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因陝西方言鬧出的笑話

因陝西方言鬧出的笑話

因陝西方言鬧出的笑話

趙德銘

我在陝西省長安縣王曲鎮一軍營當了18年的兵,在我們部隊,因許多人不懂陝西方言,而鬧出了笑話,現僅舉兩例,供大家一笑。

我的鞋(音孩)丟了

上世紀六十年代,電影還不是那麼的普及,為了密切軍民關係,每次部隊放映電影,都要打開營房大門,讓王曲鎮上的群眾,來部隊大操場看電影。在看電影時,從銀幕中間劃一條線,一邊為部隊人員,一邊為王曲當地群眾,界線分明,互不干擾。

有天晚上,電影放映結束後,有一位小女孩,站在大操上哭哭啼啼的不肯走,說她的鞋(音孩)丟了。在來清理現場的的戰士中,有一位1963年剛入伍的四川新兵,一聽說「孩」丟了,覺得這還了得,於是便讓小女孩站在那兒等候,他急忙到大操場上去尋找「孩」,結果我了一大圈,也沒有見到「孩」的身影,只好又返回來,詢問詳情。但這位小女孩仍堅持對這位四川新兵說,她的鞋(音孩)真的丟了,若找不到鞋(音孩)她不敢回家,怕她媽罵她。

這位四川新川新兵聽後,覺得不對呀,眼前這位小女孩,最多也不過10歲,怎麼能有「孩」呢?於是追問小女孩說:「是不是你媽媽的『孩』?」但小女孩依然哭著說:「就是我的鞋(音孩)!就是我的鞋(音孩)!」

這位四川新兵聽後,大為吃驚,他尋思,沒想到陝西10歲的女娃兒,都能生「孩」,急忙將小女孩送到部隊大門口旁的值班室。值班的是一位湖南兵,湖南兵聽了四川新兵的敘說,也弄不清是怎麼回事,忙向部隊總值班室打電話報告情況。

部隊總值班室接到電話報告後,派了一名1960年入伍的陝西臨潼籍老兵下來查看情況。這位陝西老兵來到大門口值班室看後,頓時哈哈大笑說:「你們也不看看,這個碎女娃子,一隻腳穿著鞋(音孩),一隻腳光著,碎女娃子把一隻鞋(音孩)丟了,你們在這兒胡鬧啥哩!」原來,四川新兵將陝西方言中的鞋(音孩),誤理解為四川的「孩」了。聽後,大家便分別來到大操上,為小女孩尋找鞋(音孩),最終把小女孩的鞋(音孩)給找到了。

我這兒沒麻達

1961年,我們連在河北省滿城縣石井村,搞一項通訊工程。有天,保定一家軍隊醫院,派軍醫來到我們連,為戰士進行體檢。在體檢中,當軍醫為一位1961年8月剛入伍的陝西省藍田縣灞源鄉籍新兵李增珠檢查身體時,軍醫剛將聽診器按在他胸部時,他即對軍醫說:「我這兒沒麻達!」軍醫聽後,皺了一下眉頭;在為他檢查心臟、肝臟等部位時,李增珠仍對軍醫說:「我這兒沒麻達!」

那位南方籍軍醫越聽越憋氣,最終忍耐不住,發火了,他慍怒地對李增珠說:「你這個戰士,怎麼這麼調皮,檢查你這兒,你說『我這兒沒麻達!』檢查你那兒,你說『我這兒沒麻達!』我問你,到底你身上什麼地方裝有『馬達』!」李增珠聽後也火了,他說:「我說沒麻達,就沒麻達!你想把我咋!」

他們二人的爭吵聲,驚動了連指導員陳元虎,陳指導員急匆匆趕來。但當聽了他們二人的訴說後,不由得大笑起來,忙對軍醫解釋說:「這位戰士說的『我這兒沒麻達』,是陝西方言,意思是我身體這兒好著哩,沒有毛病,並非是他肚子里安裝有什麼『馬達』。」

這位南方籍軍醫,聽了陳指導員的解釋後,才忽然頓悟,原來都是讓這陝西方言給鬧的。於是,忙和李增珠握手言和,消除誤會。

李增珠後記:李增珠剛入伍時,是個文盲,不識字。但經過部隊這個「大融爐」的千錘百鍊,最終將這一塊「毛坯鐵」,煉成了一塊「鋼」。多年後,當我在西安街頭偶遇他時,他西服革履,扎著領帶,背著高檔包,頭髮油抺得錚亮,身邊還跟著一個長得令人心疼的女子。當我與他握手寒喧之後,我問他說:「增珠,現在在哪兒工作?」他笑著說:「西安房管局!」從他那身「行頭」,從他的說話口氣來看,李增珠最起碼也是西安房管局的一個小頭目了……因此說,部隊就是個「大融爐」,不知有多少人,經過部隊這個「大融爐」的「融煉」之後,都成為了對黨、對國家、對社會的有用之材!

傳播正能量 共築幸福夢

刊頭題字:龍棟良

聲 明:本平台致力於介紹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文化和歷史。以聯絡鄉情、共敘家常、銘記鄉愁、傳播正能量、共築幸福夢為宗旨。堅決反對消極、反面、不客觀的留言和評論,禁止發表人身攻擊性言論或影響社會安定團結的反動性言論。倡導文明閱讀,凈化網路環境,自覺維護黑山老碗會聲譽。歡迎轉載和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山老碗會 的精彩文章:

TAG:黑山老碗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