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例急性蕁麻疹患者的護理查房……

一例急性蕁麻疹患者的護理查房……

GIF

好工作第一步:

點此快速新建簡歷

(參與創建即可抽獎)

病例資料

1、基本資料:12 床 候某某 42 歲入院日期:2018.06.22

2、主訴:周身起風團伴癢 4 天

3、現病史:患者自訴 4 天前夜晚無明顯誘因四肢感瘙癢,起風團,逐漸發至全身,伴咽喉阻塞感、乏力、咽痛,門診以「急性蕁麻疹」收入院。

入院後:全身泛發大片紅色風團,伴瘙癢、咽痛、吞咽困難,雙手足腫脹疼痛,夜眠欠佳,二便正常,無惡寒發熱。

於 6 月 25 日感覺咽喉阻塞,胸痛胸悶、呼吸不暢,癥狀逐漸加重,請我科會診後,以「急性蕁麻疹、蕁麻疹性血管炎」轉入我科。

4、既往史:有「高血壓」病史 3 年余, 一直服用降壓藥(硝苯地平緩釋片、復方丹參片、珍菊降壓片), 自訴降壓可; 否認乙肝、結核等傳染病;否認心臟病、糖尿病、腎病史,否認中毒、外傷、輸血及手術史, 無地方病職業史。

5、專科檢查:軀幹、四肢泛發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紅色風團,部分融合成片,四肢散在抓痕,皮膚劃痕征(+)

中醫診斷:癮疹 風熱襲表證

西醫診斷:急性蕁麻疹

蕁麻疹性血管炎

高血壓 2 極 高危組

蕁麻疹簡介

1、蕁麻疹(urticaria):

俗稱風團、風疹團,是一種常見皮膚病,以瘙癢、風團或伴有血管性水腫為特徵的變異性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損害。

屬於皮膚和粘膜的 I 型超敏反應。

2、蕁麻疹的分類:

3、常見病因:

1)食物、動物、植物等因素;

2)藥物:如青黴素類,磺胺類,組胺釋放物等;

3)感染:病毒、細菌如金葡菌、真菌和寄生蟲等;

4)物理因素:溫度變化、日光、壓力、運動等;

5)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胃腸疾病、代謝和內分泌障礙和精神因素等。

4、臨床表現:

起病常較急。患者常突然自覺皮膚瘙癢,很快於瘙癢部位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開始孤立或散在,逐漸擴大並融合成片。

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為紅斑並逐漸消失,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 24 h,但新風團可此起彼伏,不斷發生。

5、癥狀特點:

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臨床上變現為特徵性皮膚斑疹或消化道癥狀,有時伴有發燒、腹痛腹瀉等全身癥狀,嚴重患者可有低血壓、頭暈、胸悶,咽峽部腫脹會造成喉頭水腫,致使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6、急性蕁麻疹的治療:

(一)治療原則:去除病因,對症處理,防止複發為原則。如不能除去病因則應減少各種促進發病的因素,盡量找出病因並去除,避免各種誘發加重因素。

(二)完善相關檢查:血常規、血糖、心肌酶、C 反應蛋白等。

(三)西醫予維生素 C、鈣劑等穩定血管、苯海拉明抗過敏、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枸地氯雷他定片等抗炎治療。氨溴索等霧化解痙平喘、蘭索拉唑抑酸護胃等對症支持治療。

中醫治以疏風清熱止癢,配合外用中藥熏洗、中藥塗擦、紅光治療扶正祛邪。

7、護理措施:

1)對症護理:結合病史,尋找過敏源,對可疑過敏源盡量避免接觸;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積極抗過敏治療;禁止使用促使肥大細胞顆粒,釋放組胺類藥物如咖啡因、阿托品等。

2)皮膚護理:剪短指甲,勿用力搔抓,必要時加以約束。保持床單位的清潔乾燥,環境應通風,溫濕度適宜。

積極使用有效的外用藥物如廬甘石洗劑塗抹止癢,忌用鹼性肥皂、沐浴露等,以免加重瘙癢。

3)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多飲水,多食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的以及魚蝦蛋類等易致敏的食物。

4)病情觀察:

(1)嚴密觀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脈搏、皮損形態及大小便的變化,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生。

(2)保持呼吸道通暢,發現患者有呼吸急促困難、胸悶氣短等癥狀,警惕急性喉頭水腫導致窒息的可能,若發生血壓下降、心率加快應考慮過敏性休克,須立即通知醫生並採取措施。

5)其他:

鼓勵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情緒激動及精神緊張。

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化纖類及毛織類衣物直接接觸皮膚,囑患者積極配合治療,皮疹消退後仍需要維持用藥 3-5 天,避免過早停葯或不規律用藥而引起遷延不愈,發展為慢性蕁麻疹。

8、併發症的預防與護理:

A. 喉頭水腫、呼吸困難:

隨時了解病人的呼吸情況,如主訴咽部有異物感,提示病人有輕微的喉頭水腫;如出現嚴重憋氣、呼吸困難等癥狀,則提示有喉頭水腫的危險。

緊急配合: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急救準備,若發生喉頭水腫,立即給予吸氧、建立靜脈通道,準備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包,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緊急處理。

B. 窒息:

1)先兆表現:表情緊張或驚恐、大汗淋漓,兩手亂動或指喉頭(示意空氣進不來),繼而出現發紺、呼吸音減弱、全身抽搐甚至呼吸心跳驟停而死亡。

2)緊急處理措施:立即採取頭低腳高 45°俯卧位,頭偏向一側,輕拍背部,給予高濃度氧氣吸入,可以使用無創面罩機械通氣,必要時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接呼吸機輔助呼吸。

C. 過敏性休克:

(1)先兆表現:

1) 呼吸道阻塞癥狀:由於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引起,表現為胸悶、氣促、哮喘和呼吸困難,伴瀕死感。

2)循環衰竭癥狀:由於周圍血管擴張導致有效循環量不足,表現為面色蒼白、出冷汗、發紺、脈搏細弱、,血壓下降。

3)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因腦組織缺氧,表現為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識喪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

4)其它反應:蕁麻疹癥狀加重、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2)緊急處理措施:

1)協助患者平卧,及時通知醫生進行搶救。

2)立即皮下注射 0.1% 鹽酸腎上腺素 1 ml。癥狀如不緩解,可每隔半小時皮下或靜脈注射該葯 0.5 ml,直至脫離危險期。

3)改善缺氧癥狀: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受抑制時立即給予人工呼吸機輔助或控制呼吸,並肌內注射尼可剎米或洛貝林等呼吸興奮劑。

4)抗過敏:靜脈注射地塞米松 5-10 mg;應用抗組胺類藥物,如肌內注射鹽酸異丙嗪 25-50 mg 或苯海拉明 40 mg。

5)維持循環功能:遵醫囑靜脈滴注 10% 葡萄糖溶液或平衡液擴充血容量。如血壓仍不回升,可按醫囑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腎上腺素靜脈滴注。

6)復甦搶救:若發生呼吸心跳驟停,立即進行心肺復甦。

7)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記錄生命體征、神志和尿量等病情變化,不斷評價治療與護理效果,為進一步處理提供依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蕁麻疹 的精彩文章:

風疹、濕疹、蕁麻疹,從何治起
突發急性蕁麻疹,中醫從根本調理,現在知道還不晚!

TAG:蕁麻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