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家三元功 煉虛合道的上乘法門!

道家三元功 煉虛合道的上乘法門!

三元功源於道家,由動功人手,性命雙修。最後以靜養完成三煉實功,結成聖胎,以達盡性至命、健德全形的上乘功法。

三元功包括太元功,采元功和養元功,通過三功不同次第的修鍊,可達到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上乘境界。此功簡單易學,上手快,氣感強而明顯,不論男女老少都很容易掌握,月余便可達到內氣外放、外氣內收之效。

1、太元功是以鍛煉筋骨、疏通經絡、活躍氣血、聚精全神、收發外氣為主。

2、采元功是以攝取天地之正氣,吸收日月之精華,補自身不足,培養充實自身元氣為主,為了更高層次(天人合一、特異功能的開發)的修鍊打下堅實的基礎。

3、養元功是屬於更高層次的修鍊功夫,以養元為主。

具體功法:

l、太元功

預備功:升清降濁定身心雙足開立,與肩同寬,略呈後八字,雙膝微曲,兩手自然下垂體側,要求頭頂白會穴(在兩耳往上聯線之中點)與會陰穴(前後陰之間凹陷處)和腳後跟中間聯線之中點,上中下三點成一垂直線,以自然舒適為宜。口微閉,舌體自然頂於上齶,用鼻自然呼吸,目視地面三米遠處一點,待心情平靜下來後,意念由頭部開始往下放鬆全身,直至腳底湧泉穴(在前腳掌三分之一處中間)。待身體松靜後,雙手自然抬起,手心朝上,由小腹經胸前緩慢托起至頭部上方,有如托著一物,繼之翻掌朝下照住百會穴、待頭部出現微暈感後,意念由百會穴灌人,通過身經湧泉穴入地三尺排除病濁上氣,同時雙手經面胸腹下降,落於身體兩側。接做一下勢。

(1)力推兩山雙溝通

雙手掌心朝上由身體兩側慢慢托起至胸齊,雙掌心朝胸部往裡畫弧定於胸前,曲肘,手心朝前,指尖向上。此時意念雙手內勞宮慢慢向前推出至不能再推時,肘微曲,意念勞宮穴,收回雙掌至胸前,再向前推出,如此九次。

(2)日月相交煉真精

按上式手掌推出後不動,故平手掌,掌心朝下分兩臂寬於肩,轉掌心朝里相對曲肘,意念勞宮穴向里合掌至相距10厘米後,兩掌用意向外撐開寬於肩,再向內擠合,如此九次。

(3)雙手托起星辰月

按上式雙掌合住後,翻轉手掌心朝上,意念有如托起一物緩慢上行於頭部上方,接著向外轉掌,指尖向後,接做下式,唯有此式只做一次。

(4)一顆丹環宇宙行

接上式意念把手中之物向空中無限遠處拋出,同時腳後跟抬起,在意念把丹環由無限遠處收入勞宮穴內,同時腳後跟著地,曲肘,但腳跟要離地,如此可做三次或九次。

(5)坎離相交涌如浪

接上式收回丹環人勞宮穴後,待於心感覺有物後雙掌朝前下方落去同肩平齊,於心朝下,接著兩臂左右分開至身體兩側掌心朝下,意念丹環落於左掌心勞宮穴經由手臂過後背大椎穴(位於第七頸椎棘突),行於右臂至右手心勞宮穴,同時身體向右傾,左腳跟部向右傾,右腿成右弓步,再向左運行,唯姿勢相反,如此左右各做九次。

(6)乾坤扭轉陰陽平

接上式,身體轉正,翻轉左手心朝上,此時意念在左手勞宮穴,收於胸部左前方略低於肩,同時右手也由右側收回,手掌心朝下落於左手掌下方與肘平齊,上下兩掌外勞宮穴相對。接著以腰為軸帶動全身向右扭轉,面向右側,成右乾坤式。再翻轉右手心朝上,左手心朝下相互交替位置,此時意念把丹環由左手心交與右手心而後互換位置,再向左扭轉,成左乾坤勢,如此左右各轉九次。

(7)混元一體身中定

接上節左式,翻左手掌心朝上,再翻右手掌心朝下,意念丹環連於兩手掌心。接著以腰為軸轉正身體,兩手掌心朝里相抱於小腹前方,指尖朝前,隨後兩手分開,手心朝下,移至腰際兩側手心向後,指尖朝下(手心方向相反)。此時意念將丹環拉開圍住身體,再轉手心朝前,向前面弧至胸口前方一尺遠處曲肘,指尖相對,掌心朝下,身體向前微傾,以腰為軸向右旋轉,至背後時背要微微後仰,繼續轉動身體歸至正位,繼續旋轉共九周,再向相反左方旋轉九周歸至正位。在轉圈時意念要通過臂內經後背大椎穴,通過指尖相交換、旋轉、內外混元一體。

(8)陰平陽秘守丹中

接上式,意念將身體周圍之氣聚於雙手勞宮穴,翻轉掌心向里,把聚於掌心之氣向小腹內壓進去,意念與動作同步進行,接著再向外開,如此做九次。之後雙手停於小腹部,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抱住丹田,一念歸中,意守丹田(在臍下三過氣海穴後三寸深處),至身體適宜為度。

(9)退火收功

至不想做時,可將雙手抬起相互搓擦至熱,複平面部,兩手中指上一F磨擦鼻根處,爾後擦臉,經額前髮際處向後擦至脖根處從肩頭下至前胸,深呼吸一口,雙手繼續下行落到身體兩側,之後睜眼,攪舌左右各轉三十六周,把口中津液分三口以意送入丹田部位。接著活動各處關節,收息一會收功。

2、采元功

(1)抱虎歸山

雙足開立,與肩同黨,略呈後八字,雙膝微曲,兩手自然下垂體側,做預備功。升清降濁定身心後,雙手五指張開,手心轉後向胯側後方一尺遠處劃弧,轉掌心向前環抱,逐漸慢慢地向小腹丹田位置歸攏,同時意念把無限遠處大地宇宙之正氣全部抱入兩掌之間,如一圓球形,隨手臂動作用漸漸吸入小腹臍下三寸丹田之中。然後兩掌由小腹前向後分開,再繼續做抱虎歸山動作。

(2)呼風換雨

右腿向右曲膝下蹲,左腿向左側斜伸,成右弓箭步、高度以舒適為度,左臂向前伸出、手掌翅起指尖朝上,掌心朝前。右臂自然曲肘略大於90度角,上舉於頭右側,五指張開,指尖朝上,掌心朝前,用肩臂帶動肘腕掌指做前後來回的招引動作。此式前伸上臂始終不動,上抬之臂在做招引動作的同時,意想被招之物的精華全部被上舉之下帶動招引進前舉之手掌心勞宮穴之內,經臂內進入下腹丹田部位,同時眼睛要始終盯住目標,然後左右手腳換式做。

(3)蚊龍吸水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微曲兩手放於體側,緩慢抬起,手心朝上,意念有如托一球狀物引於肩齊,翻掌抱球(此時掌心朝前,指尖向上),向前方推出,意念此物被溶於前方被采之物體內。此時雙眼盯住被采之物,要用眼睛看透被采之物。然後微微搬掌,觸動雙臂,五指張開,意念將被采上物體內的精髓物質源源不斷的經雙掌心勞宮穴經雙管內部吸進體內丹田。

3、養元功

此功分天、地、人三樁,以靜養為主。

(1)天字樁

雙腿開立與肩同寬,雙膝微曲,雙臂曲肘上舉,手心朝上,五指張開,意想天空無限遠宇宙之氣,源源不斷經手心勞宮穴通過雙臂進入下腹丹田,意想一會後,腦際一片空白,無思無念,進入虛無狀態,至不想做時手放下,進入地字樁的修鍊。

(2)地字樁

雙腿開立與肩同寬,雙膝微曲,接天字柱雙手下落下式,雙掌心朝下,分於身體兩側約一尺遠處、手指張開,指尖朝向身體左右,兩拇指朝前,肘微曲。意想地之最深處之地氣源源不斷經雙掌心勞宮穴過雙臂進入小腹丹田。意想一會後,腦際無思無念一片空白.逐漸進入虛無狀態至不想做時雙手向下有意識的煽動一下,此謂煽風點火。再進入人節樁的修練。

(3)人字樁

雙腿開立與肩同寬,雙膝微曲,接地字樁煽風點火後,手心轉向身體後方,五指下垂,腋下空,肘微曲,雙手與雙胯處於同一水平,意想通過煽風點火後,身體內燃起之火燒遍體內各處,要上下左右前後同時想到。想到後意識逐漸淡薄,腦際空虛一片,無思無念讓其身內之氣在全身各處按自身規律目由蕩漾。此時身體內有如飄飄欲仙,舒適無比。此時的舒適、感覺、意境,只有身臨其境者才能體會到。

采元功是采天地四方之靈氣,日月星辰之光華,各種植物垢生命能量為我所用,充實自身元氣,對其所采對象可自行選擇,如對花草樹木行功,可距其一至十米不等,一般所采對象的整體在視野以內為準。對日行功可在初一至初五早晨,日將出以前至日出後陽光不刺眼時為好。對月行功可在初十至十五晚月中天之時,十五之後月虧不得采。陰雨天,日月晦暗時不得采。采四方之氣按五行與臟腑的對應關係采練,即東方甲乙木應肝、膽,南方丙丁火應心、心包、小腸,西方庚辛金應肺、大腸,北方壬癸水應腎,膀胱。如肝膽有病可采東方之氣,以此類推。

文章 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一派道家養生 的精彩文章:

道家秘傳心腎相交法精華部分 延年益壽 隨處可練

TAG:正一派道家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