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期製作從何入手?給你「兩法一律」修片思路

後期製作從何入手?給你「兩法一律」修片思路

後期製作從何入手,怎樣開展以及尺度的把握是許多影友都倍感疑惑的問題。

後期三步法

主體區域的劃分和相應的明暗對比處理。 趙鵬 攝

後期三步法是用以解決具體製作問題,是對後期製作一般性流程的總述。將後期製作統一划分為三步,可適用於絕大多數的題材製作。具體順序為「確定主體」、「引導視線」、「提取元素」。

其中確定主體指的是要明確定義一個主體,這是展開後續製作的前提。雖然大部分主體在前期拍攝時就已經確定,卻也可能由於距離限制等一些客觀因素未能形成良好的構圖,此時就需要通過重構圖予以糾正。這裡要注意的是,主體未必是單一個體,或未必局限在某個體內,很有可能是諸多個體部分的集合,是區域性質的。

因為主體是作品要表達的重點,因此要通過引導手段將觀眾的注意力保持在對主體的觀察上,這就是引導視線。有效的視線引導可以在繁雜的事物中突出視覺焦點。具體的引導手段在「視覺權重律」中介紹。

如果說正確的曝光組合是前期拍攝時的最起碼要求,那麼具備主體和視線引導也是後期製作時最起碼的要求,它們都屬於「及格線」。後期製作時我們也要努力追求與眾不同,在及格線上更進一步。這就是提取元素環節所要解決的問題,具體在「創意迭代法」中介紹。

視覺權重律

根據視覺心理規律我們將視覺權重分為三個方面,分別為「亮度權重」、「色彩權重」和「細節權重」,這是對「後期三步法」中視線引導環節的具體描述,解決如何有效對主體進行視線引導的問題。原則上是通過讓主體具備較高的視覺權重對比來實現,通俗地說就是主體應該相對最亮、最鮮艷和最細膩。

亮度權重通俗來說就是明暗對比,其最常被運用到。明暗對比作為膠捲暗房後期的重要手段,早年造就了無數經典的黑白攝影作品。在風景題材中經常運用到的冷暖對比其實就是色彩對比的一種。

亮度和色彩權重中的白平衡對比,左圖為色溫,右圖為色調。趙鵬 攝

色彩權重可分為白平衡和飽和度對比兩類,白平衡對比是通過色溫(藍與黃)與色調(綠與洋紅)實現,飽和度則是通過色彩飽和度的高低參差實現。色彩權重常與亮度權重配合使用。

細節權重可以理解為清晰度對比,它通過使主體保持較清晰和較銳利來形成主次區別,屬於後期特有的一種處理手法。

視覺權重律最常見的是正向運用,即主體的亮度、色彩和細節高於其他區域。除此之外對於合適的作品也可採取反向運用達到效果,即在較亮的環境中體現較暗的主體。

創意迭代法

弱化麥穗細節減少對主體權重的干擾。 郭光華 攝

明確的主體、有效的視線引導是後期製作要達到的基礎要求,那麼如何實現繼續優化就是創意迭代法要解決的問題。優化的方向既可以是對原作的細化,也可以用來表達獨特的創作意圖。

要實現作品的細化首先要體察到細節的存在,而後才談得上對其進行製作,這就需要對作品進行觀察。細節廣泛存在於照片的各個部位,可以將其按照「承載部」和「輻射區」進行分類,並依據「遞進處理」的原則進行細化。

人物下方的地面為承載部,右後方的人群為輻射區。 趙鵬 攝

「承載部」是對主體的邏輯存在有支撐作用的部位,一般與主體區域有交集,沿著主體區域向外延伸且保持緊密相鄰。「輻射區」是指雖然與主體不相鄰甚至相距較遠,但依然有重要意義的區域。前者是為了令主體合理存在,後者則是為了使情節表達完整。

「遞進處理」指的是在劃分好的主體區域、承載部和輻射區內,對內容展開深層次的處理。一般對主體區域的遞進程度宜深入些,對其他區域相對不用太過精細,這也是細節權重的體現。

在創意迭代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時間的投入。必須有足夠長的時間觀察作品,一些細節才會逐漸被觀察到。這裡就涉及到後期時間比例的問題。後期的時間可分為思考和操作兩部分,通俗地說就是「想」和「做」。那麼在同樣的時間長度內,思考所佔的比例越高則作品的細節程度就會越豐富,越多的細節就有機會被觀察到。反之,如果在操作上消耗了太多時間則思考的空間就被壓縮了。因此無論使用任何軟體,提高操作效率是創意實現的有力保障。

THE END

"後期與攝影前期要求是高度一致的,即要通過合理的構圖、適度的光線和豐富的影調來展現作品。健康的後期是完善前期未能周全表達的攝影要素,是前期的合理延續,而不應該是顛覆性改動或內容拼湊。"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8年·第60期·7版

編輯| 唐瑜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2018中國·大運河全國攝影大展
郭現中:新聞理想的「極光」不會熄滅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