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孩考上北大「感謝貧窮」:網上文章只是原文一半

女孩考上北大「感謝貧窮」:網上文章只是原文一半

(原標題:女孩考上北大「感謝貧窮」:網上文章只是原文一半)

以707分的高分考入了北京大學文學系後,王心儀最近有些心緒不寧。

她的一篇舊作在網上公開,文中她寫道,「貧困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事業,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很多人被這篇文章感動。河北省委書記還委託專人前去看望她。

但另一方面,網上也有人認為她不必感謝貧窮。

幾天前,錢江晚報記者赴河北衡水和王心儀面對面,她對記者表示,網上流傳的版本並非原文,「流傳的是文章的前半部分,算是我對過去生活的告別。而後半部分,是我對大學生活的展望。」

關於文章:本意並非感謝貧窮

從衡水開車約半小時路程,就到了王心儀家所在的棗強縣棗強鎮新村。這是一個在籍人口超過千人的大村,壯勞力多數選擇外出打工,不少老房缺了打理,衰敗傾頹,牆柱間雜草叢蕪。正午12點,整個村子在烈日下一片寂靜。順著村裡大路向左一拐,王心儀一家六口人就住在巷口的第一間院子。

邁過老式的紅漆木門,院子不大,正房的矮牆如今成了6歲三弟的「黑板」,上面寫滿了母親工整抄寫的加法算式、拼音韻母表,和三弟「100分」的稚嫩筆跡。聽到聲響,王心儀匆忙從裡屋出來,她留著一頭幹練的短髮,有些嬰兒肥的臉上掛滿了笑容,為了接待這幾日的採訪,她特意換上了一套新衣。

錢江晚報記者趕到時,她剛送走一波記者,家裡還沒來得及做午飯。

王心儀有些羞澀,把記者迎進了唯一裝著空調的裡屋。這是一家人的起居室,十幾平米的空間,擺放著兩張床鋪,幾組衣櫃和書櫃。屋子有些亂,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放在床邊,一旁的小書桌是王心儀和她剛上高三的二弟的學習場所,在一厚沓試卷上,壓著一本魯迅的《吶喊》。

「從北大師姐那要來了書單,本打算回來後開始讀的。」但是現在,王心儀的讀書計劃被打斷。她沒想到,那篇為北大專項招生所寫的自述,會引起那麼大的反響。王心儀看上去有些疲憊,「最近幾天,每天都有記者來。」

說起讓她出名的那篇文章,「其實我本意並非單純感謝貧窮。」王心儀說,網上流傳的那篇「感謝貧窮」並不是全文,「那只是前半部分,是我對過去的一種告別。還有後半部分沒有刊發,那是我對未來大學生活的展望。」

她突然有些憤懣,「網上不少人說我賣慘,我真沒那個意思。」

她給記者看了文章最後的結尾,特意放大的字體寄予了她對北大生活的期待。「我希望能在那裡遇見更好的自己,結交更多的良師益友,認真學習文化知識,並將其運用到實踐中去……」

王心儀始終覺得,生活在變得更好,這次引來關注後,也有不少好心人直接給她寄來了生活用品和學習書籍,這讓她很感動。

關於自己:不是寒門貴子

無論如何,得償所願考進北大,是王心儀最開心的事。

6月22日晚上,在收到通過北大專項招生通知和707分的高考成績後,她激動得徹夜難眠。

收到錄取通知書當天,還在保定實習的她,讓弟弟把通知書拍了照片發給自己。

「百餘年來,這裡成長著中國幾代最優秀的學者,他們從這裡眺望世界,志向未來。」通知書封面上的這段話,擊中了她的心,她翻來覆去念了好幾遍。

王心儀是個獨立的人,從小她就習慣於自主選擇,大學志願也是。

四個月前高考百日誓師大會上,有人問她志願,她脫口而出:「北大中文系。」

相比眾人期許,她更相信自己心之所向。

分數出來後,北大招生老師諮詢她的志向,理科生的她說出了中文系的名字,「招生老師愣了一下,問了句確定嗎,你可以再考慮下,我說確定」。

王心儀是個好學的人。還未入學她就提前要來了書單。閑聊時,她拉著記者追問大學生活的一切,選課、社團、學生會等等。在新生群里,她不太愛發言。「他們談的NBA啦,社團啦,我都不太了解。」但對所有聊起的新事物,她都充滿好奇。

王心儀是個樂觀的人,就像她自己寫的:「幸福不是因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於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並儘力擁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與陽光。」對此,她身體力行。她會模仿記者的南方口音,然後止不住地大笑;去農作的路上,她輕聲哼著新學會的韓文歌曲;結束採訪,她換上常服,蹦跳著自嘲說:「這才是真正的我嘛。」

採訪中,王心儀的淳樸、樂觀,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記者,她真正樂在其中。

王心儀是個立體的人,對於外界給她貼上「寒門貴子」的標籤,她不太認同。「我覺得我很普通,只是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更何況,一次高考能否衡量人的成功,她不確定。「難道高考以前,我就不優秀了?」說完,她自己也笑了起來。

關於未來:想做個老師

「其實相比過去,我更願意談談未來。」見面前,王心儀特意向記者強調。

高考結束後,在物理老師的介紹下,她去了保定一家教育機構做暑期班輔導員。「一來賺點學費,二來終於可以過一把老師癮。」王心儀有自己的打算。

她滔滔不絕地和我講起這短暫的教學生涯,講起自己怎麼和這群初三的孩子打成一片。「我有時會板起臉來,這樣他們吃完飯後,就會把桌子收拾乾淨。」「他們做對題目的時候,我會鼓勵他們。」

結營儀式上,孩子們在她的工作服上畫滿了圖案,這讓她感受到:「在那邊做的事,比寫一篇文章然後受到關注,要重要得多。」

她說,這次經歷更加堅定了自己做老師的決心,「以後如果我做老師,會少布置些作業。」

未來,她也想去支教。「我知道有很多情況比我更糟的孩子,我希望能通過自身給他們傳達這樣的信息,只要努力,你可以看到外面更廣闊的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單光子脈衝速成法確保數據安全
吃藥成癮母乳含毒致嬰兒夭折 30歲美國母親被控殺人罪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