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穩經濟,嚴政治,一起扛過國際危機

穩經濟,嚴政治,一起扛過國際危機

貿易摩擦、貿易戰、匯率與金融戰,是否會觸發另一場可比上世紀30年代的世界大衰退?在國際上,抑制美國製造的危機,便只有中國。

特朗普的貿易戰,令中國的經濟與金融,備受壓力。但是,實質經濟的影響還未體現。

穩經濟,嚴政治,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簡短網址已

面對美國的威嚇與挑戰,中國肯定要採取積極的財政金融政策,來作反周期的對應。

危機來臨 各施政策

貿易摩擦、貿易戰、匯率與金融戰,是否會觸發另一場可比上世紀30年代的世界大衰退?

事實上,2008年金融海嘯的爆發,已經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西方稱金融海嘯為Great Recession,與三十年代的Great Depression相比,只有程度的差別,但是性質相同,危害性也差不多。

所以,當時美國帶頭採取緊急措施:一是反30年代美國政府的順周期緊縮政策,改為逆周期的,極度量化寬鬆政策;二是用計劃經濟的做法,政府深度介入與干預金融市場,抑止滾雪球的連鎖效應。

中國也採取4萬億元人民幣的貨幣擴張政策。現在,國內外有不少批評。但是,當時中國只是配合歐美日,來避免出現全球嚴重衰退,也為了保持國內經濟的穩定。

4萬億元出現了很多問題,當時全國上下貪污嚴重,投入的資金被挪用,不少被用作投機炒賣。事實上,更多的是,由貪官污吏奸商等偷運出香港,再轉移至美國等地。4萬億元投入的政策沒錯,錯的是執行的政府有問題。

今天,反貪腐初見成績。在美國緊縮美元供應、製造人為的國際金融危機下,特朗普的貿易戰,令中國的經濟與金融備受壓力。但是,實質經濟的影響還未體現,特朗普的政策恐嚇,只是產生市場心理預期逆轉,形勢遠不及2007及2008年那樣嚴峻。

在此形勢下,歐盟、日本只是自保,在國際上抑制美國製造危機的,便只有中國。中國採取反周期財金政策不僅是保國內,也是援助受美國壓迫的外國,是緩解國際危機矛盾的唯一方法。

中美貿易摩擦 不能驚惶失措

代表中國最高層決策指向的政治局會議,對國家經濟提出總的方針: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總的調子是要穩,不能因為國外變化、中美貿易摩擦而驚惶失措。

穩的主調,反映在具體政策方面,是要使主要的經濟指標,不出大的變化。一是不能胡亂引用外國建議,推行不顧一切的所謂改革開放。最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的匯率與股市改革。

更不能像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要求,全面開放中國的金融體制。放開是對誰放開?這個開放並不是抽象的市場,而是處壟斷市場地位的跨國寡頭集團。中國的金融市場,不能成為跨國金融寡頭的待宰羔羊。

二是只能從實質經濟入手:就業、投資、貿易和基礎性的生產,金融只能為實質經濟服務。實質經濟的工作沒有任何捷徑,只能一步一腳印,摸著石頭過河,按照千差百異的實際情況,來微調、修改。

最基本一條是,有效投入的作用。投入包括資金、物資、人才、政策。關鍵是有效,這便是政府與社會監督、審計、管理的工作。

勿忘4萬億元的教訓

面對美國的威嚇與挑戰,中國肯定要採取積極的財政金融政策,來作反周期的對應。4萬億元的教訓是在嚴懲貪腐的條件上,要嚴格審批、審計、管理,由上而下,不能對地方放任自流。

政府也應該鼓勵媒體與社會,多加討論與監督。同時教育民眾,讓民眾與中央政府配合。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下,積極的財金政策也應該伸延至相關的援外項目。但是,同樣需要嚴加審查監督。

總的來說就是,經濟要穩,政治要嚴,大家一起扛過國際危機。

編輯:dd 格式:黃牛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

欄目設置:周一到周四為「歐洲政治經濟評論」,周五到周日為「周末雅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