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藥王孫思邈臨死前叮囑弟子:務必將這個藥方毀掉!

為什麼藥王孫思邈臨死前叮囑弟子:務必將這個藥方毀掉!

原標題:為什麼藥王孫思邈臨死前叮囑弟子:務必將這個藥方毀掉!


中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近年來也隨著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潮和人們的養生需求,慢慢也開始火熱起來。小編身邊的一些孩子家長,也希望小孩將來有機會學習中醫,今後成為一名中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少小病小痛的不用愁了。說起學習中醫,肯定離不開的兩個人物,一個就是張仲景,另外一個就是孫思邈,前者被稱為醫聖,後者被稱為藥王。那麼為什麼離不開這兩位大佬呢?主要就是他倆都有兩部醫學著作,張仲景為後世留下了《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孫思邈則留下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學中醫的朋友對這四部醫學經典著作應該是再清楚不過的了,上學的時候沒少背上面的方子吧。


這兩位中醫始祖,擁有很多的共同點,醫術高明這就不用說了,而且他倆都很長壽,史書上,根據張仲景的活躍時間推算,他將近活了70歲,這在漢朝那個時候,這算是很長壽的了。而藥王孫思邈就更不用說了,史載,他是公元541年出生,當時還是西魏年間,直到唐高宗時期的682年才去世,享年142歲,這在人類長壽史上來說都是個奇蹟。



其實孫思邈做醫生只是個副業,他的主業是個道士,他的長壽,應該與他的道士職業是分不開的,一般道士都是整天生活在大山之中,每天都是清心寡欲的,加上他醫術又高明,自己又總結了一套完整的養生理論,所以就創紀錄的活到了142歲。


今天我們主要給大家分享的,並不是孫思邈的長壽經驗,而是一個藥方。在中國古時候,得了傷寒和瘧疾可是要命的事情,所以張仲景就研究出了一個叫五石散的藥方,主要就是用來治療傷寒和瘧疾的。

不過到了三國時期,有一個叫何宴的人,在張仲景原藥方的基礎上稍作修改,一下子讓這個「新五石散」風靡全國。何宴的親生父親去世後,母親改嫁給了曹操,於是曹操就成了他的後爹,後來何宴還娶了曹操的女兒金鄉公主,是駙馬爺,也是當時的清淡家(就是研究玄學,和今天的算命先生差不多),所以他可算是魏晉時期的社會名流。



何宴根據自己修改的方子配置出五石散後,首先自己以身試藥,並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這是一種好葯,服用後,不僅可以治病,還可以讓人神清氣爽,精神百倍,氣色紅潤,此外還有養顏保健的作用(怎麼這麼像賣假藥的)。經當時的社會精英何駙馬爺這麼一宣傳,各界名流紛紛效仿,據說司馬昭、王羲之等古代名人,都是有服用這個五石散的嗜好的。



藥王孫思邈出山後,他除了給病人治病和採集草藥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藥方,研究的對象肯定少不了當時火得不得了的五石散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後,得出的結論,讓他嚇出了一身冷汗,這哪裡是什麼養生保健的治病良藥啊,服用此葯後,可以讓人渾身發熱,精神煥發不假,但是常吃會讓人產生幻覺,容易讓人上癮,相當於一種慢性毒藥,吃多了會有生命危險,此葯在上流社會風靡的原因,除了容易上癮外,還有春藥的作用,這也是其火爆的原因。

看到研究結論的孫思邈決定要銷毀此藥方,但是這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這葯的效果和鴉片差不多,讓他們戒掉,單靠孫思邈肯定是不行的,直到孫思邈142歲去世時,他也沒有達成銷毀此方子的心愿,臨死前,他招來弟子,千叮嚀萬囑咐的告誡弟子道:「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反正就是說遇到此方,務必一定銷毀。經過了孫思邈及其弟子等幾代人的努力,才最終將五石散的方子真正銷毀,這也是藥王孫思邈給我們留下的另一筆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皮蝦秘史 的精彩文章:

TAG:皮皮蝦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