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三哭郭嘉?其實真沒那麼多,也就哭了一次而已

曹操三哭郭嘉?其實真沒那麼多,也就哭了一次而已

《三國演義》裡面哭戲最多的是曹操和劉備,兩位梟雄不管是真情流露也好,還是拉攏人心也罷,貌似淚腺很發達,一言不合就痛哭一場,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這話最後看來挺有道理,其實還可以這麼說「今天下善哭者,僅操與玄德也!」,這次先不說劉備,只看看曹操在演義里哭過多少次?

據不完全統計,曹操錯殺了劉馥哭過;夏侯淵被殺曹操放聲大哭;典韋身死曹操哭了兩次;攻破袁紹老巢鄴城後哭祭老朋友老對手又是一次;以前的朋友現在的死敵陳宮不願歸降曹操哭著把陳宮送上斷頭台;臨死之前一點都不像個梟雄,絮絮叨叨了半天才「長嘆一聲,淚如雨下」,而這所有的痛哭無論是次數還是悲傷程度貌似都比不上三哭郭嘉。

曹操第一次痛哭是在郭嘉獻計定遼東但是卻因病不能隨軍只能在易州養病,此時「操泣曰:「因我欲平沙漠,使公遠涉艱辛,以至染病,吾心何安!」;曹操第二次痛哭是曹操北征烏桓得勝而回之時,郭嘉卻已先他而去,」操到易州時,郭嘉已死數日,停柩在公廨。操往祭之,大哭曰:「奉孝死,乃天喪吾也!」回顧眾官曰:「諸君年齒,皆孤等輩,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後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腸崩裂矣!」;第三次痛哭也是最廣為人知的一次,那就是赤壁之戰後曹操遭逢大敗退回北方,曹操思之不由得悲從心來,「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眾謀士皆默然自慚。

這是演義中的說法,然而事實上在正史裡面貌似並沒有這麼多:第一次痛哭《三國志》壓根沒提,只是說郭嘉提議兵貴神速要輕兵倍道而行,而且郭嘉並沒有留在易州養病而是隨軍同行;第二次倒是吻合,《三國志》記載:嘉深通有算略,達於事情。太祖曰:「唯奉孝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還,疾篤,太祖問疾者交錯。及薨,臨其喪,哀甚,謂荀攸等曰:「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臨其喪,哀甚」說明曹操確實在郭嘉葬禮上痛哭了一場。

至於廣為人知赤壁之戰後的第三次痛哭,《三國志》記載:後太祖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這次曹操貌似還真沒哭,只是嘆曰而已,估計是感嘆郭嘉去世太早,否則自己不會遭此大敗。至於演義中撕心裂肺的「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則是太過於藝術加工了。

所以所謂的曹操三哭郭嘉,其實真沒那麼多,也就哭了一次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襄樊之戰張遼姍姍來遲,是因為他不想和關羽為敵嗎?事實並非如此
張遼和張郃都是降將,為何兩人投降時待遇不一樣?原因有三點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