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學生,你為什麼在英國過中國時間?

留學生,你為什麼在英國過中國時間?

英國當地時間下午三點,是浩哥每天起床的時間。簡單洗漱之後,他會到樓下的中式快餐廳吃頓「早飯」,然後照例跑到Morrisons採購兩天的食物,法棍、披薩、冰淇凌,和一大堆速食。再繞道中超,買袋冷凍餃子回家。

回到宿舍第一件事是打開電腦,一台高配外星人,絢藍色鍵盤燈光打亮,給這間還沒拉開窗帘的十平米宿舍帶來一絲詭異的美感。浩哥熟練的打開英雄聯盟和加速器,戴上耳機,開始和國內的隊友並肩作戰。

一場場接連不斷的戰役,會最終結束在轉天的凌晨五點。

浩哥住在我隔壁的block,這幾乎是他每天的routine, 我們戲稱他:在英國過中國時間。

他的學生卡常年放在同班同學手中,除了不好翹的seminar和tutorial會出現他的身影,其餘課程都由同學代為打卡。

但這並不是單一的個例。有一批中國留學生,正像這樣,在英國過著中國時間。

留學生,你為什麼在英國過中國時間?

不想融入當地社會,不去參加任何社團,連聽懂每一堂lecture都太過困難。對他們來說,留學生活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刷劇、打遊戲而已。

你問paper怎麼辦?沒事兒,不是有代寫嘛。考試怎麼辦?沒事兒,花錢不就能重考嘛。畢不了業怎麼辦?剛來英國的時候不就聽過有些地方可以「辦學歷」嘛。

可是,這真的是你漂洋過海來留學的初衷嘛?

我不相信,有哪個人在留學之初就只想來虛度光陰,要知道,我們在這裡度過的每一秒,都是用錢換來的。

事情究竟是怎樣發生變化的呢?語言障礙、文化衝擊、課業壓力、懶惰拖延…都有可能成為一個人「在英國過中國時間」的幕後推手。

1

語言障礙

拿著7分的雅思聽力成績申到學校,懷著興奮的心情和對未來的憧憬,坐到課堂里參加新生orientation,卻發現:你根本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這感覺猶如一盆冷水從頭澆下,自尊心受到重創,顫抖著開始懷疑自己:以後的課該怎麼上?

於是「沉默」變成你的性格的一部分,不敢在課堂上舉手,不敢跟同學互動,生怕別人發現「你沒聽懂老師在說什麼」,然後開始抗拒出席lecture…

2

課業壓力

海外學習很輕鬆嘛?相信每個留學生都會給出否定答案。

課前要讀的reading list寫滿一整頁,課後要寫的paper數都數不完。任課老師也從沒考慮過「英文是你的第二語言」這件事。

那些學術論文艱澀難懂,當地學生都要費大力去領會,使用第二語言的你必須付出更多努力、花費更長時間去學習。可是苦熬一夜,還沒看完全部篇目怎麼辦?要不這節課就放棄吧?

3

懶惰拖延

一個人到英國,你從未發現過自己能如此自由。

耳邊再沒有媽媽的嘮叨,身邊沒有輔導員監督學業,你從一開始躊躇滿志得「要做個學霸」,慢慢變成「何必老是逼自己呢」,再變成「刷刷劇打打遊戲又不會怎樣」……

從此以後,你永遠可以為自己的懶惰和拖延找到借口和理由。神奇的是,就算課前完全沒有預習、考試也沒複習過、deadline前一天還沒動筆寫paper,你也永遠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畢竟,有整整一條「產業鏈」,在國外為懶散的學生服務。。。

可是,你確定這樣能畢業嗎?

如此度過留學生涯的你,畢業後能順利找到滿意的工作嗎?

面對父母殷切的期盼,真的不會感到內疚和抱歉嗎?

多年後回首往事,不會為自己曾虛度過的光陰和浪費的機會而自責悔過嗎?

還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的話嗎?

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

這句話已經被寫爛在初中作文里,我們也沒必要像保爾柯察金一樣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鬥爭,但真心希望每一位留學生,在這場旅程中不負家人、更不負自己,去用力生活、野蠻生長,享受一場極致的留學體驗。

最後,一個思考

你是如何看待「在英國過中國時間」這件事呢?

為了避免「在英國過中國時間」,你做過什麼有效行動嗎?或者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我們會把大家的建議整理出來,幫助更多留英小夥伴。

文/圖:金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萊斯特全知道 的精彩文章:

TAG:萊斯特全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