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料事如神,可與諸葛亮媲美,計策從未被採納,只因姓氏有問題

此人料事如神,可與諸葛亮媲美,計策從未被採納,只因姓氏有問題

熟讀三國的讀者都知道,郭嘉是曹操身邊最信任的謀士,就像劉備身邊的諸葛亮一樣,郭嘉提出的計策,曹操言聽計從,好像魏國沒有了郭嘉,就會天塌了似的,果然,郭嘉去世後,曹操居然痛哭流涕,比死了親兒子還難受。

其實呢,曹操帳下還有一位謀士,可以和諸葛亮媲美,這個人料人料事如神,對未來戰事判斷從未錯過,可以當預言家了,可惜這個人沒郭嘉那麼好的命運,他出啥主意,曹操從來聽不進去,連兒子曹丕也聽不進去,這個人叫劉曄yè。

劉曄和劉備一樣,都是漢室宗親,他懂得一個道理,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沒有投奔劉備,直接投奔了曹操,曹操很欣賞劉曄的智謀,很快成為曹操陣營中的重要謀士。可惜曹操活到死,還是沒能信任劉曄,更別提採納意見了。

建安20年,曹操打算討伐漢中的張魯,收復漢中就打道回府。劉曄提出意見,討伐漢中成功後,順便也討伐一下蜀國,因為劉備初來乍到,民心不附,可以趁這機會一舉殲滅蜀國,曹操冷冷說:「咱們知足吧,別得隴望蜀了!」。曹操討伐漢中後,過了幾天又後悔了,想回頭攻打劉備。劉曄說:太晚了,劉備已有防備。

曹操去世後,曹丕繼位。有一天,曹丕問大臣,劉備會不會為了荊州和關羽,對孫權發動戰爭。大家的意見都一致,認為蜀國已經元氣大傷,根本沒能力攻打富饒的吳國了。只有劉曄一人提出不同意見,他說,劉備和關羽感情深厚,比親兄弟還親,肯定會報復的。魏國應當做好準備。曹丕不聽。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劉曄的預測準確了,劉備還真打孫權去了,曹丕失去了戰機。正當魏國隔岸觀火的時候,突然孫權寄來「降書」,把曹丕樂壞了,認為吳國不行了,孫權要投奔魏國了,吳國似乎要成為魏國的板塊。沒想到劉曄潑冷水,他說孫權是詐降,現在吳國空虛,不如趁機出動軍隊消滅吳國。曹丕不聽。

孫權打敗了劉備後,對魏國的態度一下子傲慢起來了,曹丕大怒,決定好好教訓孫權這個臭東西,劉曄攔住了,他說:且慢,現在孫權獲勝了,士氣高漲,你現在去根本打不了他的。曹丕不聽。果然,曹丕軍隊到了江邊發現孫權軍隊烏雲壓陣,殺氣騰騰,有備而來,只好垂頭喪氣回去了。

這時的曹丕已經腸子悔青了,後悔不該不聽劉曄的意見,可他偏要甩鍋給劉曄,當面大罵劉曄預測真准,怎麼不把智謀用在平定吳蜀二賊!這時的劉曄內心是多麼的痛苦,他肯定在想:誰讓你不聽我的,還埋怨我。

曹丕去世後,兒子曹叡繼位,輔助了二君的劉曄希望能得到重視,可惜曹叡還是不信任他,劉曄失望之極,突然發瘋,太和六年去世。

要怪只能怪劉曄本身姓劉,還是漢室宗親,被自己的姓氏耽誤了一生,劉備忌諱他,曹操不敢重用,孫權也排擠他,由此可見,劉曄沒有出生在一個好的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庸人說史 的精彩文章:

為了當上將軍,他殺掉了自己的妻子,平步青雲後因此事飽受詬病
盜墓賊挖墓發現青銅鼎,打開蓋子香味撲鼻,兩千年前雞湯重現人間

TAG:庸人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