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它們的邊緣都鑲著山寒水瘦,人間真意

它們的邊緣都鑲著山寒水瘦,人間真意

家裡人說,我去了中藥房半日,衣上,已沾染了葯香氣。雖不自知,可身染葯香,原就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吶。

中藥房的空間不大,縮在醫院不大起眼的一角,不似外頭人來人往。略銹的抽屜把、落灰的角角落落,陪著那幾個年輕的、上了年紀的藥師,數十年如一日,見證了那些忙碌、那些吵嚷,而後又兀自安靜著。

記憶里偶有一些關於中藥房的朦朧印象,因奶奶是醫院退休的緣故,我本就是醫院邊上長大的孩子。奶奶家的老房子就在中醫院的邊上,來來往往的,一道鐵門裡,就是中藥房、煎藥室,而悠悠裊裊的葯香氣,是隔也隔不住的。而第一次在裡面泡上好幾天,確是覺得,與她更親近了。

電子開方早已不是多新鮮的事物,在前頭也有了6g、10g按著常用劑量包裝著的中藥,可在中藥房裡頭,仍是幾把磨得發亮的葯戥子,一疊搪瓷盤子,忙活起來,一桿秤,一把葯,穿行在葯櫃圍成的方寸天地里,熟諗、老道,像極了修行多年的高人,一招一式都從容。沒能多些參與他們秤葯的機會,於我到底是有些遺憾的。

葯柜子都是很有些年頭的,高高矮矮的錯落著,披著一身早有了磨損、磕碰的漆皮。抽屜多是兩格的,外頭貼著恭楷寫了的藥名,除卻偶爾幾味葯佔了整個抽屜,別的都是里外兩味,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候著。

葯櫃里每一格葯的排放次序是頗有些講究的,業內稱「斗譜」,各處有異,但多是為了取用方便。

我認了幾日葯,多是一排排依著次序看的,所學有限,卻也大致看出了些門道——最常用的中藥飲片是安排在最易取得的地方的,例是甘草、當歸、党參、白朮、茯苓之類。

而一張處方中功效相近的藥物常是配伍使用,故功效相近的飲片宜編排在一起,可減少調劑時來回走動,如常用的止咳平喘葯、清熱解毒藥、活血祛瘀葯等分別按功效相對集中編排在一起。再就是藥性相反而長相相似的葯斷不可放的太近,較輕的葯放在上層,而過重的葯,例如硃砂、紫石英等放在下層,種種種種。

中藥房的規矩到底還是一板一眼的,容不得亂擺亂放、亂抓藥,是替病人把著最後一道關的。而這樣、那樣的講究,細細想來著實是很有些趣味的,各安其位,有交有待,但也不死板僵硬,仍是充分考慮了藥師的需求,真實、生動,一點沒有故弄玄虛,很有些平平凡凡的煙火氣。

草木皆有靈,在這一隅之地,與藥材相遇、相伴,其實是很幸運的。

草葉類的藥材,常讓我回想起它們曾經在晨曦里、夕照里輕靈招展的模樣,而根莖類的藥材,總予我一種訥言、粗朴的感覺,它們在地底里積蓄了太久,已然斂去了鋒芒,但他們又在各自的方子里暗自飄逸,處處鋒芒,不辭不讓。

它們從遠古莽荒里走來,再名貴的藥材,都有它最初樸實無華的過往,先人們於自然里掙扎求生,嘗百草、辨藥性,它們的邊緣都鑲著山寒水瘦,塗抹著人間的沉重和亮色。

古人寫「一折青山一扇屏」,你若同一味藥材對視,便會覺得,每一味葯都如畫、如詩,你會想像他們過去長在天地之間的樣子,你會暗服它們的療病之功、補益之效,你會覺得每一味葯都擁有它們的小世界,那裡寂然歡喜、溫暖美好。

我曾在製作畢業季中藥簽的時候參與文案策劃,去挖掘那些藥材名字里、本心裡的人生寄語,幾句偶得的話用的頗為滿意,故摘來放在此處溫故。

「決明子:明志行志,雜念無念。

甘草:部分上下俱無犯,性適溫寒兩不妨。

蓮子心: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痴,千春猶待發華滋。」

葯有寒涼溫熱、方有君臣佐使,中藥的故事是說不盡、道不完的,中藥房的人事亦是日日相似、日日不同,在時光里各各守著雲捲雲舒。而我,大概走到哪裡都不會忘了,兒時記憶里,那道鐵門裡溢出的葯香陣陣,那些靜然觀葯時,得到的回應,跌入的故事……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八分書客」,作者/抬腳掃陳皮,編輯/山柰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轉載原創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同城 的精彩文章:

基層醫生工作時的表情包,太形象了!
冰敷是小兒高熱的一種錯誤療法

TAG:中醫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