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茶也要脫毛!是和人一樣,為了好看嗎?

茶也要脫毛!是和人一樣,為了好看嗎?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前幾天,去朋友那喝翠芽,又回想起了三月底的浙江之旅,路上有一個「茶葉脫毛」的故事,心裡暗暗感動。

為了講這個故事,先要和大家聊聊茶毛。

什麼是茶毛?

茶毛,即茶毫。是生長在茶芽尖部分的細小絨毛,是茶樹品種特性的一個體現。

採取芽尖部分茶青製成的茶大都有茶毫,我們熟悉的洞庭碧螺春、福鼎白茶,有著明顯的銀白色茶毫;發酵茶中的滇紅茶、祁紅茶,常披滿金色茶毫。

白毫銀針茶毫

滇紅茶身披金毫

茶毫當然可以喝!

研究表明,茶毫的成分構成上除了含有更多纖維素外,和芽尖部分同樣富含茶多酚和氨基酸,對人體的健康是有益的。

記得以前不懂茶的時候,綠茶的第一泡有很多茶毫,我看著茶湯說,「哎呀,渾!」就倒掉了,現在十分悔恨。

有些渾濁的茶湯

愛茶學茶,繼而成為立命之業,除了品嘗,自然也要追本溯源。

書上讀過關於「提毫」,主要用於捲曲形茶(比如洞庭碧螺春)的造形工藝,一般在75℃左右的鍋中,用手工進行整形10~15分鐘,使茶條緊細捲曲,白毫顯露。

然而,也有以芽尖為原料的茶,卻並不顯露白毫,比如雀舌,竹葉青,再比如今天的主人公開化龍頂,這是我以前全然沒有留意過的現象。

光溜溜的竹葉青

開化龍頂

回到正題,繼續講那個感動我的故事。

今年三月底在開化,白天參觀茶園品茶,晚上去老師相熟的朋友店裡喝夜茶,對我們這些老茶鬼來說是頂級樂事,更別說逃離剛停暖氣的北方,來到萬物蔥鬱、溫潤芬芳的江南!

白日里的茶園

夜茶結束後,師友幾人決定步行回酒店,沿著江邊的二十分鐘散步,尤為愜意,我多看了幾眼夜景,趕上來時,他們已經在大堂,和一位個子不高的大叔聊天。

「炒茶如炒菜,原料一樣炒出來味道不同,咱們這個開化龍頂……」 大叔脖子上掛著會務組的牌子,想必已經忙了一天,但兩眼依然炯炯有神。

北京過來的茶商朋友說,「開化龍頂,十幾年前北京市場上和西湖龍井並稱』二龍』,特好賣,還有千島玉葉,近年來怎麼回事呢,被四川竹葉青和貴州綠茶搶佔了市場吧。」

大家繼續熱烈探討。

大叔又接過話茬「我們的開化龍頂呀,是五十年代創立的,八十年代就是全國名茶了,現在市場風雲變幻,我們在技術上也不斷探索,過去我們開化龍頂是芽壯毫顯,現在我們要脫毛……」

「脫毛……是和人一樣,為了好看嗎?」 我弱弱地問了一句,這個梗女士們聽懂了,哈哈大笑起來。

開化龍頂

「我跟你說說我們這個茶的脫毛哈,」大叔則是一副認真臉,「我們知道這個茶毫是富含氨基酸,提高茶葉鮮爽度的,脫了毛,自然也就損失了鮮爽度,但是,由於茶毫和內芯含水量不同,不易保存,容易造成入秋之後茶的黃化,所以要進行脫毛。那麼毛怎麼脫呢?用滾筒。在外干內不幹的時候,近滾筒,內部有槽,這樣就把茶毫脫掉了,這樣有利於保存,也有利於保持這個色澤。」

原來如此。

「但是呢,對於新茶來說,也並不是越綠越好的,你像龍井,糙米黃。碧綠碧綠的,假龍井。我們很多炒青綠茶也一樣,不能一味追求碧綠的色澤,那往往會造成殺青不足,有青味,畢竟我們茶是用來喝的嘛,有些不太懂茶的客戶就覺得茶是越綠越好,我們不能消極地去迎合呀,好在這幾年客戶的品鑒水平都提高了,不再以外形作為第一衡量標準了。」

感覺大叔有些停不下來……但好在有一種聊天,說的不煩,聽的不困。哪怕是偶然碰見,哪怕是大家都站著。

我喜歡這種滔滔不絕、如數家珍,我喜歡這種對自己行業的由衷熱愛,樂此不疲。

後來聊過了午夜,才各自道別,我偷偷問同行幾位,「剛才這位是哪個品牌的茶商?」

「茶商?哈哈,那是開化農業局的局長啊~」

我:「……」

錢塘江源頭,南嶺山系、天目山脈,高山雲霧,開化茶明朝已列為貢品,傳說與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段淵源,五十年代試製開化龍頂,八十年代被列為全國名茶,幾大領跑品牌,還有聽著音樂成長的美麗茶園。

這些出現在這次的旅途中,都很美好!但是我覺得有一點更重要:

一個半夜十二點站在酒店門口,給初次見面的茶友津津樂道講解茶葉脫毛原理的農業局長,我真的很感動。

作者:吉木。

茶文化培訓師、英日漢三語譯者。致力於茶葉評鑒、茶器設計、茶文化培訓、茶學著作翻譯。在高校、使領館和企業單位舉辦茶文化講座近百場,並在多家業內雜誌發表茶文化相關文章。

公眾號吉木工作室,以細膩筆觸記錄尋茶之路,品讀古文經典,並有中英文對照的茶學科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懂茶帝 的精彩文章:

茶葉居然能算命,快給自己算一卦!
官方發布福鼎白茶參考價,漲幅遠低於市場是為何?

TAG:懂茶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