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貨幣上的一個缺陷,只有兩個字,卻改寫了中國300年歷史!

明朝貨幣上的一個缺陷,只有兩個字,卻改寫了中國300年歷史!

大家都知道,明朝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黨爭、漢奸、商人賣國、道德淪喪、天災人禍、起義軍造反、後金強盜集團等等。總之,如果要歸納一下明朝滅亡的原因,估計能找到20條以上!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明朝滅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貨幣!正因為在貨幣問題上,明朝關鍵缺少這一樣東西,所以才爆發了激烈的社會矛盾,整個社會的經濟狀況,出了大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明朝缺少這一樣東西,缺的非常厲害,可謂到了極度稀缺程度!

先來看一看明朝貨幣情況。(1)起初,明朝使用寶鈔,由於管理問題,導致寶鈔貶值,所以重新使用銅錢,(2)明英宗時,朝廷收繳的賦稅開始折成白銀,(3)嘉靖、景泰、正德期間,官俸和工役開始用白銀髮工資,(4)萬曆時期,張居正的一條鞭法,百姓只能用白銀交稅。

然而,這裡有一個悖論,即:中國白銀產量並不豐富,需要大量海外輸入,才能滿足國內經濟需求。

有人說,世界大航海之後,西班牙等國購買了大量中國商品,輸入國內白銀在2億兩以上,明朝應該不缺白銀呀!但這裡卻有三個大問題,明朝一直沒能解決!

(1)想必大家聽說過這麼一句話,「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其實,在亂世之中,白銀也很重要。由於時局動蕩,大量輸入中國的白銀,被人們窖藏囤積以用來避險。李自成進京之後,拷出7000萬兩白銀,就說明這一點。因此,這一點導致了明朝白銀稀缺!

(2)其實,即便沒有亂世,中國人也有儲蓄的習慣,說到底是危機意識。當時沒有銀行,所以很多人喜歡將貴金屬窖藏。金滅北宋,元滅南宋之後,都在很多宋人家裡,挖出大量的金錢!到了明朝,中國人藏錢的習慣,依然沒有改變!因此,這種習慣,也導致了明朝市面上的銀荒!

(3)明朝白銀依賴海外輸入,一旦海外有變化,那麼明朝就可能會出現「銀荒」!崇禎年間,西班牙深陷歐洲戰場,使得其將大量的白銀用於戰爭,而不是與中國貿易;產銀大國的日本,因德川幕府閉關鎖國,也斷掉了一個渠道。因此,崇禎年間的銀荒,尤為嚴重!

因此,在這三個因素綜合作用下,明朝出現了白銀危機!那麼,白銀危機和明朝滅亡,有什麼關係呢?邏輯很簡單:首先,出現銀荒,就代表了白銀升值;其次,百姓繳納的稅賦(這是一個定額),卻依然是白銀,代表百姓實際負擔更重了。於是,當百姓負擔不了的時候,就只能走造反之路!

大思想家顧炎武,曾經親自經歷過陝西的「銀荒」:有一年,陝西雖然大豐收,但卻依然出現了「民且相率賣其妻子」,以籌集稅賦。這是什麼原因呢?豐收之年,商人壓價,導致穀賤傷農。更殘酷的是,百姓拿到微薄的賣糧之錢,兌換(或說買)白銀時,卻又因為銀荒——白銀升值,只能兌換到很少的白銀。

隆慶時期,大臣譚綸和靳學顏就談到過「銀荒」的問題!大商人縱橫於銀荒、屯糧、壓價等。比如,災荒之年,大商人賣糧只收白銀,但他們卻開錢莊,控制白銀。於是,百姓賤賣其他商品,獲得銅錢,兌換更少的白銀,然而再用白銀買糧。在這其中,商人賺了多少,百姓損失多少,大家可以想像!

正因為銀日益少,不充世用,導致四海之內,日益困窮,才有後來的李自成起義軍!試想一下,如果百姓能活得下去,李自成再怎麼振臂一呼,估計也是應者寥寥吧!需要注意的是,銀荒對明朝的傷害,不單是這一點,還對整個社會和經濟活動產生了負面影響!

因此,從這一角度看,白銀危機是「甲申之變」的一個重要原因!說到底,明朝貨幣上的一個缺陷,只有兩個字——錢荒,卻改寫了中國300年歷史!看到這兩個字,大家都略有所感吧,如今也時常提到錢荒這兩個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家雜評 的精彩文章:

清朝讓中國落後百年,有一個關鍵原因,只有兩個字!
中國被遺忘的二個王朝,只有15年壽命,卻都承上啟下!

TAG:百家雜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