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皇帝指著臣子的大肚問:裡面裝的是啥?大臣:忠心,此人最終反叛

皇帝指著臣子的大肚問:裡面裝的是啥?大臣:忠心,此人最終反叛

文/格瓦拉同志

唐玄宗在位的中後期,奸相李林甫長期執政,為阻止各地節度使憑藉軍功入朝拜相,從而取代他的位置,於是在藩鎮起用外族將領為節度使(按例,宰相只能由漢人充任)。其中,栗特人安祿山因善於逢迎,加上一系列由殺良冒功創造的「戰績」,竟然搖身一變而成為范陽、盧龍、河東三鎮節度使,是當時唐朝最有實力的藩帥。

安祿山貌似忠厚老實,實際上卻姦猾陰狠

安祿山外表看似忠厚老實,實際上卻姦猾陰狠(「外若痴直,內實狡黠。」見《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五·唐紀三十一》),為了能長期保持權勢,除了討好李林甫、高力士等一干權貴外,還拚命地巴結楊貴妃,並經常向唐玄宗大表忠心,稱得上一個貨真價實的「忠心婊」。安祿山表忠心的水平其實並不高,但在昏聵顢頇的唐玄宗聽來卻很順耳順心。

比如,在天寶二年(743年)正月入朝時,安祿山曾向玄宗上奏說:「去年營州發生蝗災,微臣憂心如焚,於是焚香向天禱告,若我心術不正,對陛下不忠,那麼就讓蝗蟲吃掉我的心臟;如果我沒有辜負陛下,沒有欺騙神靈,那麼就請上天將消滅蝗蟲。果然沒多久,便有一群鳥從北方飛來,立刻吃盡這些蝗蟲。」玄宗聽後對他讚許有加,並將此事交付史官記錄。

安祿山之所以能崛起,跟李林甫有很大關係

祿山奏言:「去年營州蟲食苗,臣焚香祝天云:『臣若操心不正,事君不忠,願使蟲食臣心;若不負神祗,願使蟲散。』即有群鳥從北來,食蟲立盡。請宣付史官。」從之。引文同上。

比如,在天寶六載(747年)入朝時,唐玄宗某次曾指著安祿山三百斤的大肚子,跟他開玩笑說:「這胡人的肚子如此碩大,朕非常好奇,這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呢?」安祿山腦瓜子轉得很快,聽完皇帝的問話後,馬上便回復到:「微臣肚子的確很大,但其中除了對陛下的一片赤膽忠心外,再沒裝其他的東西!」玄宗聽後哈哈大笑,認為安祿山很真誠。

唐玄宗很欣賞安祿山的「忠誠」

祿山在上前,應對敏給,雜以詼諧,上嘗戲指其腹曰:「此胡腹中何所有?其大乃爾!」對曰:「更無餘物,正有赤心耳!」上悅。引文同上。

以上兩則史實,只是安祿山討好唐玄宗的言行當中的經典案例,與之相似的記錄還有很多,雖然無比虛假,卻很合皇帝的胃口。唐玄宗因為欣賞安祿山的「忠誠」,便不斷地給他加官進爵、賞賜財寶,還讓他自由出入宮禁,並拜楊貴妃為乾娘,可見對他的寵遇之深(「祿山得出入禁中,因請為貴妃兒。」引文同上)。

安祿山經常向玄宗表忠心,但其實早生異心

可唐玄宗哪裡知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胡人安祿山非但不是忠臣義士,反而是個野心極大,意圖謀朝篡位的野心家。擁有三鎮數十萬軍馬已讓安祿山產生異心,而在親眼目睹內地的防守薄弱和朝廷的腐朽後,更是讓他蠢蠢欲動。然而,由於此時安祿山最為畏懼的李林甫還在台上,對他的監防甚嚴,所以一時間還不敢貿然舉兵。

等到李林甫薨逝、楊國忠上台後,由於跟安祿山不和,便經常在玄宗面前揭發安祿山,聲稱他必然會反叛,並慫恿皇帝利用安祿山進京之機將其剷除。而安祿山既鄙薄於楊國忠的才能、德行,又對他揭發自己感到恐懼,於是在局勢要滑向失控、玄宗開始對他產生疑心之際,便悍然舉兵造反,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756-763年)。

安史之亂形勢圖

「安史之亂」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使得大唐江山千瘡百孔,盛世難現。為迅速平息叛亂,唐朝不得不默視地方割據武裝的興起,從而演化為持續200餘年的藩鎮之亂,而大唐便在這藩鎮之亂期間走向滅亡。而這一起的始作俑者,便是「忠心婊」安祿山。

史料來源:《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肚 的精彩文章:

老婆挺大肚子做飯,陳建斌卻在睡覺,看到隨後的舉動後網友閉嘴了
模特「寧死不吃」的4種水果,尤其是第二種,多吃變成「大肚子」

TAG:大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