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漫談井岡烽火歲月

漫談井岡烽火歲月

原標題:漫談井岡烽火歲月


雨後,藍天映襯下的北山,蒼松挺立,方竹疊翠。我們在紀念館前列隊,向浴血井岡、長眠青山的先烈們敬獻花圈、鞠躬默哀,並莊嚴地舉起右拳,重溫入黨誓詞……拾階而上,穿過碑林長廊、雕塑園,望著紅軍女戰士伍若蘭、賀子珍,遙想當年,「戰地黃花分外香」;陽光下,「井岡山革命英雄紀念碑」幾個燙金大字熠熠生輝,望著對面的五指峰和山腳的茨坪,似乎又看到當年「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艱難跋涉在山高林密的「挑糧小道」,用腳步丈量出三公里,深度體驗「路隘林深苔滑」,由衷感嘆當年一雙草鞋、一根扁擔,紅軍將幾十萬斤糧食搬上了山,這不正是「愚公移山」精神和意志的突出體現嗎?銹跡斑斑的迫擊炮,巍然矗立在黃洋界哨口,「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耳邊似乎又回蕩起「報道敵軍消遁」的隆隆炮聲。


井岡山,被稱作「天下第一山」,不在於它的海拔,也不在於它的風光,而在於它是中國共產黨人永遠的精神高地與信念豐碑;井岡山,被譽為「革命的搖籃」,中國共產黨人創建的新型人民軍隊在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邊界地區求得生存與發展,「工農武裝割據」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開闢出「農村包圍城市」這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岡山,被看成「勝利的起點」,寧岡礱市朱毛勝利會師,壯大了工農革命隊伍,在隨後艱苦卓絕的反「進剿」和反「會剿」鬥爭中,孕育培養了一大批生生不息的革命火種,二十二年後,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勢燃遍大江南北習主席曾指出,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鬥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每次來緬懷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禮,心靈都產生觸動。的確,井岡山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讓自己情不自禁流下眼淚的山。在三灣楓樹坪、茅坪八角樓和大井朱毛陳彭舊居,聽著90年前的革命故事,「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已然在腦海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重上井岡山,與六年前的感受截然不同。短短几天時間,白天奔赴各教學點參觀見學,晚上就在培訓基地重讀《毛澤東選集》《星火燎原》等著作和回憶錄。從資深教授的深情講述中,從與紅軍後代的面對面訪談中,從將帥們的回憶錄中,找到了曾經困惑自己多年的問題的答案。


關於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問題。當年白色政權保持高壓圍堵態勢,鬥爭形勢極端嚴峻,環境條件極度艱苦,黨領導下的紅軍和地方武裝力量,對外要相機應對窮凶極惡的反動派攻勢,對內要及時疏導「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觀情緒,如何才能讓紅軍將士們置身死於度外、篤定追隨旗幟?答案是,做到「三有」,即有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革命理想,有對「山溝里的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有對戰勝危機、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這是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鬥爭和建設的精神支柱。正是因為「革命理想高於天」,一些條件優越的留學生、黃埔生和大學生義無反顧上了井岡山;正是因為有階級立場、階級覺悟和政治覺悟,知道是為了自己和工農階級而作戰,兩年零四個月,4.8萬烈士前仆後繼不惜用生命捍衛革命勝利果實;正是因為有建立在對全國形勢所作的科學分析基礎上的準確判斷,使得紅軍能夠「下鬥爭的決心、有耐戰的勇氣」,克服各種困難艱險,打破重重包圍封鎖,不斷鞏固和擴大井岡山根據地,並「漸漸引起了附近省份工農士兵群眾的希望。」



關於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道路選擇問題。當年由我黨所領導的武裝暴動最終都歸於失敗,走投無路的各路起義部隊最後不約而同選擇了當「革命的山大王」,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這究竟是歷史的必然還是偶然?答案是,實事求是、勇闖新路是理論聯繫實際、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然結果。南昌起義勝利後,為「回到廣東重整旗鼓,依靠海口取得國際援助,然後再舉行北伐」,起義部隊孤軍南下、長途奔襲,敵以逸待勞、力量佔優,導致我軍在潮汕地區失利,朱德、陳毅率部在三河壩激戰三天後不得不主動撤出戰鬥向西北轉移,並經武平和石逕嶺戰鬥進入贛南山區,從而擺脫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追兵。秋收起義在「第三次攻打長沙」的口號下,不顧敵強我弱的形勢而採取冒險行動,致使起義部隊遭受嚴重挫折,最終不得不在文家市收集余部,隨後毛澤東同志審時度勢決定引兵湘贛邊界,向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轉移。當時,為繼續堅持武裝鬥爭的革命道路,能夠帶領部隊脫離險境、保存有生力量就是一種勝利。

然而,另闢蹊徑,選擇一條同前蘇聯革命模式截然不同的道路,將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向農村,這在當時是需要巨大的理論勇氣與實踐勇氣的,同時還要克服重重阻力,同黨內盛行的教條主義、把共產國際決議與蘇聯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作堅決鬥爭。在茅坪的八角樓,一張書桌,一方硯台,一盞油燈,毛澤東同志寫下了《中國紅色政權為什麼存在?》《井岡山的鬥爭》等引領戰略性轉變的鴻篇巨作,總結了一年來的鬥爭經驗,並得出結論「為紅軍計,欲求擴大,只有在有群眾基礎的井岡山四周即寧岡、永新、酃縣、遂川四縣,利用湘贛兩敵利害不一致,四面防守,無法集中的情況,和敵人作長期的鬥爭。……所以我們始終認為羅霄山脈中段政權的創造和擴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確的。」經過曲折反覆的實踐探索,創造性地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走向勝利的獨特道路。



關於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建軍初期,工農革命軍成分如此之複雜,思想如此之動搖,基礎如此之薄弱,力量如此之渙散,戰鬥如此之慘烈,如何使「舊貌煥新顏」,鑄就核心戰鬥力?答案是,堅持黨指揮槍,健全黨的組織體系;推行軍內民主,構建新型官兵關係;保持高度政治自覺,實行嚴明的作風紀律。「三灣改編」揭開了新型人民軍隊建設的序幕,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政治建軍思想原則,在經歷反覆交鋒和戰爭實踐檢驗後,最終被廣大指戰員所接受並真正落到實處。「黨的組織,現分連支部、營委、團委、軍委四級。連有支部,班有小組。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連、營、團都建立了能夠代表士兵利益的士兵會,軍隊內的民主主義制度成為破壞封建僱傭軍隊的一個重要武器。


「一根燈芯」「朱德的扁擔」「一塊都是一塊,一毛都是一毛」等發生在井岡山上的故事,突出反映了毛澤東、朱德等黨和紅軍領導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則的光輝形象。「紅軍的物質生活如此菲薄,戰鬥如此頻繁,仍能維持不敝,除黨的作用外,就是靠實行軍隊內的民主主義。……他們雖然感覺紅軍的物質生活不如白軍,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樣一個兵,昨天在敵軍不勇敢,今天在紅軍很勇敢,就是民主主義的影響。」這一時期,黨和軍隊領導人十分重視整頓隊伍紀律。粟裕回憶錄記載了90年前南昌起義余部在信豐縣城外的山坳里召開的一次全體軍人大會,在會上陳毅同志宣布並執行了革命紀律,及時剎住了部隊破壞紀律的歪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同志親自製定並明確「三項紀律,六項注意」,紅四軍司令部在布告里寫道「平買平賣,事實為證。亂燒亂殺,在所必禁。」有一首井岡歌謠唱得好「紅軍紀律真嚴明,行動聽命令;愛護老百姓,到處受歡迎;遇事問群眾,買賣講公平;群眾的利益,不損半分毫。」通過嚴明軍紀,官兵做到令行禁止,使部隊具有超強的凝聚力與戰鬥力。


關於密切聯繫群眾、依靠和發動群眾的問題。有人說,工農革命軍當初依靠「袁、王」上了山,卻因錯殺「袁、王」紅軍再也上不了山,「失信於民」是導致井岡山根據地失守的重要原因,果真如此嗎?答案是,「革命成功,盡在民眾」。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的鬥爭》中指出,工農武裝割據的存在和發展需要具備一些條件,其中第一條就是「有很好的群眾。」部隊剛剛進入井岡山地區時,由於袁、王存有戒心,不理解,不配合,也不願意接受工農革命軍的領導。古城會議上曾有人提議解除袁、王部隊武裝,毛澤東同志嚴厲地批評了這種「大魚吃小魚」的吞併思想,並強調「對他們只能用文,不能動武,要積極地爭取改造他們,使他們變成跟我們一道走的真正革命的武裝。」由於邊界各縣土客籍之間矛盾很深,還可以通過對袁、王的團結,去團結廣大群眾。在向部隊講解工農革命軍任務時,毛澤東又指出,「我們每個人是戰士,也是宣傳員,不僅要打仗,還要向群眾宣傳我們的主張,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只要我們和群眾團結一起,革命勝利就有把握了。」正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才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真心實意的擁護,「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1928年7月,在廣大群眾的掩護下,紅軍採取四面游擊的方式,只用一個團的兵力就將十一個團的敵軍困在永新縣城附近三十里內長達25日之久。

「只要我們依靠人民,堅決地相信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難也能克服,任何敵人也不能壓倒我們,而只會被我們所壓倒。」然而遺憾的是,後來因黨內「左」的政策,土客籍矛盾和地方主義的影響,加之袁、王自身的毛病及其部隊存在的一些不良習氣,特別是中央巡視員的錯誤指導,最終導致了錯殺袁、王的悲劇。其後果是招致整個客籍黨員與群眾的憤怒,湘贛邊界各縣的反動政府和豪紳階級乘機離間袁、王舊部、客籍民眾與共產黨的關係,一些袁、王舊部和族親「通電反共」,被編入反動民團,掌控了井岡山軍事根據地,從此湘贛邊界鬥爭形勢急轉直下,儘管後來紅軍部隊數次上山,力圖恢復根據地,但均未成功,反而遭受了重大損失。「得民心者得天下」,此言不差矣。


回望90多年前的井岡烽火歲月,不僅是為了永遠地懷念他們、牢記他們,更是為了傳承紅色基因。「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鬥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是對井岡山精神的時代註解。無論未來武器裝備怎樣發展,嚴酷的戰爭環境不會改變,依然需要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無論未來作戰樣式怎樣改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戰爭指導藝術不會改變,依然需要實事求是、勇闖新路的勇氣、膽識與魄力。無論未來戰爭形態如何演變,「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不會改變,依然需要軍民團結、戮力同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作為新時代的革命軍人,必須以習主席強軍思想為指引,用練兵備仗的實際行動、時不我待的奮鬥姿態,回答好「勝戰之問」這一時代課題,努力在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偉大事業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軍事 的精彩文章:

漫談「武器崇拜」:讓武器多一些「日用」
法新型反坦克導彈:測試成績驚艷 或成國際市場爆款

TAG:光明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