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建文帝削藩失敗,朱棣起兵造反,為何康熙削藩,卻一切順利?

建文帝削藩失敗,朱棣起兵造反,為何康熙削藩,卻一切順利?

原標題:建文帝削藩失敗,朱棣起兵造反,為何康熙削藩,卻一切順利?


這劉邦建立了漢朝,只憑自己的本事卻還不能有這麼成功。劉邦身後有的是幫助劉邦打下江山的大將。這劉邦獎賞各個封地,封為王。後來,劉邦知道這樣不妥,於是便想法設法把封地從異姓王的手中奪回。但是這明朝不一樣。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各個封地卻在自己兒子的手中。這下放心了。而清兵入關後,也是存在異姓王的情況,這康熙有了頭疼的事了。為了不讓藩王的權力威脅到皇帝,這皇帝採取策略,但是一旦情況不對,便是民不聊生,一場大戰。而建文帝和康熙削藩,年歲差不多,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首先說說兩人的性格吧。建文帝的性格比較軟,是一個乖寶寶。而且這朱元璋也是因為大兒子突然離世,才把孫子扶上了皇帝之位,可能是朱元璋對建文帝的培訓不夠吧。而建文帝相比也是注重親情的,對朱棣還是手下留情的。


相比這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更是有孝庄在後面把舵。在少年的時候,利用智謀制服了鰲拜。可以說是有勇有謀。



二者在人才方面。這朱元璋知道建文帝的性子,於是把一些建國大將全部處理了,只留下了一些沒有威脅的文臣。這建文帝決定削藩,但是這能征戰的大將卻是無人能勝任。這康熙不一樣,有孝庄太后把舵,出謀劃策,朝中賢能之人也是很多。


對象不同。建文帝削藩削的是自己的叔叔們。這建文帝首先要削的是朱棣,這朱棣能服氣。本來朱棣安安心心當王爺了,但是這次的削藩卻惹火了他。正好有了這次的理由,可以把自己的軟弱的侄子拉下來。而身後封地小的王爺,看清了局勢,也紛紛投靠了朱棣。就這樣朱棣借口領兵進入了皇宮。


對於建文帝當不當皇帝,還是朱棣當皇帝,這百姓是沒有什麼意見的。只要不連累百姓,你們自己家怎麼折騰都行。



而康熙卻是削藩是異姓王。這異姓王隨時能取代了皇帝,這是康熙非要削藩不可的理由。儘管這吳三桂的勢力在強大,卻也抵不過萬千百姓。後來康熙相繼收復了耿精忠,尚可喜兩大勢力,只剩下了吳三桂。果不其然,這吳三桂稱帝了。但是卻是被康熙逼得無路可走,最後抑鬱而死。傳帝位給自己的兒子,卻分分鐘被康熙打敗。

最後這建文帝削藩,引發朱棣起兵,建文帝消失大火之中。而康熙削藩,成功削藩,加強了自己的權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貨 的精彩文章:

一幫狐朋狗友,卻幫助劉邦奪得天下,劉邦的人格魅力很強大
歷史上張無忌和趙敏在朱元璋時期的結局圓滿是真的嗎?

TAG:歷史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