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任性、不聽話……「標籤式」教育正在毀掉中國孩子的一生

任性、不聽話……「標籤式」教育正在毀掉中國孩子的一生

認識你自己——蘇格拉底

孩子小時候總會纏著大人問:媽媽,我是誰啊?我是從哪裡來的?

這樣的疑問,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孩子開始構建自我認知。幫助孩子構建自我認知系統,是父母最重要的職責之——教會他正確認識自己,強大自己的內心世界。

什麼是自我認知系統?我們看看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1

媽媽帶著苗苗在小區騎自行車玩,有個阿姨看到了,誇獎說:「哇!你家孩子車騎得真好啊!」

媽媽謙虛地說:「哪裡!好多小朋友都比他騎得好呢。」孩子聽了,低著頭停下了自行車。

回家後孩子就一直不說話,也不願意吃飯。媽媽生氣地罵了一頓,覺得小傢伙又耍小性子。

面對別人的誇獎,我們習慣性地謙虛,這也是中國父母最常見的禮儀方式。可對孩子來說,很多時候這樣的謙虛是毒藥,甚至會摧毀孩子脆弱的自信心。

謙虛客氣時,媽媽沒注意到孩子內心活動,更別提保護孩子的自信。

大人和孩子的認知存在差距,大人眼裡的客套話,孩子容易當真,認為父母在否定自己,自己真的不夠好,甚至會認為父母不夠愛自己。誰能想到,父母隨口的一句話,竟讓孩子從此開始否定自己……

這種過激反應,是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與自我認同感的表現。

在她還沒有建立起獨立的自我評價體系時,父母的評價將佔據主導地位。孩子會根據父母的反饋去認知自己甚至調整自己的行為。而父母的一句謙虛,讓她認為父母在否定自己,從而變得缺乏安全感和自我認同感。

而孩子安全感與自我認同感的建立,取決於親子間的依戀關係;孩子自我認知的發展與完善,與父母的教養方式密不可分。

2

我朋友家有個7歲男孩叫小傑,在一次全校唱歌比賽中,他一開口就走音了,引得全場爆笑。可是這個小傢伙竟然一點都沒受影響,繼續坦然又穩定地把整首歌唱完。最後,所有人都給他送去了掌聲。

從外在性格看,小傑是個自信的孩子,從內在本質來說,小傑擁有強大的內心世界。

這就是一個自我認知非常清晰的孩子,他對自己有足夠的認同感,他明白自己的價值並不取決於別人的評價。別人的嘲笑並不意味著自己很糟糕。所以他不會輕易地被他人影響,他堅信,把自己正在做的事堅持做完就好了。

現在我們來解釋什麼叫教會孩子構建「自我系統」,就是——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個清醒客觀的認知,在一個健康的狀態下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和能量,去建立他的自尊自信,培養他的自立自律,從而讓他獲得一個自由的人格。

3

一個人能否做到正確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對一生有著幾乎決定性的影響。而幼時父母對孩子自我意識的培養與重視,更決定了孩子能夠成為怎麼樣的人。

英國BBC在1964年採訪了來自不同階層的14位7歲小孩,每隔7年對他們再進行一次採訪,直至56歲。追蹤的結果是:他們成長後仍處於父母曾經所在階層。但有兩個小孩例外。

一個孩子出身中產階級,但缺少家人的關愛,內心敏感脆弱,經受不起打擊,因為一次升學考試失敗,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就讀普通大學一年後選擇退學,之後四處漂泊,靠救濟金生活;

而另一個孩子出身底層,但是父母給予他足夠的愛與肯定,積極樂觀的他想法很多,並且勇敢地去實踐,失敗也不沮喪,越挫越勇,最終憑藉自身努力躋身中產階級。

不同的家庭教育,養成了不同的自我意識,造就了截然相反命運。

良好、正確的自我認知,會讓孩子越活越好,成為擁有優秀、自信人格的人,而自我意識發展欠缺的孩子,長大後則有可能面臨種種困擾……

1. 沒有獨立的自我評價,永遠活在老師、父母和周圍人的眼光里;

2. 過度封閉自我,拒絕別人的積極建議,排斥別人的善意,我行我素;

3. 過分自尊,太看重面子,無法承受一點挫折和打擊;

4. 過分自責、自卑,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5. 以自我為中心,從來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與其不加思索地給孩子貼標籤,不如從教育困擾的根本入手——用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導孩子認知自己、建立強大的內心世界,自信、堅定。

擺脫「治標不治本」的教育困境,做善解人意的父母,重塑孩子的自我認知,為孩子的成功未來打下最關鍵的一步!

4

良好的自我意識、清晰獨立的自我認識,對孩子未來有著重要影響。而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成為了家庭教育最關鍵的一步。了解孩子的內在需求,幫助孩子建立正確而完善的「自我系統」,是每一位合格父母的入學必修課。

為此,千聊特地推出全新精品課程《剖析8大心理根基 培養孩子強大內心》。

當教育看起來越來越可被量化、越來越標準化,我們回歸教育本質,構建孩子自我系統,這是一堂所有父母都需要的心理成長課。

【講師介紹】

羅靜

中科院心理所醫學心理學和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博士後

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委員,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

中國第一檔科學育兒脫口秀《靜觀育兒》撰稿人、主講人,曾擔任國內某早教機構首席教育官。

1、她是專註兒童心理教育的科學專家

個人育兒公眾號擁有200萬媽媽群粉絲,每天要在公號後台為上萬個家庭解答育兒困惑。除此之外,她每年在全國舉辦近200場線下講座,100多場線上分享,超過100萬家庭從中受益。

2、她是一位早教工作的實踐者,更是一位成長中的二胎媽媽。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陪伴孩子成長,讓她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切身體會,發現更多被人忽視的教育問題。

孩子不自信、拒絕和父母溝通、父母的教育焦慮……而這些內在問題,是親子教育最大的阻礙。

在親子關係中,孩子的自我認知、父母對孩子的認知,都是極其重要的關鍵點。

3、她是多本育兒暢銷書作者,深受眾多家長喜愛。

著作有《教育總會有辦法》《愛從懂孩子開始》《陪伴是更好的教養》《讀懂孩子的敏感期》《探索著長大》。

羅靜博士將多年的研究成果與實踐緊密結合,幫助更多父母掌握科學育兒觀念和正確愛的技巧和原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體能、智能和心理應平衡發展,即三維平衡。而其中對心理能力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但卻常常被廣大父母忽略——羅靜

【課程概述】

本次課程以兒童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為依託,從自我意識、自我評價、自控、自尊、自信、自立、自理、自由8個概念切入,探索孩子如何構建「自我系統」,為孩子的個性及能力發展打下基礎,挖掘家庭教育焦慮的根源問題,幫助更多家長真正了解孩子,重新認知自我,打破育兒焦慮的困境。

課程詳情

頂尖教育專家

結合多年臨床經歷和親身經驗

人格心理學和兒童發展心理學學科支撐

觸及人生所有階段

8段音頻,8堂父母認知必修課

100分鐘乾貨內容,70個教育關鍵詞

24個孩子行為、心理、性格問題深度分析

【父母為什麼要學習這門課】

1、被中國父母忽略的一課

我們總是過度關注孩子的知識積累與能力培養,卻鮮有父母關注到孩子的內在自我成長,這才是一個人人格形成的堅實基礎。

2、孩子所有外在表現都受「自我」影響

孩子自我系統的失調會影響他的外在表現,比如自卑、脾氣差、情商低、缺乏溝通能力等,其實都是「自我」出了問題。

3、對父母自身狀態的折射

育兒中的焦慮,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出了問題,而是父母自己出了問題,即使是成年人,也需要修復並建立自我系統,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

4、孩子對自我的認識最早來源是父母

孩子對自我的認識都來自於父母與孩子的互動,父母在日常中不知不覺給了孩子太多的負面評價,導致孩子不自信,不自立,低自尊,難自控。

每天10分鐘,滲入剖析孩子心理

擺脫教育焦慮 打破育兒困境

【您將得到什麼】

提升對於孩子「自我系統構建」的科學認知,更新教育理念,戒除育兒焦慮;

掌握引導孩子自尊自信自控自立……等良好品質的實操技巧;

幫助孩子建立健康飽滿的自我,發展完善的人格,充實內心的能量;

更懂孩子,提高彼此的溝通能力和溝通效率,拉近親子關係;

更懂自己,修復原生家庭的心靈創傷,與自己達成和解,並規避錯誤教養方式的代際傳遞。

【適合誰聽】

搞不定熊孩子,或跟孩子交流無效的父母;

想要升級教育理念與教養方式的父母;

從事教育領域,經常和娃打交道的一線人員;

對兒童心理發展學感興趣卻不知如何入門的心理學粉;

想要升級自我認知的任何一個人;

童年心靈受傷期望療愈自己的人。

小提示:

掃描上方「二維碼」按鈕即可聽課;一次購買,永久收聽;

進入58雲課堂公眾號,點擊底部第菜單【我的】-【已購課程】隨時回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齡育兒 的精彩文章:

幼兒濕疹和痱子如何區分?這裡還有一個應對濕疹的小妙招

TAG:同齡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