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海瑞鬥法權貴為何反被罷官:為官施政過於苛刻,「官憤」太大!

海瑞鬥法權貴為何反被罷官:為官施政過於苛刻,「官憤」太大!

作者:金滿樓

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但他的清官生涯並不長。

據《明史:海瑞傳》中說:海瑞「素疾大戶兼并,力摧豪強,撫窮弱。貧民田入於富室者,率奪還之。」

其中說的「摧強撫弱」,主要與土地相關。

在明朝中葉後,土地兼并日趨嚴重,很多農戶因借高利貸而失去土地,由此引發大量社會矛盾。

隆慶年後,海瑞被外派為應天巡撫。為限制富戶過多佔有土地並縮小貧富差距,其發布告示,重申利息不得超過本金一半、放款者不得收取被抵押土地的既往規定,要求官宦豪紳退出近年所佔之地。

在海瑞的聲威之下,不少豪紳富戶很快將多佔土地退出,但同樣有些官紳大戶響應遲緩,其中就包括佔地最嚴重的徐階一家。

徐階曾任首輔,後被高拱排斥而閑居在家,其家族在當地勢力極大,田地極多,當時告鄉官奪田的訴狀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針對徐氏家族。

按說,徐階對海瑞有救命之恩,後者因上書而待罪獄中時,刑部主張判處絞刑,時任首輔的徐階將此事壓置,海瑞才得以不死。

或許因為如此,徐氏家族退出一小部分田後即止步觀望,企圖敷衍過關。不僅如此,俆階還給次輔張居正寫信,請他從中轉圜。

張居正隨後給海瑞去信,請他顧及徐閣老的體面,但海瑞對此並未領情,他在寫給俆階的信中,稱:

「(徐)產業之多,令人駭異。若不退之過半,民風刁險,可得而止之耶?為富不仁,有損無益,可為後車之戒。……退產過半,為公百年後得安靜計,幸勿為訝。」

壓力之下,俆階只得命家人退出近二分之一的田地,後來海瑞被罷官,肇因即起於此。

當然,海瑞並非有意針對俆階一家,只是因為蘇南官紳巧奪豪取貧困農戶土地的事情太多而不得不採取強硬措施。

後來,俆階家人橫行不法,海瑞同樣予以懲辦,這讓當地士紳為之大震,一些「豪有力者」甚至「竄至他郡以避」。

退地還田,牽一髮而動全身。早在海瑞受理田產紛爭之前,一些官員即對其新政表示不滿,認為海瑞徒有其表,只注重細枝末節而不識大體,為博取名聲而不惜士紳利益。

都給事中舒化彈劾海瑞,稱其「滯不達政體,宜以南京清秩處之」。其大意是,像海瑞這樣不識時務的人,最好讓他在南京做個清閑官,免得到處添亂!

之後,吏科給事中戴鳳翔上了一道更為嚴厲的彈章,其中曆數海瑞「種種罪狀」:

什麼縱民為虎、魚肉縉紳;濫受訴狀,對民間田產糾紛隨意判決,以致佃戶不交租、借方不還款;刁民猖獗,「種肥田不如告瘦狀」等等,字字如刀,彷彿蘇南已成失序社會。

更陰毒的是,戴鳳翔在彈章中說海瑞的一妻一妾在七月前的同一晚死去,其中頗多蹊蹺。

儘管後來海瑞自辯其妻妾死亡時間相差11日,一病死,一自縊,但此時彈劾早已取得效果,多數人都以為,如此家庭悲劇,與海瑞的怪僻及不近人情有著密切的聯繫。

戴鳳翔系嘉定人,其彈章據說是徐階家族用「千金」賄得,也有說海瑞的「退田運動」觸及其親友利益,但不管怎麼說,海瑞遭到蘇南官紳富戶的一致反對恐怕是不爭的事實。

「士心洶洶」下,海瑞寫信向張居正求助,但後者因上次說情未果而被折了面子,其在回信中輕描淡寫的說:

「三尺之法不行於吳久矣,公驟而矯以繩墨,宜其不堪也」;如今,朝中「訛言沸騰,聽者惶惑」,我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1570年春,海瑞從應天巡撫任上去職而改督南京糧儲,但就在他即將赴新任的當口,兼管吏部而對其素有舊怨的內閣首輔高拱,卻又借口南京戶部可兼管糧儲,海瑞的新職位被裁併。

在這種有意無意的政治算計下,海瑞憤而向朝廷上疏辭職,其中痛斥「舉朝之土皆婦人也」,希望皇上不要聽從讕言。

但是,罵倒一切的憤激之語只能讓海瑞四面樹敵,並讓他在整個文官集團中失去了普遍的同情。

這一次,就連隆慶皇帝也未加挽留(哪怕是象徵性地),而是直接安排其退居鄉里。就這樣,海瑞結束十餘年的官宦生涯,再一次被罷官。

臨行前,壯志未酬的海瑞嘆息道:

這等世界,能做成何等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滿樓風雨閑讀書 的精彩文章:

因為和原配鬧離婚,蔣介石一面和毛福梅對打,一面痛罵母親「老悖」
變法搞不下去,就殺幾個一品大員?戊戌年中,康有為真的如此狂妄嗎?

TAG:滿樓風雨閑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