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你也討厭魯迅,正如我曾經討厭泰戈爾那樣

如果你也討厭魯迅,正如我曾經討厭泰戈爾那樣

著名作家余華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魯迅是他唯一討厭過的作家。其實,除了魯迅,同樣被一群讀者嫌棄的,還有戲劇家易卜生,詩人泰戈爾……

余華在文章里寫道:"二〇〇五年我去挪威,在奧斯陸大學演講時說到了我和魯迅的故事,奧斯陸大學研究中國歷史的教授勃克曼聽完我的演講後,走過來對我說,你小時候對魯迅的討厭和我小時候對易卜生的討厭一模一樣。"

"後來在紐約,我和一位印度作家有一場活動,我又說了和魯迅的故事,這位印度作家聽完後對我說,你小時候對魯迅的討厭和我小時候對泰戈爾的討厭一模一樣。"

魯迅:

易卜生:

泰戈爾:

為什麼余華小時候對魯迅的抵觸情緒那麼重?余華和魯迅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故事?一切都要從20多年前的一次影視改編說起。

36歲前:天天接觸魯迅,

好比天天吃一樣的飯菜

我是在魯迅的作品中長大的,我小學和中學的課本里小說散文詩詞只有魯迅的,還有毛澤東的,當時我年幼無知,以為中國只有兩個作家,魯迅和毛澤東。你們想想,我天天接觸魯迅,好比天天吃一樣的飯菜,實在不喜歡他,甚至討厭他,我中學的時候認為魯迅不是一個好作家,只是當時政治形勢的產物。

一九八三年底,我調到文化館工作,我們創作室辦公室門外有一個過廳,挨著牆放了一張乒乓球桌,桌子下面堆滿了「文革」時期出版的《魯迅全集》, 現在想起來這是多麼珍貴的版本,我進出辦公室都會經過《魯迅全集》, 可我沒有拿,還幸災樂禍,心想這個作家終於過時了。

36歲後:不要改編魯迅的作品,

不要糟蹋魯迅

過了很多年,一九九六年的時候,一個朋友想把魯迅的小說集中起來改編成電視劇,問我能不能參與改編,可以給我一筆不錯的改編費。

我同意了,然後發現家裡沒有一本魯迅的書,我去書店買了一本《魯迅小說全集》, 第一篇是《狂人日記》, 小說開頭時那個狂人覺得世界不對勁了,魯迅用了這樣一句話「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我怕得有理」, 看到這句話我十分震驚,魯迅只用一句話就讓一個人的精神失常了。我肅然起敬,心想這個作家很厲害。

《狂人日記》插圖 趙延年 作

我從小學到中學的課文里都有《狂人日記》, 我不僅讀過幾遍,還背過幾遍,全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全忘記了。第三篇是《孔乙己》, 我讀完《孔乙己》以後給那位朋友打電話,請他不要改編魯迅的作品,不要糟蹋魯迅。

為什麼說《 孔乙己》

經典短篇小說里的範本?

《孔乙己》也是我從小學到中學都在課本里讀過的,只記得大概的故事,對細節的處理沒有一絲印象。《 孔乙己》是經典短篇小說里的範本,為什麼說是範本?因為很多經典小說很難解讀,而《孔乙己》很容易解讀。

小說的開頭就不同凡響,寫魯鎮酒店的格局,穿長衫的是坐在隔壁屋子裡喝酒,穿短衣服的窮人是在櫃檯前站著喝酒,孔乙己是唯一一個穿著長衫站在櫃檯前喝酒的人。孔乙己的社會背景和生活現狀幾百個字就出來了,而且淋漓盡致,魯迅能夠用最快的速度達到他想要達到的目的地,小說的結尾也是令人讚歎。

《孔乙己》版畫 趙延年 作

一九九六年的時候我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小說家了,別人也承認我是小說家了,當時我閱讀別人小說時不由自主會對其寫作的技巧關心起來。

魯迅是一位寫作時有著強烈責任感的小說家,他的《孔乙己》面對這樣的事實: 當孔乙己腿好的時候,他是怎麼一次次來喝酒的,可以忽略不寫;當他的腿被打斷後,他是怎麼走到酒店來的,這是優秀的小說家必須要去寫的。這是一個很小的細節,卻能體現出一個偉大的作家和一個一般的作家之間的差別。

魯迅對此的處理十分精彩: 他先是寫「我」如何坐在櫃檯後面昏昏欲睡,然後聽孔乙己在櫃檯外面說要一碗黃酒,都沒有看見人,當「我」端著一碗黃酒走到櫃檯外面時,才看到孔乙己坐在地上,他的腿被人打斷了,然後是孔乙己伸出手掌,上面是幾文銅錢和滿手的泥,這時候魯迅寫孔乙己是如何走來的—原來他是用這雙手走來的。

魯迅不屬於孩子們,

屬於成年和成熟的讀者

然後我花了五百多元去書店買來了《魯迅全集》, 同時十分想念當年文化館乒乓球桌下面「文革」時期版的《魯迅全集》。 魯迅不屬於孩子們,屬於成年和成熟的讀者,通過課文強加給孩子們,其實是對魯迅的不尊重。雖然我真正發現魯迅的時候已經三十六歲了,《 許三觀賣血記》也已經出版,在寫作技巧和風格上魯迅已經不可能影響我了,但是在精神上魯迅會一直鼓舞我。

《魯迅先生》(木刻) 趙延年 作

我後來出版過一本書,書名是《溫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這就是我閱讀經典文學作品的感受。當然這樣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作品一下子感受到了,有的作品似乎感受到似乎沒感受到,有的乾脆感受不到。我的經驗告訴我,一個讀者和一個作家一部作品的相遇是一種緣分,緣分沒到的時候就是沒感覺。我和魯迅的相遇就是這樣。

以上正文內容摘自余華最新雜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麼》。作為當代中國文學走出去的代表人物,作家余華長年受邀世界各國的演講與活動,《我只知道人是什麼》正是他近年來所發表的雜文結集。

余華 著

譯林出版社2018年7月

書中余華充滿睿智又真誠分享了他的觀察和思考,既漫談生活體驗,也談及創作心得。他生動回憶了他和福貴、許三觀等筆下人物的相遇,也講述了走訪世界時和勇敢的波蘭農民、和義大利精神病院病友的相遇……這些對人性寬廣與豐富的探究,展現出一位優秀作家對生活的深刻洞察,而一個個故事也最終指向了所有文學和藝術創作中最根本的力量來源。

本期編輯:大玉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譯林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你要畫的是靈魂,不是人體!
有種關係讓人窒息,它就叫中國式親密關係

TAG:譯林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