《清史稿》(《鹿傳霖傳》)


鹿傳霖,《鹿傳霖日記》


曹峰,《鹿傳霖研究》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楊培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協助林則徐虎門銷煙的鄧廷楨,他是如何抵制英國入侵的?
把總到底是多大的官,他的手下能掌管多少兵?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