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舍:我也是被甲方爸爸催過稿的

老舍:我也是被甲方爸爸催過稿的

來源:孟京輝戲劇工作室

ID:mjhstudio

老舍 原名:舒慶春

(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等

生活離不開「窮」字的八旗後代

1899年,老捨生於北京一個旗人家庭。次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身為旗兵的父親死於列強的深夜襲擊,當時才一歲半的老舍因為一個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於難。

由於父親的陣亡使得老舍與母親相依為命,靠著母親替人洗衣裳做勞務才得以維持生活。日子窮苦到一天只能吃兩餐,冬天只有白菜、蘿蔔,夏天則是茄子、扁豆。遇到伏天暴雨,一家人只能坐到天亮,以防夜裡房塌。

直到9歲時,由一名叫劉壽綿的滿族黃帶子貴族資助,老舍進入私塾讀書。1913年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的老舍在數月後因經濟困難而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範學校。

老舍同家人合影

就連出書成名之後,老舍也依然過著清貧的生活,因為抽煙喝茶太貴而戒煙戒茶;因坐洋車一次要收一毛錢而不坐,因為養孩子抱怨奶粉太貴,西藥太貴。甚至還學會了砍價。

除了生活,老舍的作品也從未離開過「窮」字,他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他說,「我自己是寒苦出身,所以對苦心有很深的同情」(《老舍選集·自序》);又說「我能描寫大雜院,因為我住過大雜院。我能描寫洋車夫,因為我有許多朋友是以拉車為生的。我知道他們怎麼活著,所以我會寫出他們的語言。」(《我怎樣學習語言》)

從「玩」著寫作到「改稿奴才」

雖然日子很窮,但老舍從未放棄學業,從學校畢業後在校教書。1924年,老舍來到英國,同時也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老張的哲學》、《趙子日》、《二馬》三部長篇小說讓老舍成為一名合格的作家。

儘管一開始他說「我從沒想過要當一個大作家,我只是寫著玩兒。

他似乎是個愛「玩兒」的人,除了寫作,他還有很多愛好。

愛養花,光是家裡就擺著300多盆花,100多個品種,朋友想要蓮花便親自種植贈予。平日里寫作,總是寫幾十個字就得到院子里看看,澆水、挪盆、剪枝,非得弄完一套工序才能安心回屋寫作。他管這叫「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到一起,有益身心,勝於吃藥。」

愛賞畫,好友許地山曾贈老舍一幅齊白石的《雛雞出籠圖》,抗戰時,老舍從濟南逃亡出來的時候,特意囑告家中:「什麼東西都可放棄,這張畫萬不可失!」

老舍先生還是個資深貓奴,一次院里的貓走丟了,他寫道「舍貓小球昨與情郎同逃,糊塗人有糊塗貓,合併聲明。」

平日里的老舍,幽默感十足,他喜歡同朋友講笑話,竟讓教授都笑得把鹽當成了糖。有時候,老舍也會寫不出稿子,這些日子裡,他就會成為現代所說的「乙方拖稿人」

抗戰期間,北新書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老舍催過稿。老舍在寄稿的同時還寄去一封答催稿信:元帥發來緊急令:內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提槍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吠!馬來!參見元帥。帶來多少人馬?來個字!還都是老弱殘兵!後帳休息!得令!正是:旌旗明明,殺氣滿山頭!

有一次,作家樓適夷去看望老舍,問道,「最近寫些什麼?」滿族出身的老舍笑著說:「我正在當『奴才』,給我們的『皇帝』潤色稿子呢!」一陣大笑,方知老舍正接受一項新任務——為末代皇帝溥儀修改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茶館》的誕生

老舍毫不介意稱自己為改稿奴才,他對於文學作品的態度絕非玩樂,寧可放慢寫作速度,也要確保每個標點符號都用對,文學來不得半點馬虎。

老舍最為出名的代表劇作《茶館》,也因「改稿」而誕生。

1949年末,老舍應朋友之邀,從美國回到北京,闊別14年的北京已不再是他記憶中的模樣,翻新的公路、治理的重污、新改的建築,這些都令他產生創作激情,20世紀50年代初,他寫出《方珍珠》、《龍鬚溝》、《春華秋實》等歌頌新時代、新人物的現實主義話劇。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並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之後,老舍萌發了要寫歌頌普選劇本的願望。1956年,老舍先生完成了劇本《一家代表(來自公開出版物資料,但據藍天野、老舍之子舒乙等親歷者回憶,該劇本實為《秦氏三兄弟》)。這部劇作,是《茶館》的前身。在其中,有一幕表現了茶館裡面市井人情的場景,當時人藝的院長曹禺先生和副院長焦菊隱先生覺得這一幕「古今中外罕見」,建議由此生髮,重新梳理劇情。

老舍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改稿,以茶館為切入點,撰寫出一部新的劇作。

在1957年,18400字的《茶館》劇本,於巴金主編的《收穫》創刊號首發。劇作中所涵蓋的人物之眾多,立意之磅礴,依賴於老舍先生多年人生歷練與情感積澱。

自問世至今,《茶館》被多次搬上舞台,他被更多的觀眾所熟知,人們對於《茶館》的喜愛,隨著時間愈加濃烈,更是將《茶館》譽為「東方舞台上的奇蹟」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他一生創作數十部作品,為世人留下了《離婚》、《月牙兒》、《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等經典作品。

在老舍的眾多文學作品中,《茶館》無疑是他在劇作方面最成功的作品,也是最為大眾所熟知的作品。是老舍對於自己所處時代的深度刻畫,更是他尊崇本心、由心出發,一個真正意義上老舍想要寫的作品。

在茶館這個極具老北京特色的場景之中,各色各樣的人物依次登場,三教九流齊聚一堂,演繹著時代的風雲變幻。《茶館》承載著厚重的時代感與歷史感,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吸附著時代的特性與藝術的靈性,也吸引著一代又一代觀眾走入藝術的愉悅之境。

機構合作、廣告刊登、項目合作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星球 的精彩文章:

開掛般的00後畫家!13歲出畫冊,已開6次國際個展,卻立志要成為一名動物學家
這個老頭咸濕至極,卻寫出了最江湖氣的中華曲目

TAG:文藝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