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城陽村落 | 南疃竟是曹始祖復遷來新建的村子?!

城陽村落 | 南疃竟是曹始祖復遷來新建的村子?!

原標題:城陽村落 | 南疃竟是曹始祖復遷來新建的村子?!


南疃位於城陽區長城路南端,東臨青威公路和前桃林村,西靠308國道和城陽村,南連青島城陽世紀公園、喜盈門立交橋(原流亭立交橋)和流亭街道楊埠寨村,北臨北疃,青島流亭國際機場近在咫尺。全村土地2689畝,總面積1.79平方公里。


村莊來歷

據《曹氏族譜》記載: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曹始祖由雲南遷居安丘,後復遷此建村,因恰逢北疃王氏也來此建村,兩家商定以方位命名村莊,曹氏建村位南,故名南疃。距今已有600年歷史。曹氏建村後,紀氏、郭氏等也相繼遷來。1949年,南疃有318戶,1506人。2004年,全村有1000戶,3362人。


主要姓氏


主要姓氏為紀、郭、蘇、曹、呂,其中紀姓人口最多,有627戶,2021人。


建置沿革

南疃明清時期屬即墨縣裡仁鄉北曲社。民國初年,屬即墨縣裡仁區北曲鄉。1929年屬即墨縣第五區溫良鄉。抗日戰爭時期,沿用戰前區劃。1945年抗戰勝利後屬即墨縣仲村區溫良鄉。1950年11月,改屬即墨縣第七區。1951年4月,屬即墨縣第七區南疃鄉。1955年10月,第七區改設仲村區後屬仲村區南疃鄉。1956年3月,城陽鎮與仲村區合併為城陽區,同年11月仲村區所屬的南疃、北曲、桃林、古廟4鄉合組桃林鄉後,屬即墨縣城陽區桃林鄉。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後屬即墨縣城陽人民公社。1961年3月屬嶗山郊區城陽人民公社,同年10月屬嶗山縣城陽人民公社。1984年6月,撤公社設鎮後屬嶗山縣城陽鎮。1988年11月,屬嶗山區城陽鎮。1994年6月,新城陽區設立後,屬城陽區城陽鎮。2001年6月,城陽區撤鎮設街道,改屬城陽街道。2004年7月,南疃村村委會改為南疃社區居委會。


舊村改造


1977年,村莊便開始舊村改造,1978年已有110戶村民住上了新瓦房。1991年,投資220萬元把全村街道進行硬化、綠化、美化,使村莊三季有花、四季常青。1996年,村莊開始6層居民樓建設,至2002年,已建6層居民樓28幢,建築總面積8.6萬平方米,有367戶居民入住。村莊還投資686萬元,特為外來務工者建居住、娛樂、健身、學習於一體的公寓樓4幢,可容納外來務工者3000餘人。1988年,南疃建立了圖書室、閱覽室和黨員活動室,1999年投資30餘萬元建立文化教育中心,豐富了村民業餘文化生活。


城市建設


1996年,青島體育訓練基地在該村建立;1999年,青島東方武術學校落戶該村;2002年,城陽世紀公園在該村南建成。

文化教育


南疃歷來重視教育,注重培養人才。建國以來,村莊投資400餘萬元,先後3次移址建南北疃小學,2001年,投資400餘萬元建立長城路小學,使學校一次性達省級規範化標準。南疃人呂錫元,1986年任臨沂地區建設銀行行長,1994年任臨沂市政協副主席。

轉自城陽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島城陽旅遊 的精彩文章:

城陽歷史文化 | ③魏晉南北朝:佛教聖地 古剎鐘聲
城陽歷史文化 | ① 先秦:源起東夷 曙光初現

TAG:青島城陽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