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季艾灸養生,三個時期是關鍵

秋季艾灸養生,三個時期是關鍵

秋季氣候多變,是一些疾病的高發時期,人們的情緒也極不穩定,所以有「多事之秋」一說。秋季可以分初秋、仲秋、晚秋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氣候各有特點,所以養生保健也應隨氣候的變化而採取不同的對策。

初秋(夏季剛過的第一個月,暑熱的威力尚未散去。)

濕熱重,防暑降溫要繼續!

中醫養生專家建議:初秋養生以清熱祛濕,滋陰潤燥為主。

居家艾灸建議:初秋時居家調理選穴主要以肺俞、脾俞、大腸俞、陰陵泉、太溪為主。

食療建議:初秋包括立秋、處暑兩個節氣,因氣溫還是較為炎熱、多雨,應以「清補」為主,多吃一些健脾、利濕、清熱、祛暑的食物。

仲秋(暑熱散盡,冬寒未至,不冷不熱,氣候宜人的好季節,可謂是養生的旺月。)

養陰要防燥,潤肺益胃腸!

中醫養生專家建議:仲秋養生以養陰要防燥,潤肺益胃腸。

居家艾灸建議:仲秋時居家調理選穴主要以肺俞、脾俞、膏肓、照海、太溪為主。

食療建議:仲秋包括白露、秋分兩節氣,這段時間雨水漸少,樹木乾枯,人體常出現「燥、干」,因此這時應以「養陰潤燥」為主。

晚秋(接近冬季的月份,可以說陣陣北風陣陣寒,因肺主氣,又為嬌臟,很容易受到外邪而致虛。)

防燥又防寒,情緒要樂觀!

中醫養生專家建議:晚秋養生要防燥防寒,潤肺疏肝。

居家艾灸建議:晚秋時居家調理選穴主要以:肺俞、脾俞、肝俞、腎俞、關元等為主。

食療建議:晚秋包括寒露、霜降兩節氣,此時陰氣日盛,應從飲食上注意增強人體的抗寒、防燥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氏風采 的精彩文章:

艾灸治療女性疾病:子宮內膜炎、宮頸炎、盆腔炎的方法
艾灸真的能美容嗎?艾灸美容知多少!

TAG:龍氏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