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立秋後艾灸這幾個穴位,男人養陽氣,女人補氣血

立秋後艾灸這幾個穴位,男人養陽氣,女人補氣血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劉翰

立秋標誌著秋季的開始。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

立秋後雖有」秋老虎「的餘威,但是陰氣已經開始旺盛起來,陰氣將要獲得主導權,此時陽氣沉伏,人體就象冬季一樣,逐漸進入了封藏的時候,陽氣要深藏起來,要凝聚起來,不要被外界的寒冷所損傷耗散。自古以來中醫就有立秋前後艾灸的做法。此時艾灸可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調理臟腑器官、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素質。

大椎穴

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甲乙經》說過「大椎,三陽,督脈之會」,大椎穴又稱「督陽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取穴: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關元穴

理氣和血,補虛益損

關元是小腸的募穴。意味著它是小腸的氣積聚在腹部的穴位。《扁鵲心書》裡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關元,不但可以疏通脈絡、強壯腰脊,還可以很好地理氣和血,補虛益損。

取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下3寸,是元氣出入的關卡。

太白穴

補充氣血,美容養顏

太白是脾經的原穴,健脾補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強。脾經為少氣多血之經,氣不足、血有餘,所以脾經常出現脾氣虛的癥狀,我們常說的黃臉婆就是脾虛的象,每天按摩這個穴位能較好地充補脾經經氣的不足,為脾經經氣的供養之源。

取穴:在足內側緣,當足大趾本節(第1跖趾關節)後下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此外,立秋過後可逐漸增大運動量,但不適宜高強度運動,應避免過度出汗,起居方面要注意早睡早起,既順應陽氣的收斂,又能舒展肺氣,保持心情舒暢平和,忌憂鬱惱怒,以適應秋季清肅的氣候特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補氣 的精彩文章:

不懂補氣血,活該你一天比一天丑,3種養生湯,每天喝,氣血兩旺
煲老母雞加幾塊這食材,煲的湯不僅鮮美,還能滋陰補氣

TAG:補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