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輻射愛你不容易,X光片拍還是不拍?

輻射愛你不容易,X光片拍還是不拍?

在每天接診新診患者時,問診和脊椎觸診後需要提供X光片,以便分析清楚脊椎錯位類型,明確診斷。但有部分患者會擔心拍X光片時會受到過多的輻射,影響身體健康。那麼,究竟拍X光片的輻射大嗎?X光片拍還是不拍?

TIPS1:輻射無處不在,大家暫且不必聞「輻射「色變

在這裡,首先要普及一個觀念:人類在正常的生活中都會接觸到輻射。輻射分為天然輻射和人工輻射兩種。天然輻射的來源包括外層空間的宇宙射線,以及天然存在於自然界普通物質(如空氣、水、泥土和岩石,甚至食物)中的放射性輻射。

數據顯示:人們攝入的空氣、食物的輻射照射劑量每年約為0.25mSv(毫西弗)。另外像乘飛機旅行2000公里約0.01mSv;每天抽20支煙,每年有0.5-1mSv。而正常人一年中接受的天然輻射劑量大約為3.0mSv。

所以,輻射無處不在,大家暫且不必聞「輻射「色變。與其擔心日常不可避免的如日光的小劑量輻射照射會傷害身體,不如好好勸說身邊吸煙的朋友,吸煙有害健康。

TIPS2:拍X光片的輻射劑量比較安全

另一方面,數據顯示在我國人均每年接受的人工輻射在0.41 mSv左右,這個數字比正常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輻射量(3.0mSv)要小得多。也就是說,我國大部分人每年接受的人工輻射量還是相對較低的。

而當我在查閱國家相關法規標準時發現,對於普通公眾,一年的人工輻射有效劑量應該不要累積超過5mSv,對於醫院等場所的放射工作人員來說,最多累積不能超過20mSv。

現階段,由於各級醫院基本採用的都是DR設備(數字X線攝影),輻射劑量比普通X光照片也會大幅減少,常規拍一張胸片的輻射劑量大約為0.06mSv,而給四肢拍一張X光片的劑量大約為0.001mSv,僅分別相當於人在大概10天和3天內受到的「天然背景輻射」。而另外臨床常見的CT檢查輻射劑量也與X光檢查相差無幾(具體部位及掃描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磁共振(MRI)和B超沒有電離輻射,對人體是沒有傷害的。所以,目前拍X光片的輻射劑量還是比較安全的。

TIPS3:合理的X光檢查是疾病必要的診斷手段

雖然在上述文字中已經闡述了X光檢查的輻射量是安全的,但是為了避免大家濫做檢查,在這裡我還是要叮囑大家:首先,受孕期間(特別是受孕0-8周)或是近期(4-5周內)有受孕打算,應盡量避免做X光檢查。另外,隨著生活條件的日益提高,很多人養成了每年做一次全身檢查的習慣,其中不乏X光(包括胸透)、CT以及MRI等檢查。建議在做檢查前,充分地和醫生溝通,有重點地選擇檢查手段。

總之,醫療輻射安全可控,合理的X光檢查是疾病必要的診斷手段。現階段,我國對於醫療輻射的管理已相當安全。善用X射線,醫療輻射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

柏雨健康管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輻射 的精彩文章:

輻射76可能不登陸Steam 轉而使用自家平台
新型輻射供冷末端裝置的開發與數值模擬研究

TAG:輻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