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語文教與學的胡亂思考

語文教與學的胡亂思考

每年高考過後,對語文的討論頻頻見諸報端。都說語文重要,得語文者得高考,但實際上,無論學生還是教師,都無法對語文學習有一個明確的指導方法,沒有「一招鮮」。語文的教與學有點像老虎吃天,無從下口。

語文為什麼會這樣?語文的教與學究竟該怎樣進行?

先要明確語文課程性質的定位。

它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工具性,即是說語文是可以直接拿來用的,如字詞句及標點的使用可以傳達情感表達觀點;人文性,即是說語文關乎情感、觀念、思維等抽象事物。

工具性相對而言好操作,經過一定量的訓練即可有所得,成語、病句等題的得分完全有客觀的成分;而人文性是抽象的,是不可觸摸的,是容易遊離從而靈活多變的。面對豐富繁複的現實,不同背景的人可以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認識和理解。哪樣的認識和理解是正確合理的,哪樣的認識和理解是錯誤的,這需要進行評判。而同樣,教師不是一把標準尺,他也是具有不同背景的人,可以有自己的認識和理解。

當靈活遇見靈活,當多變撞到多變,標準就顯得不標準,評判方法就顯得弱小。當然,作為教師,見多識廣,經驗豐富,可以包容可以引導,但讓一個認識觀念不同的人去認同進而改變自己,這無疑是困難的,也是痛苦的。

說語文難,大多數情況,指的是「人文性」難以準確把握。

說「人文性」難以把握,不是說就沒有辦法解決,人的感悟理解還是有著基礎把握的:大的方向不會變,社會主流認識不可變。作為教師,把握了認識的大方向,把握了社會主流認識,就把准了語文教學和學習的方向。

再來看,語文教學與語文學習的方法。

基礎學段的語文學習和教學集中在字詞句的認識和熟悉上,而後是文段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可以說這一流程是科學的,也符合一般的認識規律。

但到了高中階段,語文學習的基本內容沒有變,只是文章長了,句子難了;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依然是讀書聽講寫作文。有點興趣的學生會多方面搜尋課外書來看,擴大視野,同時輔以思想感悟,加以書寫記錄;有點良知的教師都會想盡辦法創新課堂,以自己的特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而對其他學生來說,只好隨大流,老師讓看書就看書,讓寫作業就寫作業,絕對不會自覺去探尋好書來讀,即使在課堂上有點想法也不願多餘地寫點文字來記錄自己的思考。

有部分教師也是常年只看一本教材和教輔用書,只是把課堂、教材應付完就萬事大吉,絕不旁逸斜出。如此的學習和教學,越學越費勁,越教越吃力。

語文的教與學本是件愉快的事,是活色生香的,是探尋美景接受新知的,是豁然洞開醍醐灌頂的,是拍案叫絕仰天長嘆的,一旦走進一個死胡同,就前路茫茫一片混沌了。

那麼,語文的教與學究竟要怎樣進行呢?關於這個問題,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首先,要樹立一個觀念,即別太拿語文當回事。

高考中語文的重要性自不必說,生活中語文也與人們的關係最密切。儘管都說「得語文者得高考」,但在具體的教學與學習中,我們大可不必把語文擺上供台,高高在上,讓人天然生出一分畏懼來。事實上,大量語文教師有相同的認識,那就是學生並不把語文學習看得那麼重要。

學生的這種認識儘管是畸形的,但也是有原因的。說別把語文太當回事,不是說不重視語文,而是以優遊的姿態去學語文。

語文是空氣,你見過誰每天把空氣當回事?語文是水,你見過哪一個人真把每一滴水當回事?語文是基礎的基礎,是工具,我們須臾離不開,就如魚兒離不開水,人離不開空氣。

語文,我們以正常心態對待,不使蠻力,不刻意專攻,每時每刻都在用漢語思考問題、表達看法、傳遞感情。如果專門針對語文下苦功夫,除了專門的研究者之外,大概這個人是出了大問題的。別拿語文當回事,不是說根本不學語文,而是首先有個正常心態。

其次,要有一個基本方法,即多讀書、多思考、多練筆。

古時候的讀書人,基本上全是學語文的。從語文考試角度來看,基本的字詞句學生早已有所把握,欠缺的只是一點理解一點感受。恰恰是這點理解和感受,才是語文的真諦。

在高中階段,我們花了巨大的功夫來教、來學這點理解、這點感受,從效果來看並不明顯。它是虛的,是需要聯想、想像,需要靈魂的參與。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生活經驗,都有一個小宇宙,在無數個繁複的個體中要抽出共性來考查個分值,並不容易。想單純靠一個教師來告訴學生文字背後的理解和感受,並寫進考卷得個高分,幾乎不可能。

那麼,途徑只有一個,那就是用學生自己的生命體驗去讀書、思考、寫作。教師只是用自己的經驗體會去校正、開發、影響學生的人,並不能代替學生。

作為教師,要有能力去校正、開發、影響學生,更得多讀多思多寫。只想憑僅有的教材和教輔資料去教語文,那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痴人說夢。語文教師應該是個雜家,什麼書都得有所涉獵,什麼情況都得過一遍腦子,拿起筆也能寫點文章。從各種書籍中陶冶情操,錘鍊意志,涵詠情懷,明思博智,思想見識上有高度,理解體會上有深度,文字運用上有廣度,如此才有資格和能力做教育。在教師的影響下,學生積極向教師看齊,再輔以教師的督促引導,語文的學習將是順暢而容易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辛舟說話 的精彩文章:

TAG:辛舟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