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官不可有偏頗之心

為官不可有偏頗之心

原標題:為官不可有偏頗之心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為官不可有偏頗之心


■張 超


「公生明,偏生暗。」為官者,公正為要。倘若滋生偏頗之心,必會丟失公平公正。如此一來,不僅有損官德政德,還會被他人利用。


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學家、文學家薛瑄在其所著《要語》中,結合自身為官經歷,深刻闡述了為官要公正、不可有偏頗的重大意義。

他講到,為官者在心底不可以有絲毫的偏向,如果有私心,別人肯定會知道。他曾經用過一個差役,發現其辦事很是機智靈敏,所以用得稍微多了點,下面的人馬上就對這個差役刮目相看。於是,他及時辭退了差役。這雖然是件小事,但由此可知,為官者應當正大光明,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頗之心。


私心一開,公心難守。為官者一旦有偏頗之心,就會產生偏愛。這種感情一旦被公眾知曉,抑或被偏愛之人所利用,就可能引發用權不公、權為他用的事情。唐人房琯在出任宰相時,特別喜愛音樂,一個叫董庭蘭的琴師經常出入他家,並仗他的權勢行不法之事。這成了房琯宰相生涯的一個污點。


由此,薛瑄深深體悟到,為官者應當公平公正、光明磊落,外界的是非、詆毀和讚譽,都不要憂慮。如果非要違背原則屈從他人,想使大家都高興,那麼就會失去公正的本質。


薛瑄「為官不可有偏頗之心」的從政之道,對今天的黨員幹部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黨員幹部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不能偏用。倘若有一點的偏頗,就會失去公允,也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久而久之,這樣那樣的跑冒滴漏、脫軌越界就會發生。


古代有一句話,叫「莫用三爺,廢職亡家」。所謂「三爺」,指的就是「子為少爺,婿為姑爺,妻兄弟為舅爺」。提拔重用了這些人,為官的偏頗之心就會日長,用人的天平就會失去平衡,公權為公的正道就會被吞噬,哪裡還有不敗亡的道理?

現實生活中,很多官員喪失官德,被人拖著拽著滑向深淵,都與其有偏頗之心有關。蘇榮偏愛妻子於麗芳,很多人通過「夫人路線」得以升遷,而且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借勢貪腐,結果成了全家貪腐;劉志軍與商人丁書苗「交往頗深」,很多人便通過丁書苗對劉志軍行賄;陳世禮「信任」自己的秘書王傳東,王傳東不僅借勢斂財,還安排他人與陳世禮搞權錢交易……諸如此類,領導幹部一旦滋生偏頗之心,就很難有公心公義可言,到頭來無一例外地滑向腐敗的深淵。


《荀子·儒效》有言:「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性情,然後能修。」明晰公與私的邊界,才能成就廉潔品質;抵禦外在誘惑,才能磨礪崇高品格。一名領導幹部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來自家庭、同學、朋友等幫助。但這些都不應成為領導幹部偏袒他們、私愛他們,用權為他們謀取好處的理由。共產黨人一旦為官,就要始終堅持公平第一、公正為上。倘若對家人和身邊人有所偏頗,無疑會使權力輻射到他們身上。這不僅無法使自己公正用權,還會讓家人和身邊人成為被圍獵的對象,害莫大焉!


在我們黨內,很多領導幹部一生公正用權、廉潔用權,很大程度在於他們為官從沒有偏頗之心。周恩來、劉少奇、陳雲、董必武等老一輩革命家總是跟身邊工作人員「約法三章」,堅決防止任何違反規定和紀律的事情發生。谷文昌、楊善洲、鄭培民、汪洋湖等從來不給自己的妻子兒女任何特權,堅決以純正家風涵養良好政風。正因為如此,他們一直是我們黨公正、廉潔、勤政、尚德的楷模。

奮進新時代,共產黨人要成為黨的好乾部,成為人民公僕、時代先鋒、民族脊樑,決不能有任何偏頗之心。否則,缺口一開,就很難封堵。是為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陸軍 的精彩文章:

第76集團軍某旅組織「國際軍事比賽—2018」坦克兩項出征動員大會
比賽已過半程,陸軍赴俄參賽隊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TAG:中國陸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