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明朝這個皇后,自己申請廢了自己的皇后之位

為什麼明朝這個皇后,自己申請廢了自己的皇后之位

這個皇后,就是朱瞻基的第一個皇后胡皇后。

胡皇后名叫胡善祥,是濟寧人,她的父親是錦衣衛百戶,類似於小隊長一類的小幹部,家境並不算好,不過她姿色秀麗,溫文恭順,卻是萬里挑一的好姑娘。

胡善祥雖說家境一般,但她的姐姐胡善圍一直在內廷做女官。

(胡皇后劇照)

洪武十五年,明成祖為最寵愛的皇太孫朱瞻基親自挑選太孫妃。

胡善圍向明成祖舉薦了妹妹胡善祥。憑著姣好的容貌和賢淑的品行,最終胡善祥被明成祖選為皇太孫妃。

不過,對於明成祖為自己挑選的這位太孫妃,朱瞻基卻一點也喜歡不起來,他更喜歡的是自幼便和自己一起在內宮長大的孫氏。

為何會這樣呢?

原來,早在胡善祥之前,張太后的母親彭城夫人向明成祖推薦了10歲的孫氏。

孫氏生就一張漂亮的小臉蛋,再加上她聰明伶俐,朱瞻基非常喜歡她,由於朱瞻基年紀尚幼,明成祖就把她作為預備役妃子養在內宮。

然而在朱瞻基到了成婚的年紀時,明成祖卻考慮到孫氏來自張太后的故鄉,若是他日成了皇后,勢必會有外戚干政的現象,於是這才挑選了「天性貞一,舉止莊重」的胡善祥。

(朱瞻基劇照)

朱瞻基登基後,很希望能冊立孫氏為皇后,但是他才說出這個想法,便遭到了張太皇太后和群臣的反對。在他們看來,胡善祥是明成祖指定的皇太孫妃,人又極賢明,理所當然應該被冊立為皇后。

朱瞻基無奈,只得將無寵的胡善祥立為皇后,而倍受寵愛的孫氏則只能退而求其次,被封為貴妃。

按明朝宮制,身為皇后的胡善祥會得到金冊(冊封詔書)和金寶(皇后金印),而身為貴妃的孫氏只有金冊無金寶。朱瞻基為了彌補孫氏,竟違背祖制把金寶賜於孫氏,自此開啟了明朝貴妃也冊有金寶的先例。可見在朱瞻基的心裡,是多麼希望能冊封孫氏為皇后。

事情在不久後發生了變化。

宣德二年,孫氏誕下了長皇子朱祁鎮,這讓朱瞻基找到了廢后的理由。朱瞻基的理由是胡善祥「無子多病」,不宜母儀天下。

原來,胡善祥自從嫁給朱瞻基以來,並未受過多少恩寵,只生得兩位公主。

(孫貴妃劇照)

朱瞻基提出的這個理由,看似比較正當。畢竟在封建皇室,身為皇后卻無子,的確是個硬傷。因此內閣大臣楊士奇、楊榮等人為此事爭論不休。

朱瞻基才不想等內閣大臣們商議出結果。他為了能達到廢后的目的,找到胡善祥,表示他要立朱祁鎮為太子,但是按明朝「立嫡以長」的制度,朱祁鎮是庶子,立為太子不能服眾,所以他希望胡善祥能主動上表辭位。

胡善祥本就心地善良,再加上嫁給朱瞻基後,又不得寵愛,因此便成全了朱瞻基和孫氏,主動上表請求退出皇后之位,並遷到長安宮修道。

朱瞻基還特意賜給她一個「靜慈仙師」的法號。

不久,朱瞻基便冊立孫氏為皇后,並冊封才2歲的年祁鎮為皇太子。

雖然是胡善祥自請廢后。廣大的人民群眾還是心知肚明,這是朱瞻基的一意孤行,無半分差錯的胡善祥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卻引得大家同情不已,就連張太皇太后也頗過意不去,常常召胡善祥到自己的宮中居住,宮中每次宴會,她必讓胡善祥坐在孫氏的上首。

也許,太史官也很同情胡善祥,所以在記載這一段歷史的時候,就將她的名字寫在了史書中。如此一來,她成了明朝皇后中唯一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皇后。

(參考史料:《明史·列傳一·后妃》《萬曆野獲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上官婉兒向李隆基證明了自己非韋後一黨,為何李隆基還要殺她
此人當了8年皇帝立了11個皇后,21個兒子不幸同一天去世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