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時間與空間因其湮滅

時間與空間因其湮滅

《鐵道之旅: 19世紀空間與時間的工業化》 (德)沃爾夫岡·希弗爾布施 著 金毅 譯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7月 本書通過工業革命的代表之一鐵路——其創製、發展對於人類生活、生產方式的影響,試圖重新思考工業文明如何發生於個體,而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生產力、社會結構變化。鐵路出行給人們對於時間、速度、距離、危險、精神傷痛等方面的變化,以及對於城市—歷史關係、事故、防禦性措施等等方面的重新思考,試圖去闡述,工業文明不僅在技術、建築、生產生活方式帶來改變,更重要的是,人們在這些變化其中也在不斷地發展出更多的條例和思維。

錢冠宇

如今早已習慣了高鐵動車的旅客應該很難想像,大約200年前蒸汽機車剛被發明的時候,人類是如何外出旅行的。假如穿越回去,他們一定會抱怨火車的速度慢如蝸牛,乘坐的體驗過於顛簸……但要知道,對於當時的歐洲人來說,鐵道的出現絕不僅僅意味著出行方式的改變,更是整個19世紀時間與空間工業化的重要象徵。

在前工業化時代的生產生活中,能量的主要來源是木材、水力和風力。18世紀蒸汽機技術的進步,終於將工業動力從自然中解放出來,成功將之機械化,直到鐵路在工業革命的故鄉英國落地生根。面對新興的運輸方式,人們是喜悅還是驚懼?鐵道如何改變了我們對於旅行時空的感知?城市建設與商品流通又如何被鐵道影響?

德國歷史學家、文化研究學者沃爾夫岡·希弗爾布施所著《鐵道之旅》以旁徵博引的跨學科視角,梳理了鐵道技術變革及其背後的工業意識起源,極富洞察力地解答了上述問題。

「時間與空間的湮滅」,是19世紀初期人們用來形容鐵路出現後自身處境的慣用語。這句話表明,藉助機械的運輸手段,曾經需要漫長時間跨越的廣袤地理空間被極大地壓縮,相應地,時空景觀的體驗也自然隨之變化。當然,那時用來與鐵道做對比的交通方式就是公共馬車。

鐵道初興時,有本叫《關於一種通用鐵軌道路的看法》的書極大地推動了這項事業的發展,1820至1825年間共再版了五次。作者托馬斯·格雷列舉了鐵道跟馬車相比的種種優勢:「現在的馬車系統面臨的危險,比如馬匹難以駕馭、車夫粗魯、對待動物殘忍、路面崎嶇等等都令人討厭,但在鐵道上就不會遇到這些問題。鐵道基礎堅固、建設牢靠,任何車輛都不會顛簸,也不會開出線路;因為鐵道必須絕對光滑,所以即便提速也不會感到危險,因為機械力量既均勻又有規律,而我們大家都很清楚,馬力就完全相反了。」

儘管在速度和舒適性上,馬車無法與鐵路火車媲美,但馬車在旅行中能提供給乘客的是窗外連續的風景、與拉車牲畜的互動,以及面對面的交談,然而這些傳統場景在飛速而過的火車上都煙消雲散了。

希弗爾布施反覆用史料提醒我們,時人對鐵道的接受並非像現代人這樣理所當然,因為坐火車旅行對於他們來說,完全是一種「全景式」的新感覺。曾經深度的風景體驗被快速移動的非連續性平面景觀所取代,鐵路把地球上每個地方迅速地連接起來,整個世界彷彿盡收眼底。人和物品被現代運輸從傳統的「空間—時間存在」中抽離出來,希弗爾布施借用本雅明的概念指出,它們失去了「靈暈」(aura),甚至把人變成了「一件活著的包裹」。

幾年前,木心的一首詩《從前慢》曾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尤其打動人心。當今中國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速運轉時代,每個人似乎都在一輛無法回頭的賓士列車上,如果你想慢卻始終慢不下來,那麼閱讀《鐵道之旅》或許能使你明白其中的原因。

(錢冠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