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日本人在田間辦了個全球最大藝術趴,馬岩松蜀黍在那造了個光之隧道

日本人在田間辦了個全球最大藝術趴,馬岩松蜀黍在那造了個光之隧道






  荒地長出的藝術節  


日本要走粗糙路線了?





說起村莊


大部分人想到的是


土,亂,種田


日本有一個村莊

一改low形象


用藝術武裝起自己








日本的

越後妻有


(Echigo Tsumari)


從2000年起就開始


舉辦大地藝術節,


這是世界最大的藝術節,


草間彌生、克里斯蒂安


等藝術圈大師都擠著要參加。




▽反轉城市,Pascale Marthine Tayou,2009



▽稻田,Ilya&Emilia Kabakov,

2000



▽泥石流紀念碑,Yukihisa Isobe,2015





參與大地藝術節的


中國名家也不少,


建築師張永和,藝術家蔡國強


漫畫家幾米,


今年還迎來了

MAD的馬岩松。


    



1.MAD借用中國古哲學」五行「思想做設計 




▽透過

馬岩松的

朋友圈都能看到他的歡喜




MAD改造的觀光隧道


全長約750米,


是當地1996年專為遊覽


日本三大峽谷之一的「清津峽」所建造。





▽左一:MAD早野洋介   左二:MAD馬岩松





MAD根據


中國

古代哲學觀「五行」,


給每個空間畫上了一筆,


帶來了獨特的神韻。




▽」鏡池「——水,

MAD馬岩松,2018






隧道內壁鋪設不鏽鋼板,


加上地面水景,


營造出玄幻的效果,


讓人分不清虛實。




▽」滴「——火,MAD馬岩松,2018






另一個隧道出口上


裝了多面水滴形鏡子,


這把隧道的厚重分解,


產生一種迷離的效果。




▽」色「——土,MAD馬岩松,2018





在每段隧道中


加入不同色彩的昏暗燈光,


配襯著豐富的輕音樂,


隧道的氣氛變得神秘,


人們對未知的想像力被放大。




▽」窺「——金,MAD馬岩松,2018





這實質是一處衛生間,


內裝單面透視鏡,


只有室內可看穿室外,


滿足遊人窺視別人的意願。




▽」天河「——木,MAD馬岩松,2018





近隧道入口處


有座日式小木屋,


一層是紀念品商店及咖啡廳,


二層是溫泉足浴池。







屋頂的鏡片


將窗外的峽谷景色


反射至室內。







人們在室內仰望


便可看見山水。




▽小木屋藝術節現狀






連一樓買冰淇淋的人,


都人山人海。


二層的足浴池,


估計沒地方泡腳了。




▽大師調皮,馬岩松帶領兩位合伙人,做天人合一動作







2.大地藝術節用土而不土 




大地藝術節的作品很多


但類型基本不變,


室外裝置大致


可分為四類:




01.


借物


模仿鄉野的某種物體,與鄉野融合




▽盛放的妻有,草間彌生






巨大的露天花卉雕塑,


模仿森林的野花綻開,


仿生的效果

嵌入場地中。




Inagohabitambo,Hironobu Shiozawa,2006





一個用陶瓷製成的


蚱蜢形滑梯,


「農田害蟲」做在稻田旁,


農民估計喜憂參半。




02.


借景


借鄉野景色,重構村莊的風景




▽為了許多失去的窗子,內海昭子,2006








一扇沒有玻璃的窗框,


把鄉野景色再構圖,


還原鄉村的寧靜。





▽09號天空捕手,Michio Horikawa,2009





地上的向北鏡子,


捕獲了天空的雲彩,


一種新的觀察,


天空的方式。




03.


互動性




▽光榮早起合唱隊,Osamu Ohnishi / Masako Ohnishi,2009







一個吃雜草的


青蛙形肥料轉換器。


能把辛勞的耕種


變為快樂的

勞動。




▽2015slitars空間管弦樂隊,Charles-Eric Billard,2015





當遊人演奏


這三個樂器時,


會產生與森林協調的


動聽音符。




04.


大地景觀




▽綠色別墅,Ritsuko Taho,2003





在三個山峰之間的

地面,


雕刻著五個象形文字,


由"火、水、農業、藝術

天神"組成


寓意宇宙保護人類。




▽步行道,CLIP,2000





連接周圍藝術作品的步道,


步道內部植入草坪,


使道路融入周邊綠植。







越後妻有的四季


景色

分明,


冬季會有很厚的積雪,


日本川端康城

描寫這為:


「穿過縣境上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




然而,


越後妻有這個地方,


之前差點就

要衰敗而亡。




▽隧道

Leandro Erlich,2012





作為偏遠山村,


出現農村人口空心化,


人口

最少時不到七萬,


遠不及巔峰人口的三成。




廢耕空房越來越多,


越後妻有開始走向了衰敗時,


卻迎來了救世主。




▽浮游

,Carlos Galek

,2012





一位日本藝術策展人


北川富朗


他看到越後妻有的破敗之後,


決心用藝術挽救村莊。




▽北川富朗,國際知名策展大師





他於2000年創辦了


第一屆大地藝術節,


大地藝術節的理念是


人與自然的結合。




設計規則還挺嚴格,


設計師

必須來看現場,


才能開始設計


因地制宜

的作品。




▽翻滾圓柱

Carsten H?ller,2012





當地居民當初持懷疑態度,


北川因此四處奔波演講,


民眾才漸漸轉變心態,


這才做成了

全民的藝術節。




隨著大地藝術節的


影響力

越來越大,


連日本本土外的設計師,


也積极參加進來了。




截至2015年的大地藝術節,


參觀人數從

月16萬2千8百人次,


大幅增長到月

49萬人次,


參觀人口是當地人口的數倍。




探水,

S

ue Pedley,2018





真正根植鄉土的藝術


才能收穫民眾的支持,


而如今大多數的藝術節


都未能與當地居民產生互動。







我們的鄉村


即使有藝術活動,


也只是開發商為提高地價


而投錢舉辦的營銷。







雖然越後妻有已經



舉辦了六屆大地藝術節,


吸引大批目光聚集,


但還是沒能


解決人口流失問題。




但至少


村子有了人氣

後,


緩解人口流失問題,


促進經濟發展,


會更容易些吧。




你喜歡這樣的藝術節嗎?






部分圖由

MAD建築事務所供稿


除特別註明外,圖文素材自來網路,


AssBook設計食堂重新撰寫,


編輯MichelangeLo,


如需轉載,後台回復關鍵詞「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ssBook設計食堂 的精彩文章:

TAG:AssBook設計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