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外國月亮也不圓?在矽谷,只有失敗者才朝九晚五

外國月亮也不圓?在矽谷,只有失敗者才朝九晚五

作者 | Dan Lyons

譯者 | 薛命燈

當國內公司爆出 996 制度時,程序員們總是在抱怨:看看人家矽谷,工作生活多平衡。然而,在矽谷,朝九晚五的工作者卻會被當成 Loser 看待?同一個世界,同一樣加班?

矽谷一直以來崇尚「Thinking Different」,並引以為豪。在很多行業開始更多地關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的時候,矽谷卻另闢蹊徑,將工作狂標榜為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於是作坊式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大力推崇以互聯網為中心的成功神學,認為開辦自己的公司才是最高的使命,而要想成功,你必須放棄一切。

科技人士用「奔忙」一詞來形容這種狂熱的突擊隊般的生活方式。它們隨處可見。你可以買到以奔忙為主題的 T 恤和咖啡杯,上面印著「夢想、奔忙、利潤、重複」和超越自己超越他人之類的標語。你可以去參加為期八周的「初創奔忙」訓練營。你也可以參加為期一天的以奔忙為主題的大會,成功的「奔忙人士」在大會上分享他們的秘密。大會門票價格約為 300 美元,當然你也可以支付 2000 美元成為「VIP」。多的時候,大會可以吸引到 2800 人參加,其中包括 20 多個 VIP。

但對於一些人來說,「奔忙」只是極端工作狂的委婉說法。Gary Vaynerchuk 是一名企業家和天使投資人,他在推特上有 150 萬粉絲,並出版了一系列暢銷書,其中就包括「Crush It!」一書。他告訴他的追隨者,他們應該每天工作 18 個小時,每天都要工作,沒有假期,沒有約會,不看電視。他在一個激情四射的演講中說道,「你想不想讓自己風光無限,想不想擁有私人飛機?只有工作才能讓你擁有它們」。

Vaynerchuk 也是蘋果公司「App 星球」的評委,這是一個真人秀節目,App 開發者在節目中競相贏取風投公司的資金。在一個推廣活動中,一個參賽者說:「我很少回去看我的孩子,因為這樣是有風險的」。節目組在推文中補了一句:「為了獲得終極獎勵,他會拼盡一切」。

這位參賽者正在開發一款 App,可以讓你直觀地看到產品目錄中的咖啡桌是否適合放在你家的客廳里。我覺得這很酷,但它真的比和自己的孩子相處更重要嗎?獲得籌集風投資金的機會真的是「終極獎勵」嗎?在推特上出現了一大波批評的聲音後,蘋果取消了這個推廣活動。

這對初創公司的創始人來說已經夠悲哀的了,更可悲的是,普通工作者也在為這種瘋狂買單。之前,Lyft 在一篇博文中稱讚一名女司機,她在分娩期間也沒有停止載客,最後開著車到醫院把孩子生下來。批評者看到了這種反烏托邦式的影響,Gizmodo 使用「可怕」一詞來描述這種狀況,後來 Lyft 刪掉了這篇文章。但公司員工,包括司機本人,似乎對這種負面反應感到非常困惑。

一個世紀以前,工人組建工會發起罷工,要求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和更合理的工作時長。而到了今天,矽谷的工作者卻在慶祝自己被剝削。一件滿大街跑的 T 恤上印著「9 to 5 for the weak」(弱者才朝九晚五)的字樣。一個名叫 Keith Rabois 的風險投資人在推特上吹噓自己工作 18 年以來休假不足一周。扎克伯格的追隨者被告知,創辦公司就像加入海豹突擊隊一樣。對於某種類型的人(通常是年輕人和男性)來說,困難也是誘惑他們的因素之一。

事實是,無論如何,這些企業家及其員工所付出的額外努力都是毫無意義的。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 John Pencavel 在 2014 年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一周工作超過 56 小時所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微乎其微。他們超時工作的關鍵不在於提高生產力,而是為了表現積極性和團隊精神。

灣區的一名臨床社工 Anim Aweh 看到了很多壓力過大的技術工作者,他說,「每個人都希望成為模範員工,一位女士告訴我:』關鍵的不是要如何聰明地工作,而是要努力地工作。就是要不停地做,做,做,直到你做不動了為止』」。

於是,悲劇發生了。Uber 工程師 Joseph Thomas 自殺,並在遺囑中將此歸咎於公司文化,長時間工作和不堪重負的心理壓力。

現在有些人開始想要放慢腳步。開發者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正在努力說服企業家,他們完全可以在不把自己折騰致死的情況下取得成功。(這麼顯然的事情居然還要有人去發聲,真的是悲哀。)

Hansson 在一篇文章中譴責風險資本家給創始人洗腦,說「這是初創企業的宿命,目的不是為了榨取他們最後一滴汗水,而是因為這是創業的必經之路」。他說風投們正在剝削創始人,他們的態度是「要麼讓我變得富有,要麼你死去吧」。文章鏈接:

https://m.signalvnoise.com/trickle-down-workaholism-in-startups-a90ceac76426

而「死去」通常是更有可能出現的結果。絕大多數初創企業都失敗了。像 Facebook 那樣取得巨大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沒有人比風投更了解這一點,因為他們將賭注分散到數十家公司來提高他們的賠率。

Hansson 的文章引起了風險投資家 Rabois 的注意。他們開始在推特上展開辯論,Rabois 嘲笑 Hansson「太傻太天真」,說他的輕而易舉就能創辦一家公司的想法與「那些一事無成的懶鬼」才是絕配。

Hansson 和他的合作夥伴 Jason Fried 一起經營著一家軟體公司 Basecamp,這家公司有 56 名員工,並處於盈利狀態。他們每周工作時間上限為 40 個小時,夏季減少到 32 小時。Hansson 因此有足夠的空閑時間成為一名業餘賽車手。

2010 年,兩人合作出版了「Rework」(中譯名《重來》)一書,一本譴責工作狂的書。Hansson 說,當他們「看到人們被要求在初創公司啟動儀式上宣誓放棄他們的假期、睡眠、青春、家庭和道德」,感到非常痛心。

他們舉辦研討會並發表公開演講。他們的演講通常進行得很順利,儘管在舊金山他們經常會聽到「難以置信的噓聲」。Hansson 說,「人們說我們不夠雄心勃勃,說我們沒有想去改變世界。看來人們被扭曲得有多嚴重」。

成為下一個年輕的科技億萬富翁的夢想仍然沒有失去它的光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新人湧入舊金山,希望能夠接受「奔忙」信念的洗禮。事情已經變得如此糟糕,未來可能會更加糟糕。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怎麼看?

英文原文:

https://www.nytimes.com/2017/08/31/opinion/sunday/silicon-valley-work-life-balance-.html

今日薦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foQ 的精彩文章:

路由協議:西出網關無故人,敢問路在何方
迅雷全球區塊鏈應用大賽10強出爐,這10支團隊你pick誰?

TAG:Info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