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我國核動力艦船剛有眉目,日本卻早在50年前就建造了核動力船舶

我國核動力艦船剛有眉目,日本卻早在50年前就建造了核動力船舶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最近,我國核動力破冰船、海上浮動核電站,以及未來的核動力航母的研製工作相繼被曝光,使得我國海上核動力艦船的整體發展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也讓我們軍迷們感到自豪和興奮!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日本早在50年前,也就是1968年就開始了核動力艦船的研製建造工作。這就是日本的「陸奧」號核動力貨輪。

眾所周知,日本很多計劃都是披著民用外衣下的暗度陳倉,比如通過火箭發射來儲備彈道導彈技術,通過核電站來儲備核武器技術,當然也有通過民用的核動力船舶研製,為自己的核潛艇、核動力水面艦艇等進行秘密研究。

1963年,日本原子能委員會決定建造一艘民用核動力船舶,1968年在石川播磨重工東京第2工廠開工建造,一年後的1969年6月下水,1970年完成船體建造後到青森縣陸奧市的大湊港安裝核反應堆。這是一艘8240噸的貨輪。

這艘核動力船舶被命名為「陸奧」號,這是舊日本海軍的一艘戰列艦,而大家都知道,用舊日本海軍艦艇的名稱命名的一般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艦。當年「陸奧」號曾經是舊日本海軍非常強大的一艘戰列艦,只是運氣比較差,由於水兵人為問題,導致3號炮塔爆炸,進而讓整艘「陸奧」號戰列艦沉沒在港中,1471名艦員只有350人倖存。

也不知道日本原子能委員會是怎麼想的,用「陸奧」號為這艘新下水的核動力船舶命名。這艘船搭載有三菱核動力工業製造的36MW壓水反應堆,安裝完核反應堆後於1972年裝填核燃料。

但是就像「陸奧」號戰列艦一樣,這艘「陸奧」號貨輪一樣厄運連連,首次試航就出現了核反應堆動力不足,出現輕微核泄漏等問題,而沒有帶夠鉛板的日本船員居然用吃的飯糰來堵塞漏洞。這件事情被媒體曝光後,受到了當地居民的一致抵制,不允許這艘核動力船舶回母港。

後來這艘船波折不斷,直到1990年7月才終於成功試航,1991年2月船檢合格,成為一艘真正的核動力船舶。1991年2月至12月,「陸奧」號進行了遠程航行的試驗,繞地球航行了2周,顯示了核動力船舶的優勢,航程達到8.2萬公里。

日本顯然並不是想真正要一艘核動力商船,在「陸奧」號獲取完試驗數據後,日本立刻將該船於1992年退役。

此後,「陸奧」號於1995年被拆除了核反應堆,改裝成為了一艘科學考察船,命名為「未來」號。而相應的核反應堆試驗數據則保留了下來,一旦日本有需要建造核動力潛艇或者是核動力水面艦艇,那麼這艘民用船隻上面的試驗數據將極大地縮短日本核動力艦船的研製進度!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日本的這一計謀多次實施,在日本很多民用技術項目的背後,其實隱藏著的是一刻軍國主義復辟的內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攝庫爾斯克 的精彩文章:

坦克兩項比賽中國隊新塗裝:中國紅迷彩首度曝光,顯示中國力量!
印度航母真倒霉,好不容易找到這國維修廠,結果沒幾天船廠就倒閉

TAG:虹攝庫爾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