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方歷史沙龍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涉華學術調查

東方歷史沙龍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涉華學術調查

東方歷史沙龍(第149期)

主題: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涉華學術調查

主辦:東方歷史評論 彼岸書店

嘉賓:張明傑 趙京華

時間:2018年8月11日(周六)15點-17點

【沙龍嘉賓】

張明傑,旅日學者,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客座教授,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特聘教授,主要從事以遊記為主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同時致力於近代日本涉華學術文獻資料的收集和考察,主編「近代日本人中國遊記」(中華書局)、「近代以來海外涉華藝文圖志」(中國畫報出版社)等系列叢書,另有《棧雲峽雨日記-葦杭遊記》《考史遊記》等多種點校整理或譯著。

趙京華,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教授,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專著有《日本後現代與知識左翼》、《周氏兄弟與日本》、《轉向記》等;譯著有《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日本現代思想批判》《人歌人哭大旗》等;主編《柄谷行人文集》六卷本。

特邀主持嘉賓:陳言,文學博士,北京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主要是殖民地文學、戰爭時期中日文學文化關係(1931-1945)、沖繩問題,兼及翻譯的理論與實踐。

【沙龍內容】

從學術史來看,在國際漢學(或稱中國學)研究領域,近代日本確有舉世矚目的一面,知名學者輩出,研究著述顯赫。究其原因,除得天時、地利,以及良好的研究環境之外,還有一些其它因素。譬如,與歐美中國學研究抗衡並超越之的強烈意識,注重文獻考證與實地調查相結合的治學方法等。

受對外擴張的國策影響,在對華實地考察方面,近代日本學者捷足先登,這與當時足不出戶的大多中國學者形成鮮明對照。尤其是在建築、考古、宗教、美術等領域,日本學者的涉華實地調查更是令人驚嘆,湧現出諸多知名學者和一批影響深遠的著作。學者如伊東忠太、關野貞、常盤大定、大村西崖、鳥居龍藏、木下杢太郎等,即其中之佼佼者。著作如《中國建築史》《中國建築裝飾》《中國古代建築與藝術》《中國文化史跡》、《中國佛教史跡》《中國美術史——雕塑篇》《人類學上所見之西南中國》《大同石佛寺》等,至今仍為學界所推崇。

近代日本學者的涉華學術調查及研究,範圍廣泛,內容豐富,情況也十分複雜。本次主要講述上述學者的涉華學術調查及其文獻,並且展開討論。歡迎自由參加。

【詳細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2號牡丹科技大廈1樓 翠微大廈(牡丹園店)北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歷史評論 的精彩文章:

周六薦書|明治天皇:1852—1912
重溫|1903年,「蘇報案」鄒容審訊記錄

TAG:東方歷史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