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人民日報關注房屋公攤面積,竟是中國獨有的「奇葩」制度

人民日報關注房屋公攤面積,竟是中國獨有的「奇葩」制度

多年來,買房子算公攤面積幾乎是每個購房者都關注的問題,也是長期以來飽受爭議的話題。前不久,一篇《買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這麼坑的「公攤面積」到底怎麼來的?》的文章在網路熱傳,再一次將關於房屋公攤面積的爭議推到了風口浪尖,甚至引起了新華社的注意。

我們從新華社的稿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樣的文字:「公攤面積問題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長期存在並不一定意味著這種做法是合理的。」

這是來自權威媒體的聲音,其影響力自然非街頭巷尾的牢騷可比,但是這振聾發聵的語句,精準地道出了老百姓內心的感受。

對於太多老百姓來說,買套房幾乎是畢生奮鬥的目標,在精打細算、咬牙堅持之下,面對夢寐以求的「家」不禁要追問:按套內面積計算房價幾乎成國際慣例,為何中國計算房價、物業費等等,卻要包含佔比頗高的公攤面積?

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這種「奇葩」的房產制度在世界上竟然是中國獨有的。在別的國家,住房面積都是按照套內面積進行計算,房產證上的面積就是你實際居住的住房面積。這對於一直在反覆計算著公攤面積的我國國民來說,似乎就是一個美麗的童話,但這就是事實。

現在的情形是,大多數購房者都已經習慣了接受公攤面積,更多的只是希望公攤面積計算透明化。據資料顯示,中國官方從來沒有給予公攤一個明確的法律規定,現行國家標準甚至還沒有「公攤建築面積」和「公攤係數」這二個術語,只有住建部和一些地方政府文件能看到。

中國的老百姓稀里糊塗地糾結了這麼多年的「公攤面積」,到底該如何計算,居然還沒有明確的法律進行約束,讓人情何以堪?!精明的人一定知道, 每一個小區的所有房子的公攤面積加起來,一定會超過這個小區的實際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 而且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以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 甚至有的小區,連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給你計入到公攤面積中。 作為業主,你把上面這些全都量下來似乎不大現實。

據了解,公攤制度和建築面積其實是香港特色的土地制度,至於產生這種土地制度的原因我們就不再贅述了。這種「奇葩」制度後來推廣到了台灣,接著又推廣到了大陸。這是一件令人難以思議的事情,國人早已司空見慣的買房算公攤的過程,在別的國家幾乎聞所未聞,難怪連國家權威媒體都要對此進行關注。我們也期待著進一步的發展動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驚龍軒 的精彩文章:

北洋海軍提督拒降自盡,丁汝昌行書《心經》功力不凡
光緒年間得廷試一等,民國總理的精美行書手卷

TAG:驚龍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