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李世民為何死前著急把15歲女兒強行出嫁,真實原因你也會感動落淚

李世民為何死前著急把15歲女兒強行出嫁,真實原因你也會感動落淚

文/天國上帝人間夢

親愛的各位讀者:大家好,很榮幸與各位相遇在這裡!

《論語·泰伯》里有一句話我想大家一定都聽過,叫做「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事實確實這樣的,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大民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眾所周知,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好皇帝,皇帝雖稱萬歲,但也免不了生老病死,李世民在臨死之前,他最擔心的就是他的兒女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據《資治通鑒》記載,李世民臨死前拉著褚遂良的手對他說:「朕佳兒佳婦,盡托於君。」而且他在死前著急把15歲女兒強行出嫁,真實原因你也會感動落淚。

李世民去世之前,當年的鋒芒已經退去不少,已經沒有了當年那種手段,而更像是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對兒女的牽掛也是人之常情,還體現在他把15歲的女兒強行出嫁,他在感覺自己快不行的時候,於是緊急下旨把15歲的女兒衡山公主出降長孫詮。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除了古代的婚姻制度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也是李世民關愛心疼女兒的表現。

古代有一個習俗,在父母的喪期,子女要進行三年的守孝,在這三年之中,女兒是不能嫁人的,男子也不能娶媳婦,比如我們知道蘇軾因為母親的去世甚至連做官都得先放放了。李世民覺得自己不行了,但又不想女兒因為給自己守孝而當耽誤了女兒的幸福,畢竟三年可不算一個短時間,所以,李世民可是用心良苦啊!

但是,古代結婚程序可是老多了,需要按照六禮來辦事,古人云:「六禮備,謂之聘。六禮不備,謂之奔。聘者為妻,奔者為妾」。普通人家尚且如此,帝王家就更不用說了。這一整套禮節下來,可是費了不少時間,所以,還沒等自己的女兒嫁出去,李世民就先走一步了,李世民的葬禮結束之後,李治想繼續把妹妹的婚禮辦完,結果招致了群臣的非議,有人上書說:「公主服本斬衰,縱使服隨例除,豈可事隨例改,請服三年喪畢成婚。」

李治雖然是皇帝,但也不能搞一言堂,他雖讓很擔心妹妹的終生幸福,但也不能讓妹妹落一個不孝順的名聲,所以就准奏了,讓妹妹守孝三年,如此看來,李世民千算萬算還是失誤了,動作慢了一步。更讓人揪心不已的是,這個公主也是苦命之人,還不到30歲就去世了,父親兄長為她的婚姻操碎了心,哎,世事難料啊,李治也很心痛,最後以皇后葬禮的規制安葬了她。(《新唐書》:「以皇后禮葬昭陵旁。」)

慈禧老佛爺的一首詩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古往今來,雖然時代在變化,但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這份恩情是永遠不變的,它將會伴隨人類始終,各位覺得呢?

這個故事就分享到這裡,感謝大家。如果你喜歡的話別而忘了點贊關注分享給你的小夥伴哦!

本文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上掉下歷史老師 的精彩文章:

慈禧的女官,氣質勝楊貴妃,又在新中國任職,總理親自送生活用品

TAG:天上掉下歷史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