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駙馬是怎麼來的?做駙馬可能是陳世美一生中最大的失誤

駙馬是怎麼來的?做駙馬可能是陳世美一生中最大的失誤

原標題:駙馬是怎麼來的?做駙馬可能是陳世美一生中最大的失誤


古人認為「金榜題名」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金榜題名時,不僅光耀門楣,衣錦還鄉,還有可能與皇家結為親屬,迎娶公主,成為駙馬。


成為皇帝的乘龍快婿,做上駙馬,很多人視天大的美事。《包公案》里的陳世美,寧可拋棄相濡以沫的妻子,甚至不惜殺人滅口,也不願放棄駙馬的身份。其實就是這種心態的表現。


然而,真實情況卻是,相對於衣錦還鄉,古代知識分子對於駙馬是不怎麼樂意接受的。


為什麼呢?這要從駙馬的起源說起。


駙,從馬,但又通副。《說文·馬部》解釋為:「附,副馬也。古代車輛有馬拉,除了駕轅之外,其餘馬匹一般稱為駙。兩漢以前,君王或皇帝出行多乘馬車,稱之為正車,與之形式相同的還有副車。


為什麼要給自己一個副車呢?



這主要是出於安全考慮。皇帝出行,安全是第一位的。為了掩人耳目,常常用副車來迷惑刺客。秦始皇第三次巡遊時,所乘車輦由六匹馬拉車,其他大臣四匹馬拉車。「」六駕」與「四駕」再明顯不過了。為了安全起見,秦始皇備了多輛馬車,每輛車都是用由六匹馬拉的。這種偽裝迷惑了張良,張良刺殺秦始皇時,只是擊中了副車,秦始皇由此躲過一劫。


由此可見,駙馬只是副車的一個概念。從副車到帝婿至少經歷了三次改變:一是秦漢時產生「駙馬都尉」的官職,掌管皇帝輿車之「駙」,年俸兩千石左右。二是「駙馬都尉」不僅駕車,還要負責皇上的安全,要求武藝高強,對皇帝有絕對忠誠。於是,「駙馬都尉」與迎娶公主,與皇家結親成為可能,曹魏時就曾有少年俊才何晏迎娶曹操女金鄉公主後而擔任駙馬都尉的例子。三是駙馬都尉在魏晉以前還是一個官職,但是在此之後,凡是迎娶公主了都加稱駙馬都尉稱號,簡稱駙馬。到了後期,駙馬逐步去職能化,以至最後成為帝婿專稱。駙馬多為正四品,只有名望,實際地位並不高。



具體到宋代,也是沿用了這種慣例。大家都知道的陳世美,雖然其人其事大部分是虛構的,但在駙馬一事上還是比較符合實際的。一介布衣,如果能夠攀龍附鳳,入贅皇家,還是不錯的,這也是他一開始拋妻棄子的原因。不過話又說回來,陳世美這種做法確實是划不來的。陳世美十年苦讀最終得中狀元,在宋代狀元最差是到地方上當縣蔚,數年後便可進三省六部,任要職,運氣比較好的可以做到擔任宰相、副宰相。這無論如何都比徒有其表的駙馬要好得的多。從陳世美最終被砍頭的結局來看,做駙馬無疑是其一生最大的失誤。


當然,這是對陳世美而言,絕大多數皇親國戚還是希望通過做駙馬的方式來鞏固自己的勢力。到了明代,這種情況又有所不同。明朝廷為了防止外戚專權,駙馬不僅不從皇親國戚中選,也不從科舉優秀中選,而是委託太監從民間選。當然,這種方法惡果種種,公主們的生活從此痛苦不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趣 的精彩文章:

疑似穿越皇帝,被商人殺死,屍體被肢解,頭顱被皇家珍藏二百多年
美男子堅拒公主誘惑,十天立而不從留美名,卻因一件事搞臭自己

TAG:史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