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若可以長壽,東漢起碼能延續百年興盛,無奈天不假年歲

他若可以長壽,東漢起碼能延續百年興盛,無奈天不假年歲

對於東漢前期的統治,或許大家最熟知的就是漢光武帝劉秀了。劉秀憑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運氣和極高的個人能力,在王莽專政後的亂世之中,僅僅憑藉沒落皇族的身份,可以帶領軍隊重新建立漢朝。在建立東漢之後,他又是勵精圖治,每天工作很長時間,出現了戰亂之後的第一個盛世,那就是「 光武中興 」。其實在他之後,他的兒子以及孫子都特別的有能力,就是漢明帝和漢章帝。

這兩個皇帝,一個對待臣子十分嚴苛,另一個十分寬厚,這一緊一寬之間,卻對百姓十分好,同樣將東漢的國力不斷的推向頂峰,被後人稱為「明章之治」。但是漢章帝的年紀不大,在31歲的時候就病逝了。並且因為他在位時過於寬鬆,導致一些外戚專權肆無忌憚。他死後,年僅十歲的太子繼位,就是漢和帝。

這樣就出現了歷史上經常會出現的一種局面,就是因為皇帝繼位時過於年幼,從而導致皇帝的母親專權。所以漢和帝即位後,實際上是由母親竇氏控制著朝政大權,也就是外戚把握著朝綱。在這種情況下,竇太后首先是讓自己的哥哥竇憲掌管軍政大權。而且對於竇氏一族十分驕縱,即便屢次犯法,也會在再三庇護。這就使得竇氏越發的專權跋扈,雖然漢和帝年紀幼小,也明白這個問題。

但是漢和帝並不敢就此滅掉竇氏一族,不僅因為竇氏的族人把握著最大的兵權,並且還在仕宦階級中安插著許多的人手,更是因為有些軟骨頭朝臣已經投靠了竇氏,為他們賣命,並不聽漢和帝的話。漢和帝唯一可以利用的,就只有身邊的宦官集團了。

除此之外,其實在朝堂之上,還有少數一些正直的朝臣。他們大多數都年紀老大,除了以死抗拒之外,並沒有太大的用處。即便如此,《資治通鑒》也給予他們高度的評價,記載他們在五年時間內就上書十五六次。

不敢輕舉妄動,和帝就只好找機會下手。終於在公元92年,他等來了一個機會。這時,執掌兵權的竇憲回到了京城。和帝立馬命令京城的士兵守住各個城門,然後將竇氏一黨全部抓獲,並且收回了竇憲的大將軍印,將竇氏一族全都趕回了封地,而當他們回去之後,又強迫他們自殺。終於,和帝奪回了政權,開始了自己的親政統治。

不得不說,和帝是一個相當有抱負的君主,他親政之後,每天處理政事,都是早早的臨朝,直到深夜還要批閱奏章,對於政事不敢荒怠一點。在政治上,他與父親章帝一樣,都主張仁厚寬鬆,並且多次下令從國庫中出糧賑救災民,進一步的減少賦稅。在刑罰上也特別寬厚。比如竇氏一族被消滅之後,和帝的生母梁貴人一族終於敢告知和帝。和帝在欣喜之餘,對於之前的竇太后並沒有廢除尊號,對於梁貴人、等問題也進行了妥善處置。

在選用官吏方面,和帝很清楚,官吏體制的建設對一個政權的穩定十分重要。所以他在位期間前後一共有四次,專門下達詔書,要在全國內招納賢才。這件事情卓有成效,是和帝為東漢吏制的空虛與墮落作出的積極改變。

在很多方面,和帝都遠遠比他的父親章帝厲害。雖然和帝也主張仁厚,可他不像章帝那種懦弱的感覺,身為君主,他依然擁有英明果斷等素質。這一點不論是他在清除竇氏集團,還是對於後宮的處理當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

不過和帝的政治依然有一些弊端存在,最大的一點就是他任用宦官。因為在和帝奪回政權的時候,宦官鄭眾等人勇敢參與,並且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因此和帝相當信任他們,並且鄭眾這個人謙遜而又仁愛,更是得到和帝的讚賞。每當有一些國家大事需要討論的時候,和帝都會和這些宦官進行商量。所以東漢時期宦官當權,是從漢和帝開始的。

但是這同樣也是和帝的無奈。或許是天要讓劉氏的政權滅亡,和帝當政的時期,他是重用過一些朝臣或者是宗王的。無奈他所倚重的這些人,要麼年老體衰,要麼壽命短淺,一個個都先他而去。這也是和帝頻頻下詔納賢的原因。

當然,他這些做法都成功了。將這些賢才吸納進來後,只要加以時日培養,一個個都是讓東漢興盛的顧命大臣。可令人惋惜的是,如此有政治抱負的一位帝王,竟然在公元105年病逝,享年只有27歲。他死後。繼位的是出生僅一百多天的兒子劉隆。果真是天意要漢朝衰敗嗎?

參考書目:《後漢書·孝和帝紀》

本文來自聞娛獨角獸,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壽 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能在飯後養成這兩個習慣,或許離長壽就不遠了!
人在年輕的時候,要想以後長壽,要儘快戒掉這四件蠢事!你做了嗎

TAG:長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