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遊戲直播NO.1到蟬聯互聯網百強,鬥魚做對了什麼

從遊戲直播NO.1到蟬聯互聯網百強,鬥魚做對了什麼

7月27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聯合發布了2018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阿里巴巴集團、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百度公司位列前三,京東、網易、小米、美團點評等知名企業也位列前十。今年互聯網百強企業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遊戲娛樂和視頻直播企業,體現了泛娛樂產業在互聯網生態中日益突出的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鬥魚直播繼2017年首次入選中國互聯網百強榜單後今年再度蟬聯,名次從第72位提升到第52位,成為上升幅度最大的互聯網企業。作為武漢首家獨角獸企業,鬥魚直播也是榜單中排名最高的湖北互聯網企業。

據悉,自2013年以來,互聯網百強榜每年評選一次,該榜單評價指標綜合考慮企業規模、盈利、創新、成長性、影響力和社會責任等6大維度的8類核心指標,對我國互聯網行業領軍企業的發展狀況進行綜合嚴謹的研究,已成為評價我國互聯網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品牌。

一年飆升20位,鬥魚鞏固遊戲直播NO.1

鬥魚成立於2014年1月1日,是國內遊戲直播的先行者,它用了不到5年時間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創業企業成長為國內最大的遊戲直播平台,更獲得了騰訊公司的連續戰略投資。今年3月8日,騰訊以6.3億美元的大手筆獨家投資鬥魚,當時對鬥魚估值已經高達25億美元。可以說,無論是蟬聯百強榜還是與騰訊戰略結盟,都反映出鬥魚在遊戲直播領域的領先地位,其綜合實力也得到了權威機構的認可。

從PC到移動互聯網,網路遊戲一直是最主要的消費內容,盈利模式也最成熟,遊戲直播與網路遊戲則是相伴相依的「親密夥伴」。資料顯示,中國遊戲玩家2017年數量為6.46億,預計2022年將達到9.17億。而2017年我國遊戲直播用戶的規模僅為2.7億人,遊戲直播的滲透率不足50%,未來仍有較大的普及空間。

作為國內最大的遊戲直播平台,鬥魚直播依靠先期品牌優勢和精細化運營拿到了遊戲直播行業提速的最大紅利。Quest Mobile近日發布的遊戲直播行業報告顯示,鬥魚APP在今年第二季度的三個月單月MAU分別是4045萬、3950萬和4160萬,同比增長了52%、38%和42%,其他平台中,表現最好的產品單月增長率不足30%。從去年7月以來,鬥魚的月活用戶數就全面領先其他直播平台,差距也逐漸拉大。

再來看第二組數據,極光大數據統計了當前主流遊戲直播app滲透率數據,其中鬥魚直播以3.98%領先,高出第二名近0.5個百分點,更是第三名的2倍以上。兩組獨立機構發布的數據報告也相互驗證了,從用戶規模、使用活躍度和增長率等方面看,鬥魚直播牢牢把持著遊戲直播平台NO.1的位置。

筆者認為,經過近年來的穩定發展,中國的遊戲直播乃至於數字遊戲消費市場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生態系統,給鬥魚等直播平台提供了非常利好的商業化環境。中國玩家觀看遊戲視頻和直播內容的比例居全球第一,且越來越接受付費內容;另一方面,除了男性用戶,遊戲直播正吸引越來越多女性用戶的關注,這也將推動中國遊戲直播市場走向多元化。

擬在美IPO,鬥魚要講述什麼故事

鬥魚最近還傳出另一個重磅新聞:7月23日,多家國內媒體援引外媒的報道,稱鬥魚擬在美國IPO,籌資不超過7億美元。此前有消息傳出,鬥魚計劃於今年第三季度在香港IPO,融資總額高達7億美元。目前看來,鬥魚已改變原來的上市目的地,但融資額應該會保持不變。

今年5月,虎牙直播在紐交所成功上市後,筆者就預測鬥魚最遲會在三季度完成IPO。在國內遊戲直播行業,鬥魚排第一,虎牙排第二,因此虎牙的上市表現可以為鬥魚提供不少參考。虎牙IPO招股書顯示,其2016年、2017年歸屬於公司的凈虧損分別為6.25億元、8096萬元,而鬥魚在2017年就宣布成為首個進入盈利狀態的直播平台。而從用戶規模等指標看,鬥魚都更為出色。

令人欣喜的是,虎牙上市後股價連續大漲,說明美股投資者對中國的遊戲直播概念股很有興趣。想必這也是鬥魚選擇美股IPO的重要原因之一,鬥魚向美股投資者講述的故事,既有充滿想像力的中國遊戲直播市場,又有一個更為成熟和具備盈利能力的商業化模式。

此外,相較於虎牙深耕遊戲直播,如今的鬥魚早已完成遊戲直播到「遊戲+泛娛樂直播」的轉型。鬥魚清楚地認識到直播已經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豐富遊戲之外的其他版塊或者說功能性成了鬥魚繼續強大自己的必經之路,因此,一個依託電競遊戲,涵蓋體育、旅遊、科技、教育、綜藝的超強「遊戲+」直播矩陣應運而生。隨著遊戲行業的紅利期逐步消失,鬥魚的提前布局讓其可以領先對手進入直播行業的下半場。

除了運營數據、未來戰略之外,鬥魚可以講述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優質內容和造星能力。如果把遊戲直播行業的上半場歸結為流量的爭奪,誰獲取流量誰就可以存活,那麼下半場比拼的將是優質內容的沉澱以及精耕細作的能力。在我看來,鬥魚應該是最重視主播培養、賽事運營的直播平台,這二者正是持續輸出優質直播內容的核心環節。

平台造星、持續簽約實力主播,這是鬥魚主播培養體系的兩大重磅措施。鬥魚自主培養了不少深受用戶喜愛的主播馮提莫、張大仙、大司馬、小叮噹、Pigff、韋神等等,今年明星主播周二珂也重新和鬥魚簽約。近期,龍珠S級主播旭旭寶寶也「跳槽」鬥魚,首播流量打破全網記錄。據統計,目前直播圈裡半數以上人氣主播都集中在鬥魚直播上。

在引入高端賽事上,鬥魚展現出了碾壓式的優勢,如鬥魚與《英雄聯盟》賽事深度合作,承攬了LPL全部賽事、S8總決賽和MSI賽事的分播版權,還獨家獲得了德瑪西亞杯的獨播權,把遊戲IP的價值發揮到極致。無獨有偶,鬥魚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泛娛樂直播,打造出極具代表性的「鬥魚直播嘉年華」,今年4月29日至5月1日,首屆國際武漢鬥魚直播節三天入園人次累計高達52.18萬,累計全網線上觀看人次約2.3億,整體收入突破5000萬。

寫在最後

過去我們總認為直播是殺時間、無聊消遣的工具,到現在為止,直播已經成為傳遞信息、社交互動的重要媒介,幫助更多的用戶提升知識和技能。直播正在成為一種生活休閑方式,其影響著新一代的消費群體,帶給他們前所未有的互動體驗。

我們越來越離不開直播,它所產生的商業價值也越來越不可估量。2017年中國網路視頻直播市場規模超過300億元,高盛預測這一規模到2020年將增長至1000億元。倘若成真,直播行業毫無疑問將誕生百億美元以上市值的巨頭。嗅覺敏銳的騰訊早已在直播賽道投資了鬥魚和虎牙,二者之一有望率先拿到這張百億俱樂部的入場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隨筆 的精彩文章:

打造房產服務業「命運共同體」,貝殼找房重塑行業生態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加快落實,內港科技金融迎來新機遇

TAG:互聯網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