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得了痛風性關節炎怎麼辦?

得了痛風性關節炎怎麼辦?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蛋白、高嘌呤飲食成為諸多家庭每日的餐飲習慣,加之飲酒、焦慮、疲勞等其他因素,痛風的發病率不斷增高,並且不斷呈現城市化、低齡化趨勢。

筆者查閱資料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它的主要臨床癥狀和體征為驟然發生的下肢小關節紅腫熱痛、拒按,局部觸之灼熱,得涼則舒,伴發熱口渴,心煩不安,溲黃等。

我國男性痛風患病率約為0.83%-1.98%,女性患病率約為0.07%-0.72%。因此,一些醫家嘗試從中醫角度對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的治療加以研究。筆者對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中醫學治療進展加以概括歸納,總結如下。

得了痛風性關節炎怎麼辦?

?中醫學內治法

? 1中藥湯劑:

元.朱丹溪《格致餘論》云:「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己自沸騰,其後或涉冷水,或立濕地??寒涼外搏,熱血得寒,汗濁凝滯,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於陰也。」因嗜食肥甘厚膩,困阻脾胃,聚濕生痰,導致脾胃運化失司,痰濕從陽化熱,濕熱內蘊,重濁黏滯趨於下行,痹阻筋脈,故見下肢關節腫痛;又因脾胃失司,濕熱流注脾胃之經,因而大多數患者發病之初可見第一跖趾關節疼痛。因其歸屬於中醫痛風之濕熱蘊結證,主要臨床表現以熱居多,故在治療上多採取清熱祛濕、宣痹止痛之法。因此,一些醫家常以四妙湯、宣痹湯、白虎湯等作為基礎方,根據患者的不同臨床癥狀,隨症加減。

1.1 四妙湯

出自《瘍醫大全》,因其含有清熱利濕宣痹之品如黃柏、蒼朮、薏苡仁、牛膝等,故諸多醫家在臨床上通過對四妙湯進行加減來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石向欣運用加味四妙湯(黃芪、生薏苡仁、蒼朮、川牛膝、金錢草、漢防己、川萆薢、威靈仙、土茯苓、白芍、甘草)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50例,痊癒率70%,總有效率100%;且無明顯毒副作用。

因四妙散方中以黃柏為君,輔以蒼朮,共奏燥濕之功;佐以牛膝通經活血,補肝腎,強筋骨,引葯下行;薏苡仁祛風除濕,通痹止痛。諸葯配伍,隨症加減,共奏清熱燥濕之效。

1.2 宣痹湯

中醫認為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屬濕熱、痰瘀閉阻經絡關節、肌肉,治療上應採取祛風除濕、清熱通絡之法,並以治療風濕熱痹之宣痹湯為基礎方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患者42例,總有效率為97.62%。對58例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給予對症處理後,加服宣痹湯治療,總有效率為96.6%。運用宣痹湯治療急性發作的痛風性關節炎患者53例,總有效率為94.3%;且治療後患者的紅細胞沉降率(ESR)和C-反應蛋白(CRP)明顯下降,並對肝腎的影響較小。宣痹湯見於《溫病條辨》,其基本組成為防己、連翹、山梔子、滑石、薏苡仁、半夏等,方中防己循經入絡,專除經絡之濕,通痹止痛為君葯;配伍滑石、赤小豆、薏苡仁以利濕,杏仁通調水道,開宣肺氣,使濕熱行之有道;半夏祛濕和中;合用海桐皮、薑黃以宣絡止痛,助主藥行除痹之效;佐以清熱瀉火之山梔子、連翹,助解骨節疼痛、灼熱不適。諸葯合用,集宣痹止痛、清熱祛濕於一方之中,故在臨床治療中有明顯療效。

1.3 白虎加桂枝湯

為白虎湯加桂枝而成。白虎加桂枝湯方中石膏為君,為大寒之品,清熱生津除煩,輔以知母清熱養陰,兩者相須,更顯清熱之效;佐以桂枝溫經散寒,通脈止痛,可以有效緩解關節疼痛之勢;粳米、甘草護胃和中,避免大寒之品損傷脾胃。方中諸葯配伍清熱利濕,通經止痛,因而可以緩解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關節疼痛不適等癥狀。因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為濕熱阻滯筋脈,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在衛氣營血辨證中屬氣分熱證,故一些醫家用白虎加桂枝湯治療。運用白虎加桂枝湯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28例,總有效率為100%。運用白虎加桂枝湯內服配合外敷金黃膏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80例,與單純口服秋水仙鹼及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的對照組相比,治療組血尿酸、ESR、CRP顯著下降,且下降水平優於對照組。運用白虎加桂枝湯聯合四妙散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30例,總有效率為93.33%。運用白虎湯加味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46例,4個療程後,患者血尿酸水平明顯下降且接近正常,總有效率為95.65%。

?2中成藥:

雖然中藥湯劑可因人制宜,但中成藥攜帶與服用更為方便,因而一些醫家採用中成藥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用30mL痰熱清注射液加入到50g。L-1葡萄糖注射液或9g。L-1氯化鈉注射液500mL中,靜脈滴注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85例,療效顯著。痰熱清注射液中含有金銀花、連翹、黃芪等清熱解毒之品,可清泄濕熱,故能夠有效縮短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發病關節紅腫時間,並減輕患者疼痛。在臨床試驗中採用平行對照的方法,運用痛風定膠囊聯合秋水仙鹼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患者44例,1個療程後,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血尿酸下降,且試驗組的不良反應明顯少於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5.45%。愈風顆粒中含有土茯苓、威靈仙等活血化瘀解毒之品,經過專家研究發現,愈風顆粒在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中醫證候療效及中醫綜合療效方面更具優勢。

?中醫學外治法

因其操作便捷,對胃腸道的副作用小,見效迅速,許多學者在臨床治療中偏愛使用中醫學外治法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有關研究發現,傳統中醫外治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有明顯優勢。

?1 針刺療法

針刺療法包括傳統單一針刺療法、電針療法、針刺放血療法等。運用圍刺療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30例,結果,圍刺組的總有效率為93.3%,且治療後圍刺組的血清尿酸明顯下降,並無不良反應。採用阿是穴刺絡放血加補母瀉子針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60例,總有效率為100%,並發現刺絡放血加補母瀉子針法較口服秋水仙鹼等西藥有著明顯優勢。

通過動物實驗發現,採用電針疏密波能夠最佳上調大鼠足踝關節滑膜內HSP70蛋白表達,從而減輕踝關節局部炎症反應。

用電針針刺足三里、三陰交、阿是穴等穴位,配合足部淺表靜脈及阿是穴火針點刺放血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34例,發現運用針刺療法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總有效率為91.18%。

運用針刀配合拔罐療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30例,總有效率為93.33%。總之,針刺療法取穴靈活,更加突出中醫學整體觀念及因人制宜,且針刺療法較為便捷乾淨,見效快,無特殊氣味,無時間地點的限制,所以常被一些醫家所採用。

? 2 藥物外敷療法

通過動物實驗研究發現,痹腫消散能夠有效降低痛風性關節炎大鼠血清中IL-1、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含量,從而證明痹腫消散外敷是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有效藥物。運用清痹散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53例,總有效率為83。3%,且治療後患者的ESR和CRP明顯下降,由此得出,外敷清痹散可減輕化學藥物對機體產生的不良反應和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

運用中藥冰療痛風膏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30例,總有效率為96.7%。中藥冰療痛風膏有明顯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且冰敷對急性發作期的患者有更好的解熱鎮痛之效。由此觀之,藥物外敷可以及時有效地緩解急性期患者關節疼痛不適,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中醫綜合療法

內外結合,辨證施治,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中醫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療效,從而減輕患者痛苦,縮短治療時間。

運用瑤醫藥餅外敷聯合茵陳宣痹湯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30例,總有效率為96。67%,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

通過對73例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採用秦蜂湯合消炎止痛膏治療,發現內外聯合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關節的腫脹、疼痛癥狀,且療效迅速,總有效率為88.50%。

採用電針配合朱氏痛風方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患者32例,總有效率為88.5%。該法通過調節機體自身功能穩態,內外結合,療效優於傳統單一治療方案。

運用點刺放血,針刺,中藥內服、外敷的綜合療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53例,通過點刺放血使瘀毒得出,繼而針刺時先予瀉法,待得氣後,少佐平補之法,平補平瀉共奏清熱消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在此基礎上囑患者口服中藥湯劑(四妙散、宣痹湯加味),並將中藥打粉外敷患處,結果痊癒21例,好轉32例,總有效率為100%。

運用痛風方內服及外洗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40例,治療組的不良反應明顯少於口服秋水仙鹼的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4.1%,患者關節疼痛等癥狀明顯好轉。

總結

西藥治療大多給予非甾體抗炎葯、糖皮質激素等,雖然止痛效果顯著並且起效速度快;但其副作用多,對胃腸道肝腎損害較大。

中醫藥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優勢體現在:

中醫中藥注重辨證論治,強調因人制宜,整體觀念較為突出。

中藥湯劑在配伍上講究君臣佐使的配合,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抵消或降低一部分藥物的毒副作用。

口服中藥湯劑的藥物組成靈活多變,其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可以更好地服務於臨床。

中藥內服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於單純口服西藥,並且中藥口服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有效率優於單純西藥治療。

目前,痛風性關節炎尚無明確的辨證分型。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歸屬熱痹濕熱蘊結型,是為諸多醫家所認可的;但相對於痛風性關節炎緩解期來說,其辨證分型目前尚未明確。由此觀之,如何使中醫中藥治療更好地應用於臨床,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索。

好啦,這些知識你學會了嗎?

如果你學會了或對你有幫助,歡迎點贊,據說學習+分享是知識傳播的最好途徑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節炎 的精彩文章:

美FDA認可諾華Cosentyx減緩活動性銀屑病關節炎關節損害
類風濕性關節炎,常做這幾件事,你會比別人更健康

TAG: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