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作為蘇聯的老大,俄羅斯為何主導了蘇聯的解體?

作為蘇聯的老大,俄羅斯為何主導了蘇聯的解體?

蘇聯成立於1922年,解體於1991年,存在了69年,這個曾經與美國爭霸了40年的超級大國,最後卻從內部瓦解了,解體成15個國家。俄羅斯作為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國,長期主導蘇聯的發展,作為蘇聯老大,俄羅斯本該維護蘇聯整體的統一,然而實際上卻是俄羅斯的臨門一腳,將蘇聯推向了解體的深淵。那麼,俄羅斯當時為何不希望蘇聯繼續存在,反而希望蘇聯解體呢?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戈爾巴喬夫上台以後曾試圖通過改革挽救處於崩潰邊緣的蘇聯,但是由於改革過於激進,引發了社會混亂,最終導致改革失敗。按照戈爾巴喬夫後來自己總結的失敗原因:「一是改革起步太晚,等到他上台啟動實質性改革,對積重難返的蘇聯模式來說為時已晚;二是急於求成,他推動的改革開始後,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引起了社會矛盾的激化,當時蘇聯社會並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

戈爾巴喬夫

戈爾巴喬夫改革失敗以後,試圖通過給予加盟共和國更大的自主權,建立新的聯盟取代當時的蘇聯,但是這一做法受到當時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的抵制。早在1990年6月12日,俄羅斯就發表了《國家主權宣言》,宣布俄羅斯聯邦在其境內擁有「絕對主權」,從俄羅斯的行為來看,這明顯是朝著獨立的方向發展。

對於是否保留蘇聯,戈爾巴喬夫發揚民主作風,1991年3月27日在全蘇聯進行了一次全民公投,結果76.4%的蘇聯公民贊同保留聯盟。但是,波羅的海三國以及亞美尼亞、喬治亞、摩爾多瓦等國抵制了公投。然而戈爾巴喬夫並沒有利用公投帶來的輿論優勢抵制分裂勢力,反而讓葉利欽等支持分裂的蘇聯高官們在政治鬥爭中取得優勢,導致蘇聯局勢的急劇轉折。

緊急狀態委員會成員

1991年發生的「八一九事件」使蘇聯局勢更加惡化。蘇共以國防部長亞佐夫元帥、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多名強硬派高層領導,組建了緊急狀態安全委員會,發表了《告蘇聯人民書》,「軟禁」了當時正在黑海畔克里米亞別墅中度假的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以阻止戈爾巴喬夫與葉利欽等人簽署給予各加盟共和國與自治共和國更大自主權的新同盟條約,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並終止戈爾巴喬夫所進行的經濟改革。不過這一政變遭到了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的抵制,並宣布這一行為是違法的。

「八一九事件」註定是一場鬧劇,此後俄羅斯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禁止在俄羅斯境內一切活動,沒收蘇共所有財產歸國家所有,並逮捕了參與政變的領導人,並對國防部、內務部等要害部門進行「清洗」,使蘇共完全失去了執政黨的地位。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的職務,蘇聯基本上壽終正寢,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

那麼,作為蘇聯老大,俄羅斯為何要主導蘇聯的解體呢?銘蘇先生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美蘇爭霸,導致俄羅斯經濟狀況惡化。

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蘇聯採取積極的攻勢,蘇聯通過同埃及、印度、伊拉克、越南、衣索比亞等十二個國家簽訂了「友好合作條約」,將其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對其進行軍事和經濟援助。1979年,更是直接出兵入侵阿富汗,連年的對外援助和用兵,令蘇聯的經濟狀況持續惡化,俄羅斯作為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國也是苦不堪言。如果蘇聯解體,俄羅斯獨立,那麼美國就不會像圍堵蘇聯一樣繼續圍堵俄羅斯了,俄羅斯也不用同美國爭霸了,自然可以減少對外援助和軍費開支,這有利於改善俄羅斯的經濟狀況。

第二、俄羅斯需要資助和補貼其他加盟共和國,負擔重,需要甩包袱。

俄羅斯作為蘇聯經濟的主體,經濟發展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地區,而像中亞等地區經濟發展明顯落後,為了維持這些地區的穩定,蘇聯採取了補貼落後民族地區的政策。而到後來,蘇聯經濟惡化,俄羅斯深受影響,自身經濟都有問題,談何再去補貼其他加盟共和國呢?所以,這時候俄羅斯支持蘇聯解體,其他加盟共和國獨立以後,俄羅斯也就沒有義務去補貼他們,甩掉了這些包袱好輕鬆上路。

第三、西方的分化和瓦解。

作為蘇美爭霸的一方,美國時刻都想消滅自己的對手蘇聯,而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引發的混亂剛好給了美國可乘之機,美國於是跟俄羅斯總統葉利欽頻繁接觸,支持葉利欽。在這一背景下,以葉利欽為代表的政治勢力,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支持下,利用改革後形成的混亂局面將蘇聯引向對自己有利的方向,最終導致了蘇聯解體。

綜上,蘇聯解體雖是其經濟模式的瓦解,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俄羅斯發揮了主導作用,正是在俄羅斯的大力推動下,這個存在了69年的超級大國最終壽終正寢,解體成15個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銘蘇先生 的精彩文章:

如果安理會改選,哪些國家最有可能進入常任理事國?
巴以衝突70年,為何是個解不開的死結?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