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洋軍閥的初心:軍不成閥,何以稱尊

北洋軍閥的初心:軍不成閥,何以稱尊

原標題:北洋軍閥的初心:軍不成閥,何以稱尊


在清末民初這段時期,北洋軍閥這一群體成為最具特色的時代樣本。這群亂世武夫從「上下醉夢」的大澤中剛爬上岸,就一頭栽進了「上行下效」慾望泥淖,深不見底以至於無法摸著石頭過河。當北洋集團的一代雄主,在霧裡看花中縱身一躍,滿面紅光地走向罪惡,北洋集團再無真正可以服眾的扛纛人。至於曾經破舊鼎新的熾熱初心,也早已變了顏色,那是一種「軍不成閥,何以稱尊」的慾望枷鎖。當「北洋軍」變成了「北洋軍閥」,也註定這支所謂的「袁家軍」,在格局的局限里蹣跚而行亦是日暮斜陽。當時的社會發展水平,所謂的「群雄」具備的知識背景和教育程度,實乃這種初心的始作俑者。


其實不得不承認,知識背景和教育程度決定人的眼界、格局以及層次。北洋亂世的現實是文盲遍地走,戲精多如狗,識個字都能抓去當參謀。至於文化一脈的大師,不過是文人過過嘴癮,至於普羅大眾,而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北洋軍閥作為槍杆子撐起來的廟堂掌門人,其實看不清這些現實,也認識不到初心的偏離,他們的追求,更多的是一種「稱尊」的目的。北洋軍閥中的名角,格局較大且具治世之才者,唯有「段芝老」。段祺瑞雖然沒有「玉帥」那樣的秀才之韻,卻有留德兩年的經歷,這位角兒的道德觀亦是北洋宦海之楷模,但是過於剛直,雖然是老頭子的衣缽傳人,卻沒有老頭子的那種匪氣,不懂江湖草莽之氣息,也就很難在亂世之中成就梟雄之業。



但是說吳佩孚的格局不夠大,也正是因為吳佩孚用「軍不成閥,何以成尊」一語道出自己對於軍閥一詞的理解,這位意志堅定有古臣之風的良將,將君臣之節的尊卑有序視為堅守,即使曹錕上演鬧劇仍是不為所止,以至於被曹氏幻夢拖累,也成為禁錮自己的局限所在。至於家國天下的初心,不過是吳佩孚自身抱負與功名的汲汲以求。他想打造一個有序的天下,不惜訴諸於武力,依靠于軍閥,而要實現的目的,不過是一種合乎法理的「尊卑」。


在這群北洋武夫中,也有一個孑然獨行的身影,這位軍閥就是段繩武。這位直系軍閥中的驍將,是「東南王」孫傳芳帳下,除了謝鴻勛之外,能打硬仗的狠角色,在湘鄂戰局中孤軍駐防山司樓,力阻湘軍超過一周而一戰成名。但是民國十六年,孫傳芳戰敗後段繩武余部被收編,本可以繼續留任師長的段繩武卻選擇卸甲歸田,而且用家產置辦土地,用於興建「新村」給流民安家以及推廣教育。



最終,段繩武一開始耗資數萬大洋興建的三個新村,生活在其中的百姓,無不將其視為顛沛流離亂世中的庇護港灣,這也是一場接近於烏托邦的夢幻。抗戰爆發後,段繩武這位北洋軍閥再次被啟用出山,村民們不舍,他解釋說自己不是去做官,而是去救國,等到趕走了日軍,一定還回來做他的「村長」。在其後的戰爭中負責傷資後勤的段繩武功勛卓著,卻再也沒能看到淪陷於日軍鐵蹄下「新村」,年僅四十四歲積勞成疾,病逝之時一直念叨著他的新村,或許,那才是北洋軍閥該有的初心。


參考資料:《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直皖秘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客棧 的精彩文章:

歷史的血性臉譜:抗戰中的另類東北軍,2個師打剩3個團,師長重傷旅長戰死
遜清的兩位孤臣:殊途同歸的矛盾體,忠逆難兩全

TAG:拾文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