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這五款夏季必備的健脾祛濕湯,讓你無「濕」一身輕!

這五款夏季必備的健脾祛濕湯,讓你無「濕」一身輕!

地處嶺南的廣東,具有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特點,高溫多雨、夏長冬短。受氣候影響,人們勤洗澡,喜食生冷凍物、魚蝦海鮮等多濕滋膩之品。

廣東人還有「下午茶」、「夜茶」的飲食習慣,喜歡熬夜、睡眠時間少。這就讓兩個字與廣東人有了不解之緣——「濕熱」。

清代廣東名醫何夢瑤就說廣東人易致濕熱:「人多中濕,肢體重倦,病多上脘鬱悶,胸中虛煩,腰膝疼痛,腿足寒厥。」

中醫理論認為,濕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可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臟腑經絡運行受阻,可見全身濕熱癥狀的病理變化,其中就包括了肝膽濕熱。

對於「祛濕」兩個字,廣東人同樣最有發言權。長久受濕熱之苦的人們,發明並飲用各種祛濕的湯水、涼茶,這也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甚至是當地特有的飲食文化。

廣東人常用的祛濕草藥有很多,溪黃草就是其中之一。祖傳的食療妙方在今天看來仍有一定的科學原理,這是因為,被稱為天然護肝草藥的溪黃草,還有退黃祛濕、涼血散瘀的功效。

在廣東,用溪黃草祛濕,除了煲成涼茶,還會搭配豬橫脷等一起燉煮,做一道傳統的健脾去濕湯。

豬橫脷溪黃草湯

豬橫脷是豬的脾臟,民間講究以形補形,廣東人認為它有健脾胃、助消化、澤顏面色、去肝火的功效。

湯中加入紅棗和淮山片,能在幫你祛濕下火的同時補血。特別要注意的是,溪黃草的用量每次為25—50克,千萬不要過量。

做法:

1.豬骨、豬橫脷切塊,焯水。

2.將豬骨、豬橫脷、淮山片、紅棗、薑片、溪黃草倒入鍋中,燉1—2小時。

綿茵陳蛇舌草煲鯽魚

綿茵陳有清熱利濕、去黃疸和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白蛇舌草具有清熱散瘀、消癰解毒的功效,鯽魚能和胃腸、通陰利水、溫中下氣。

配上開胃益脾的蜜棗,使其既不寒涼峻利又祛濕健脾,具有清肝熱、祛濕困的功效。

做法:

1.各藥物浸泡、洗凈並蜜棗去核;鯽魚宰洗凈,煎至微黃。

2.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油便可。

赤小豆煲雞湯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利濕消腫清熱退黃、解毒排膿,還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的作用。

用赤小豆熬成的雞湯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利濕、利尿消腫的功效,對春季四肢浮腫、手腳沉重及腰部有重墜不適感等癥狀都有良好的療效。

做法:

1.將赤小豆放入雞腹內,用竹籤將雞腹切口閉合。

2.加入適量的水煲湯,食用時加入適量的食鹽及調味品,食肉喝湯。

山藥紅棗湯

山藥紅棗湯可益氣補血,保肝健脾,清熱祛濕,使人面色紅潤,精神氣十足。

經常喝可調理人體腸胃,改善代謝功能,排除多餘廢物,起到減肥效果,並對高血壓、高血脂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做法:

1.將白扁豆、紅棗浸泡一會兒,白扁豆去皮,紅棗去核,山藥切丁備用。

2.白扁豆、山藥和蓮子一起入鍋燉煮,煮至酥軟。

3.放入山楂條、葡萄乾再煮三分鐘即可。

百合綠豆湯

百合補中益氣,性味甘微苦,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對心煩失眠、咽干喉痛、鼻出血以及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低 熱失眠、心煩口渴等癥狀均具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綠豆是最常用的清熱、解毒食品,還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濕熱體質者的天然良藥。

做法:

1.將綠豆洗凈,百合掰開去皮,同放入砂鍋內。

2.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至綠豆開花百合破爛時,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俗話說,濕,乃萬惡之邪!如今濕氣已經成了現代人健康的剋星,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凶。

特別對於生活在濕熱廣東地區的人來說,祛濕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大家趕緊把這五款健脾祛濕湯煲起來,讓你的身體遠離濕氣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號專家健康說 的精彩文章:

不論男女,吃飯時不要做這件事,否則很傷身
緊急提醒:這幾種葯不能隨便吃,否則傷肝傷腎傷胃

TAG:壹號專家健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