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霍去病戰功彪炳,司馬遷卻說他不值一錢,他能功成名就只因一個字

霍去病戰功彪炳,司馬遷卻說他不值一錢,他能功成名就只因一個字

如果論漢代雄主武帝的最大壯舉,莫過於三次大敗匈奴,一雪漢高祖劉邦「白登山之圍」之恥,令匈奴在「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的悲戚無奈的歌聲中離開了漠北。在三次大敗匈奴的過程中,霍去病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後兩次戰役中身居統帥,先是在河西之戰中消除了匈奴的外圍堡壘,後在漠北之戰中直搗匈奴老巢,封狼居胥山而還,戰功赫赫,不可一世。

然而,這樣一位足以彪炳史冊、震古爍今的青年將領的形象,在太史公司馬遷的筆下,卻與至今傳頌民間、威風凜凜的飛將軍李廣相比,實有霄壤之別。善於精雕細琢刻畫人物形象的司馬遷,不僅對霍去病缺少具體細膩的描寫,甚至在字裡行間對他充滿了譏諷與揭露。在他看來,霍去病只不過是一個靠裙帶關係而飛黃騰達的將領。

在司馬遷眼裡,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一個人的一生,對霍去病來說這個字就是「幸」。霍去病一出場,「大將軍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為天子侍中。」一個「幸」字,概括了霍去病一生的際遇。

一靠關係:他的姨母是皇后衛子夫,舅舅是握有重兵的大將軍衛青。

二慶天幸:18歲時一戰而封「冠軍侯」,再戰而位傾大將軍。

三獲殊遇:他似乎有天賜的機緣,但司馬遷點出了這一切的來歷:漢武帝的偏愛和恩寵所致。

撥勇士:霍去病所帶軍隊為全軍精銳中的精銳,其初戰「與輕勇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此戰靠的是輕勇騎;河西之戰,更是得到「諸宿將所將士馬兵亦不如」、「敢力戰深入」的驃騎。如此戰鬥力強悍的精兵,又有得天獨厚的軍隊優勢,自然容易立功。

給機會:漠北之戰時,漢軍本計劃「驃騎出定襄,當單于」,可後來從俘虜口中得知,單于在東邊,於是漢武帝下令「驃騎出代郡,令大將軍出定襄」。戰後,全軍統帥衛青未得封賞,而擁有精兵良將、作戰時未見其有突出表現的霍去病,卻得以封賞。

人們從司馬遷曲盡抑揚的筆法中,可以看出霍氏這位幸運寵兒屢得封賞的真相:漢武帝事無巨細,為他創造了建功立業的條件。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元狩二年,匈奴內訌,渾邪王欲降漢,武帝聞訊第一時間就讓霍去病去招降,並准其將「降者數萬」誇大成「號稱十萬」,相比缺少機會的李廣以及因在戰功狀上多報了6顆首級而遭判刑的魏尚,武帝對霍去病的恩寵可見一斑。

司馬遷對霍去病缺少具體細緻的描寫的另一表現便是戰爭描寫。善於寫戰爭的司馬遷非常注重戰爭指揮者在具體條件下不同的戰略戰術的運用和發揮並突出主角的特點,正是他的這個寫作特點將項羽、韓信、李廣、李陵等人的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的磅礴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可在寫霍去病時,司馬遷卻從來不對他的形象精心刻鏤,不寫他如何從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同探囊取物的英雄氣概,而是把他的奇功偉績簡略地包括進天子為他歌功的詔書之中。

此外,司馬遷還隱晦地指出了武帝為霍去病誇大戰功、掩蓋缺點的地方。如前面所說的霍去病納降,「降者數萬」卻「號稱十萬」;又如漠北之戰,武帝下詔提及戰爭損耗是「師率減什三」,而司馬遷卻寫道:「兩軍之出塞,塞閱官及私馬凡十四萬匹,而復入塞者不滿三萬匹」,雖然此戰獲勝,但國力損耗巨大。由此可見武帝對霍去病的偏袒和對其功過的欲蓋擬彰。

司馬遷極盡曲折抑揚之筆墨,對霍去病的功跡旁敲側擊地指出不實之處,並隱寓諷刺,對其過失直言不諱地揭露、批評。正如宋人黃震雲所言:「使武帝志在見民,專任李廣足矣。看《衛霍傳》須合此傳看,衛霍聲振華裔,今看其傳,不值一錢。」當然這是司馬遷的一己之見,但是以小編看,如果對比之後武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扶不起來的貳師將軍李廣利,霍去病的功績絕對對得起武帝對他的特殊恩寵。

本文由史海拾粹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拾粹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為報殺姐夫之仇,借司馬懿之手除掉此人,就此斷送北伐大業
霍去病戰功彪炳,司馬遷卻說他不值一錢,他能功成名就只因1個字

TAG:史海拾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