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止觀禪修的注意事項和實踐方式(二)——二、以平等心感知「身、受、心、法」四念處來體驗正法

止觀禪修的注意事項和實踐方式(二)——二、以平等心感知「身、受、心、法」四念處來體驗正法

總第 三百六十四 期

| Aug .7 2018 |

「四念處」在早期的佛教中的修行方法,北傳漢譯的《念處經》及南傳巴利文第二十二經均有敘述。要義為如實觀察,即「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

我們要證得涅槃,活在每個當下,要想得到每個當下的無上安樂,你只有一條路——禪修,體驗正法。

怎麼來體驗正法呢?就是要讓我們對身心世界的感受保持冷靜而清醒地了知。保持清醒的狀態面對自己的身心感受,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才能夠真正了解到我們想要了解的真實的自己。

佛陀指導四念處禪觀,智者大師指導止觀六妙法門,無不告訴我們這些道理和方法。因此體驗正法是要真正地感受我們每個人身心世界存在的各種感覺,叫身受心法。

觀身體的狀態,觀自己的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還有觀自己的起心動念——我在計劃、我在思考、我在想、我腦海當中的印象,我去客觀地超脫出來,覺知它,清醒地了知它。自己的能觀察的心意識借用我們的器官,對著外界所起的反應,我們用語言表示是「聽到、看到」,身體觸摸到禪墊、桌子,我們的手與手之間,是「觸到」,這些叫做法念處。

佛陀發現了身受心法四念處,要我們保持純然、直接、全面的感知,用印度的語言翻譯過來叫做舍,「舍」用我們今天的語言表達叫平等心。

禪師們講什麼是道?平常心是道。什麼是平常心、平等心?對於好的不貪著,壞的不抵抗,不排斥,好的不去取著黏著它,壞的不起強烈的推脫反應,就是這種純然的平等狀態。

初修行就像小孩子需要別人去輔佐,需要別人去提策。現在世間的套路很深,火坑隨處都是,大家得要注意。因而我們修行過程裡面,一定要有人陪伴著你,帶著你。這個能夠陪伴你的人,帶著你走的人的前提是,他要有本事,有真功夫。他能夠教你如何踏踏實實地做好一個樸實無華的修行者,能夠教你如何做好一個對於每個人的生命有提升和啟發的人。

你也要有一份像智者大師在《童蒙止觀》裡面提到的第九部分善根的啟發。善根啟發了,他的內心是有定力的,他的內心是有正念的力量。善根啟發了,他的身心是非常安穩的,這種人才叫做有善根,南傳佛法叫做波羅蜜,大乘佛法叫六度波羅蜜。你善根啟發了以後,你所看到的,學到的,所親近到的善知識才是真實的善知識。

文章 | 道偉大和尚

圖片 | 玉泉禪寺數據中心

玉泉Monastery

微信:dy-yuquanchansi

天台祖庭 智者道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摩訶止觀|五臟四大,六神病相(一百九十九)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