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遍於四海的華玉典藏

遍於四海的華玉典藏

中華古玉氣象萬千,清代數百年的治玉歷史中,宮廷玉器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居於主要地位,並推動了清代治玉業。宮廷玉器製作的特點是材料充足,技術要求嚴格,而且設計水平較高。在材料供應方面,清廷打通了新疆玉材進入內地的渠道,並以豐厚的財力人力開採玉材。

由於玉材資源豐富,既可按需選材,又可因材施藝。在工藝要求方面,宮廷玉器雖分別在各地製造,但最終要集中於宮廷,按一定的標準驗收,並按需要進行加工改進,有時還會扣罰匠人銀兩,這些措施也促進了琢玉水平的提高。在設計方面,有大量宮廷畫師參與玉器設計,使清代宮廷玉器的藝術表現明顯高於其他時代。

清 黃玉仿犀角赤壁夜遊杯寬12cm;連座高16.5cm

以黃玉為料,玉質甜凈,雕工細膩。形制仿犀角器,敞口斂足,口沿不甚平整,杯壁形象生動地雕刻出文人居士攜友夜遊赤壁的壯麗畫面。只見山巒筆立指天,聳入雲表,下臨深壑,挺然直立,巍巍秀拔,古松崢嶸,蒼勁有力,風光旖旎,攝人心魄,使人不禁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無奇不有。一葉小舟行於水面,轉瞬間便被赤壁山石所包圍,舟中雅士賞景暢談,正為著壯闊山水而感嘆不已。此杯選料上乘,器形別緻,壯麗大氣的構圖通過犀利的雕工完美展現,更是再現了犀角杯的風貌,是為清代制玉中的傑作。

清 黃玉英雄雙聯瓶高21cm

清乾隆 御制白玉雕穿花八吉祥盤龍紋雙獸耳蓋瓶高24cm

元 青白玉甪端擺件高6cm;長11cm1,495,000 RMB

清乾隆 白玉仿古犧尊式獸高8.8cm;長11.6cm4,715,000 RMB

清乾隆 白玉巧雕鳳穿雲水呈長13cm517,500 RMB

清乾隆白玉雲龍紋鎮紙

清中期 青玉雕御題詩拔納拔西尊者高28.5cm

良渚 青玉帶沁饕餮紋琮高6.5cm;直徑8cm

清中期 白玉帶糖聖觀音像高11cm

戰國 透空雕龍紋壁直徑10.5cm

清乾隆 白玉帶皮痕都斯坦羊首洗長11.8cm

清乾隆 御製白玉瓜棱式羊首掐絲琺瑯提樑茶壺高18.5cm

清乾隆 白玉雙童子耳爐13cm

清乾隆 御題墨白玉周子愛蓮插屏 連 紫檀座《御筆》款「幾暇怡情」、「得佳趣」印玉23x16.7cm

識: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子愛蓮說。

元 白玉卧龍鈕「弘闡佛宗」方璽長6cm

清乾隆 御制白玉交龍鈕寶璽印文:自強不息6.5x4.8x4.8cm

明代 白玉荷葉洗高約14.5cm

明 青白玉子岡牌5.8×3.6cm

清代 白玉留皮英雄雙聯瓶長8.2cm

清代 乾隆御制詩文描金玉碗(帶古玉椀托)高5cm;口徑11.2cm;底徑4.5cm;椀托直徑10.1cm

明代 白玉穿花龍紋絛環長8.5cm;寬5.7cm

明代 白玉鳳鳥珮高5.2cm

清初 黃玉雙羊尊高17cm

明 青白玉祥鹿蓋盒長21cm;高15cm

清 白玉蓮座觀音立像連座高22cm

清 黃玉瑞獸長13cm

清 白玉卧牛童子長8cm

清早期 玉雕碧筒飲杯高8.5cm;寬10.5cm

元 白玉雕獸形器座長8.5cm

清早期 黃玉金蟾墜長3.8cm

清乾隆 白玉「樵雲木屈伍」牌5.5×4.2cm

選用上等和闐籽玉雕琢,玉質潔白凝潤且光潔無瑕,不著一塵,潤澤細膩,『撫手欲生潤,澄懷足養怡』,予人柔美的視覺觀感。整體呈扁平長方形,比例均衡優雅,牌首琢如意雲頭紋,線條流暢大氣,望之如雲氣繚繞,中貫一孔,以利穿系。四周起立邊,地平如鏡,一面淺浮雕一棵蒼松,松針如蓋,枝幹遒勁,俊逸挺拔。遠處亭台佇立,山崖岩石盤踞四周,由遠及近,山石間流水淙淙。一高士肩扛木扁,兩端擔柴,著交襟長衫,腰間系帶,足著靴履,身軀前躬,拔步向前,神情自若。另一面則淺浮雕芙蓉出水,其葉片曲卷,翻轉自然,體現出陰陽向背,蓮莖彎曲流暢,極為俊逸秀美。一旁篆書陽文「樵雲木屈伍」,字體俊逸文雅。古代的儒生有著積極入世態度,以天下為己任,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他們不仕無道之君,認為在自己政治抱負不能夠實現時,應該歸隱保全志節,所謂「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山林中的漁、樵、耕、讀就涵蓋了歸隱的生活內容。玉牌背面的蓮花,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個人品格,象徵著不與俗同流合污的人生信念。屈原與伍子胥皆為心懷家國,雖隱居但仍壯心不已的文人志士。此牌材美工精,題材別緻,巧思獨運,留白意境清幽,刀法既含蓄又剛勁,詩文一面也兼雕有畫面,如此形制殊為罕見。

清乾隆 黃玉高浮雕螭龍紙鎮 (一對)長13.5cm×2

取整塊黃玉料一剖為二,色澤醇黃,質地精密,油潤可人,皇家貴氣十足。黃玉素來以材之珍罕,色澤高貴而為世人所愛,明人高濂於其《燕閑清賞箋》言:「玉以甘黃為上,羊脂次之」。底部表面部提油,局部呈現棕紅色,深淺得宜,順應玉脈,質地呈現受熱產生類似於出土玉的牛毛紋理,表面滋潤細密,色澤自然古樸,包漿瑩潤。清代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有[油煉]、[琥珀燙]、[葯煉]等做舊染玉法,體現了清人尚古愛沁之風尚。

器呈扁平長條形,主體正視呈長方形,側視為拱橋形,巧摹漢代劍飾中劍璏之形,透雕一螭龍攀爬其上,高低錯落有致,左右兩端向上捲曲,器下光素。《說文》:『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 龍曲頸回首,額頭扁闊,雙眼圓瞪,翹鼻方嘴,眉、眼、鼻集中於頭前三分之一處,雙耳呈方形迴文狀凸起,頗具古意,鬃毛垂掠貼於腦後。身軀矯健,四肢修長,四足呈爬行狀,體態流暢呈S形,以細長陰線為脊,爪部握起抓地,關節處以旋渦紋及短細陰線裝飾,長尾分叉捲起,打磨光潤,造型威猛霸氣,刀工圓轉靈活,極富動感,令人有『矯若游龍,翩若驚鴻』之嘆。紙鎮,以銅、玉、石、竹等為之,或效禽、獸、鱗、介諸形以鎮紙,使之不動,亦稱書鎮,常見的多為長方條形,因故也稱作鎮尺、壓尺。最初的紙鎮是不固定形狀的。鎮紙的起源是因古代文人時常會把小型的青銅器、玉器放在案頭上把玩欣賞,因為它們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們在玩賞的同時,也會信手用以壓紙或者是壓書,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一種文房用具,與筆墨紙硯四寶相類。明代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專辟『鎮紙』條目,稱『鎮紙,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諸式,最古雅。』

此對黃玉紙鎮用料考究,造型生動,雅氣十足,匠心獨具,華而不俗,鏨刻精細傳神,刀法圓融,藏鋒不露,其渾然天成之感使藏者在觀賞之時似見螭龍攀爬其上,有書卷之香,亦有皇家氣勢,完整成對打造,頗為罕見,或為清宮內府御案清供之一。

元 黃玉羊長10cm

黃玉為材,玉料珍罕,色澤醇厚,局部帶有皮色,更添古韻。大羊體態豐腴,渾圓肥碩,呈蹲伏狀,四蹄藏於腹下,短尾微翹。曲頸回首,姿態優美,雙目平視前方,眼尾出梢,神態篤定,羊角捲曲後垂,雙耳貼於腦後,溫馴安詳。作為與中華先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家畜,羊自古便被賦予了某種神秘的色彩。古人認為『美』與『善』皆與羊有關,《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漢瓦當中亦有『大吉羊』之字樣,以羊為形則寄託吉祥美好的願望。整器工藝拙樸,卻將動物形態把握得極好,為古代玉雕動物擺件中之佳品。

元 白玉熊尊高6.8cm

倫敦Leonard Gow舊藏,Leonard Gow(1859-1936),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船運公司運營者,著名慈善家,雅好收藏中國瓷器、玉器等藝術品,1931年通過Hobson的Burlington雜誌出過一本圖錄,並借出56件藝術品參加倫敦皇家藝術學院在1935-36年舉辦的國際中國藝術展。在他過世之後,其個人收藏於格拉斯哥的Kelvingrove博物館展覽,紐約的Alfred於1938年購買了其大部分藏品,並於1955年遺贈了超過400件藝術品予費城藝術博物館作為Alfred與Margaret Caspary的紀念禮。蘇富比曾於1943年拍賣了Gow之中國藝術收藏的剩餘部分。

熊作為力量與吉瑞的象徵早在先秦時期便有記載,《太平御覽》卷五十引《山海經》載:『熊山有穴,恆處神人,夏啟而冬閉。是穴若冬啟夏閉,乃必有兵』。《武王伐紂平話》雲,西伯侯夜夢一虎肋生雙翼,來至殿下,周公解夢謂『虎生雙翼為飛熊』必得賢人,後果得賢人姜尚,當時姜尚正在渭水之濱垂釣。後因以『飛熊』指君主得賢的徵兆。漢代人亦認為熊是居住在神山中的靈獸,具有溝通天地之能力。熊的藝術形象最早可見於商代婦好墓的三隻玉熊。漢代則是熊類作品出現最為豐富的朝代,塑造材質和方法多樣,且其表現情態也極其精彩。1952年於安徽省合肥市漢墓中出土了一對鎏金熊形銅鎮,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1976年於陝西興平西吳鄉北村出土了一件西漢雕塑立熊插座;時至宋代仿古之風及金石學的興起,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遼、金、元玉器的空前發展。

此熊尊由白玉製成,潤澤通透,料性甚佳,包漿純熟,左足底部帶有灰白沁色。玉熊呈坐姿,形象擬人,以立體圓雕技法雕出其圓渾健壯、肉豐骨勁的基本形態,全身線條流暢優美。鼓腹圓腦,雙乳下垂,四肢粗壯,肩背豐隆,腰部略細。低頸頷首,圓眼微凸,炯炯有神,長咀張口,露出顆顆獠牙排列整齊,雙耳豎起貼於身後之柱形圓筒,轉折自然。左臂向左伸出,抬掌似為抵禦何物,熊掌雕刻生動,肥厚圓碩,趾爪細節清晰;右臂彎曲上舉,手托一豐潤圓球。左腿亦前伸,右腿蜷曲收攏於腹前,玉熊通體結構圓潤,各個視角的線條均體現出拙笨質樸之美感。此熊尊之內壁打磨光潤,掏膛細緻,應為古人仿製《西清古鑒》所錄之『唐飛熊表座』而制。原作為銅熊,毛髮以金、銀絲勾勒,額頭、雙眼等多處地方皆鑲有寶石,線條簡約,裝飾華麗,應為漢代器物殘存之足部。在尺寸及造型上亦步亦趨地模仿,且造型渾厚,質感溫潤。底部貼有『THE LEONARD GOW COLLECTION』之舊標籤。

舊玉駱駝長7cm

圓雕駱駝跪卧,玉質瑩潤細膩,通體受沁,通身皮殼滿部細如牛毛之棕紅沁色,當中隱現白玉質地,底部帶有深厚碳黑沁色,增添了一抹古樸的韻味。駱駝頸部挺直,微微側首,頭頂高聳,眉高骨凸,以陰線勾勒略帶稜角之眼部,直視前方,雙耳後掠貼腦,耳內有凹槽。直鼻線條勁挺,鼻孔細節傳神,嘴部微張,利齒將抵,腮部肌肉突出,下頜線清晰,神態靜謐,似蓄銳待發之勢。後頸以淺細斜陰線刻畫貼服之鬃毛,連接一低一高兩座駝峰,駝峰頂部亦依稀可見放射狀陰線,細如遊絲。身形飽滿,前胸鼓凸,腹部豐碩,四肢屈收於體下,以身側之隱起浮凸表現駱駝勁健結實的肌肉,頗具雄性氣概,亦刻有平行之淺陰線以示毛髮,駝尾盤曲甩起貼於後肢,有強烈的動感。底部則下刀乾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粗獷中見神韻,生動而自然,刀工洗鍊,形神具備。明人高濂《遵生八箋?燕閑清賞箋》:『漢人琢磨,妙在雙鉤,碾法宛轉流動,細入秋毫,更無疏密不勻交接斷續,儼若遊絲白描,毫無滯跡。』 此器傳神生動的外輪廓弧線、纖細精緻的『遊絲毛雕』工藝和爽利粗獷的『漢八刀』斜刻於法,無不給人以充滿張力的視覺感受,頗有大漢遺風。

『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自古中國對外貿易,均仰賴絲綢之路,而與歐陸互通有無。然而茫茫大漠成為了阻隔商貿的一大難關。幸而有素有『沙漠之舟』美譽的駱駝,既為往來商客的坐騎,又是運載商品物資的重要交通工具,極為堅韌,可數周不飲不食,負重前行。因此在長達千餘年的絲路之上,駝鈴悠揚,商賈駝隊綿延不絕,華麗之絲綢,瓷器,茶葉源源不斷供應中亞及歐洲,而波斯玻璃,金銀器皿又源源不斷的流向中土。

這隻駱駝碾工遒勁,打磨精潤,整體渾厚大氣,偶有絲毛等處的精微琢磨,對動物圓雕的打造注重神韻,用簡潔的線條處理大的塊面,略施刀工卻具有很強的表現力,在古拙的整體韻味中增添了生動之處,耐人尋味。

18世紀 白玉靈猴獻壽擺件長12cm;高7cm

擺件選用碩大上等和田白玉所制,玉質精潤,潔白細膩,料性極佳,望之散髮油脂光澤,手感潤滑,包漿圓熟。圓雕三猴捧桃獻壽,左邊一公猴較為年長,體型較大,曲身坐立,額部平順,額前三道皺紋深邃細長,眼窩深,管鑽圓眼,直鼻微挺,鼻孔細節清晰形象,薄唇緊閉,頜部前凸,小耳帖腦,面露機警之態。身形圓潤,四肢修長,上臂粗壯圓實,右手舉起撓耳,左手垂下前伸摟住身前的小猴。小猴身形墩圓喜人,趴伏於地,後腿蜷於體側,仰首與公猴對視,雙臂細長前伸,手捧仙桃,工藝精湛,細緻之處可見猴子每個細小的手指,姿態頑巧,頑皮而充滿靈氣,活潑的神情中又添幾分憨態,讓人忍俊不禁。右側亦圓雕一成年母猴,圓頭圓腦,神態安詳慈愛,探頸曲背,呈跪坐姿態。右手平伸搭於公猴後肩,左手捧一大仙桃於胸前,桃實飽滿圓潤,以一條彎曲陰刻線表現桃表面之天然紋路,底部綴有少許枝葉,枝幹遒勁,葉片舒捲,葉脈線條拙樸,打磨細緻。背面兩大猴各曲起一腿,足尖相抵,背部微微陽起一條脊線,兩邊各淺刻密集短細陰線作皮毛之質感,形象逼真。靈猴獻桃為明清各類雕塑作品經常使用的題材,猴是靈性的動物,為人喜聞樂見。

早在商婦好墓就出土過玉雕的猴。猴有善釀之名,傳說為猴兒酒,可使人長壽。桃本為吉祥植物,為祝壽時之貢品或禮物,神話中西王母的蟠桃園中的蟠桃三千年結一次果,故桃又稱仙桃、壽桃,寓萬壽無疆、頤養天年之意。此題材有祝福老人長壽健康之意,頗受人們喜愛。整器雕刻生動,將群猴之五官身形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一家三口和樂喜慶之感撲面而來。又不惜工本,於三猴之間鏤雕出間隙,使之從各角度欣賞都頗有意境,取意祥瑞

黃玉仿古犧尊(清乾隆)16.8cm.HKD: 1,038,400

尊黃玉質,黃玉作為新疆和田玉的四大主色玉之一,柔和如脂,質地滋潤,以色黃正而驕,潤如脂者而著稱,且稀有罕見,是玉中的珍品。其中以色如新剝熟栗色者為貴,甘黃、焦黃者次之。

高濂曾經在《遵生八箋》中這樣論述黃玉:「黃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為偏色,時亦有之,故而令人賤黃而貴白,以見少也。」黃玉因原料稀少,其地位可與和田羊脂玉並舉,顏色純正的黃玉甚至高於羊脂白玉。此尊上部為瓶,圓口,束頸,鼓腹,略呈方形。下承犧,呈天鹿造型,四肢穩立,昂首挺胸,身形豐潤而矯健,面部清晰而形象,全身各處點綴有靈芝如意狀的紋樣,仙氣四溢,清高祥瑞。《宋書》有載:『天鹿者,純靈之獸也。無色光耀洞明,王者德備則至』。

尊是大中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周時期,春秋後期偶有所見。尊與彝一樣,原是成組禮器的共稱,宋朝之後開始專指一類器物。商早中期,尊均有肩,圈足上多帶「十」字孔,主要是圓體尊。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有方形尊和觚形尊。西周時,又出現了形狀為大口,長頸,鼓腹下垂,圈足低矮的圓尊。在清高宗的影響下,以商周青銅器為藍本製作的仿古之風在清中期尤為盛行,此尊即為一例。此尊用玉考究,器形精緻,紋飾典雅,寓意更是吉祥無比,展現匠人巧奪天工的製作工藝。

白玉留皮「丙」字款和諧 洗(清乾隆)9.5 cm.HKD: 472,000

玉色極白,洗整體外上緣留黃褐色玉皮。洗作不規則扁圓形,曲口流線形。口沿外多層浮雕法減地留皮陽起荷塘圖,只見螃蟹、蓮花、荷葉在池塘中嬉戲搖曳,蓮花或含苞,或怒放,荷葉或舒展,或捲曲,瀟灑閒雅,絕無俗姿。底部下承三圓足,中央陰刻「丙」字款。玉人巧借石綹與玉皮,妙用玉質構造清新圖景,形圓意清,逕臻圓融之境,超脫不凡。所配硬木底座與之相映成趣,天作之合也。整器別具新意,端莊雅緻,極富文人韻味,是一件典雅的文房用具。

清乾隆 白玉御題詩山水插屏長25.5cm;寬17.5cm

此白玉御題詩山水插屏以白玉為質地,玉質細膩油潤,純凈堅密,潔白通透,切磨規整,色澤純美。器身呈長方形,製作精美。玉屏分兩面琢刻,一面平地做陰線刻制亭台樓閣,屋亭錯落,氣勢宏大,事物刻畫精緻,造型又富巧意,頗為生動;另一面與正面相應,海水波浪,右上方平地刻有「殿閣巍巍處,擎天碧色寒,河清海晏日,國富自民安」乾隆御題,頗具大家風範。此插屏以海水波浪為底紋,形若如意,綿綿不斷,意為如意長久,象徵幸福延綿無邊,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充分體現了玉石文化的精髓,甚是精彩。整器紋飾線條流暢,設計精美,雕工細膩,拋光上佳,匠心獨具,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實用器與觀賞器的完美結合,堪稱佳作。

清18世紀 白玉獸面方壺高23.5cm

方壺以大塊玉料精磨而成,玉質白皙凝潤,光潔如初。壺方口,口沿上下各飾一圈回紋,子母口,覆斗式蓋。直頸,溜肩,腹深而垂鼓,方形圈足。壺身為素麵,偶有沁色,更顯古樸,也更好的展現出玉質的無暇,正所謂「良玉不雕」。壺在頸肩部位四面各凸出雕刻了獸面紋飾,且獸口銜以玉環。瑞獸雙耳外撇,雙目凸出,寬鼻闊口,形象生動,栩栩如真。整件方壺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是模仿了青銅器的的藝術造型,這種借鑒式的作品之所以出現,是和當時的人文藝術環境密不可分的。在當時,以統治者為代表的藝術欣賞者深慕古風,追求上古時代的藝術模式,匠人為迎合這種需求,以前代古物為藍本,製作諸多仿古器物,在追求形神肖似的同時,亦融入統治者自身的審美偏好,形成鮮明而獨特的時代風格。

清乾隆 白玉浴馬圖山子擺件長19.3cm

此山子以大塊白玉整雕而成,選材上乘,白玉玉質溫潤無暇,潔白純凈。採用圓雕、透雕等技法,雕刻出山石奇偉,潺潺溪流流淌而過,一人牽馬立於溪水之中,左手撫馬首,右手執刷為馬匹擦洗,韁繩栓於岸邊一株柳樹枝杈之上。另一面琢曲徑通幽處,一座小亭矗立山壁之下。人物造型生動逼真,馬匹動靜張弛有度,溪水湍湍,柳枝斜倚,意境悠遠靜謐。滿族以弓馬得天下,素來重視尚武精武之風,滿洲少年凡在旗者無不通曉騎射,而馬匹又是騎兵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因此與馬相關的題材作品流行一時,成為雕刻藝術的常用經典圖案。乾隆皇帝標榜十全老人,其中得意之筆便是平定西部多次叛亂,使國家西部邊疆得以穩定和鞏固,並以此為基礎,大規模開發西部資源,使中原地區的玉作原料、馬匹供應等等得到了根本保障,乾隆本人也多次題寫御制詩文讚美西域名馬或邊民敬獻的寶馬,鍾愛之情可見一斑,同樣題材在繪畫中亦多有體現。浴馬圖歷來為中國文人墨客所喜愛的題材,古有周穆王「八駿」傳說,後有著名的趙孟俯《浴馬圖》,乾隆皇帝更是命宮廷畫師郎世寧繪製「十駿圖」「愛烏罕四駿」等題材。

清乾隆 青白玉雕梅樹樁式洗長23.2cm3,680,000 HKD

來源: 金財記,香港,1965年 Bluett & Sons Ltd,倫敦,1965年 (£388:15) 羅傑琵金頓(1928-69年)收藏,自1965年(£600)

外圓雕梅花樹,枝幹纏繞糾結,工匠的鬼斧神工在瑩潤的玉質上應材施藝,成就了此器。洗造型碩大,隨形巧作,利用玉皮在外壁巧雕梅花,以紋飾設計遮掩石中瑕疵。料盡其用,突顯良材美玉之妙。

器面圓雕梅樹枝幹糾結纏繞,讓文人案上頻添視覺及觸覺衝擊。儒家思想,尊天道,取法自然。此筆洗不僅為實用,亦供觀賞,置於書閣案頭,文士雖足不出戶,亦可神遊天地,不為案牘所囿。

洗內掏膛呈葫蘆形,應由晚明犀角槎盃啟發而作。犀角槎盃多作樹樁形,器外雕糾結樹幹,枝葉盤纏。犀角槎盃因犀角材料而成形,本器亦然。

清康熙 灰白玉雕雲龍紋洗寬19.4cm香港蘇富比2016年秋937,500 HKD

清十八世紀 白玉夔龍紋活環耳瑞獸蓋瓶高14.1cm香港蘇富比2016秋750,000 HKD

來源: Walter L. Behrens(1861-1913年)收藏 Spink & Son Ltd.,倫敦,1922年

清十七至十八世紀 白玉痕都斯坦式菊花活環耳瓜棱式洗長13.7cm

清乾隆 白玉英雄雙聯瓶高12.6cm香港蘇富比2016秋1,875,000 HKD

清乾隆 白玉瑞鳥圖山子長11.1cm

明末 青白玉歲寒三友螭龍耳杯寬10.5cm275,000 HKD

明或以前 黃玉鵝式水盂寬11.3cm1,187,500 HKD

Roger Keverne 私人瑰藏

清十八世紀 白玉萬年有餘蓋奩14.6cm2,000,000 HKD

香港蘇富比2017秋季拍賣會

清十八世紀 白玉雕雙卧馬《乾隆年制》款16cm1,000,000 HKD

香港蘇富比2017秋季

清乾隆 青白玉雕羊生肖高4.8cm100,000 HKD

香港蘇富比2017秋季

元 白玉鏤雕雲龍戲珠紋飾13.4cm

香港蘇富比2017秋季

遼至金 青白玉鏤雕秋山佩7.5cm

香港蘇富比2017秋季

明 白玉雕摔跤童子4.4cm750,000 HKD

香港蘇富比2017秋季

清十八世紀 青白玉馭獅胡人15.5 cm2,250,000 HKD

來源: 趙從衍(1912-1999年)收藏,此後家族傳承

香港蘇富比2017年11月拍賣會

清乾隆 白玉雕洗硯圖筆筒13cm

清中期白玉雕鳳凰牡丹擺件H 13cm with stand D 9.5cm without stand

清乾隆 黃玉八角環耳蓋爐寬19cm;連座高23cm

款識:「乾隆年制」款紅木座

清中期 白玉太平有象長23cm;寬13cm;高33cm

清乾隆 白玉盤龍戲珠獸面紋瓶高16.5cm

清早期 黃玉梅花水洗長13cm;連座高7cm

清中期 白玉蕉葉獸面紋菱形觚連座高29.5cm

清初 福壽紋古玉磬寬31cm;高50cm

清乾隆 仿古玉圭璧玉長13.5cm;木架長18cm;高27cm

清中期 青白玉獸面紋出戟觚連座高27.5cm

明 古玉夔龍觥高10.5cm

清 白玉童子洗象長11.5cm;寬6.5cm;高8cm

清中期 白玉鳳形尊 鎏金底座長13.5cm;高10.5cm

清 白玉童子洗象擺件長12.5cm;高10cm

明 灰白玉瑞獸香熏長12cm;高14cm

宋-元 瑪瑙花形盒直徑7.5cm

清乾隆 碧玉痕都斯坦風格?荷花式吸杯長15cm437,000 RMB

清乾隆中期以後,碧玉成為宮廷之中普遍使用的玉種,其色內蘊深沈,溫潤如凝脂,深得乾隆帝的喜愛。本品碧玉雕成,杯為蓮瓣式,花蕊作底,花瓣為器身,花梗作柄。荷梗內空,從梗莖端直通花蕊內,可以吸水。通體採用淺浮雕及陰線相接合之手法,雕琢花瓣脈絡清晰,荷梗處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楷書款。

其造型及樣式或可追溯於同時期痕都斯坦玉雕工藝。其工藝喜用豐富多樣的花葉紋裝飾,展現柔美而生機盎然的別樣玉器形態。帶柄的吸杯造型亦來源於印度及中亞地區帶流的碗及壺。本品較薄的器壁也是痕都斯坦玉器特有之風格。整器造型新穎別緻,頗具異域風情,予人新穎奇巧的藝術觀感。

18世紀 白玉留皮螳螂捕蟬墜長5cm115,000 RMB

墜由白玉製成,玉質精純,局部帶有棕黃皮色,巧作一片蕉葉捲成扁圓形,於葉片較薄處鑽有一小孔,可供穿戴。葉脈凸起,堅實有力,葉片自然舒展,翻捲起伏,圓雕小蟬一隻停於葉上,雙眼圓凸,雙翅收攏,蟬翼上絲絲細節分明,頸部節節突出,栩栩如生。其身後葉片收攏為蓋處隱藏有一隻螳螂,頭部尖削,雙眼圓而突出,向前注視,鐮刀狀前肢前伸,弓起身子一副小心謹慎、準備捕蟬的樣子。整件玉墜無論是風動的樹葉,還是蟬與螳螂,均生動有型,寓意「螳螂捕蟬」,質地緊密細膩,包漿厚重自然,形態優雅流暢,題材別具匠心。

18世紀 白玉巧雕松鼠葡萄墜(加環)149,500 RMB

取一巧色玉料,一半質白精潤,一半呈深棕糖色,並局部帶有灰褐沁色,古意盎然。白玉部分圓雕一松鼠攀伏於葡萄串上,圓眼尖嘴,神情機敏,身形蜷曲,似為葡萄的甘甜所吸引,垂涎欲滴。鏤雕枝葉掩映下的葡萄果實,葡萄粒飽滿豐實,油潤可餐。下部雕一片葉,葉脈清晰,翻卷有致。「松鼠葡萄」系我國清代常見吉祥紋飾之一,取松鼠及葡萄多有子嗣,子孫滿堂之意,以寓家族人丁興旺、基業豐碩之意。附有一高古三色絞絲環,古樸動人。

元 青白玉甪端擺件高6cm;長11cm1,495,000 RMB

清乾隆 白玉仿古犧尊式獸高8.8cm;長11.6cm4,715,000 RMB

元/明 舊玉琥長10.5cm;高5.5cm

清乾隆 和闐白玉童子萬年如意筆洗寬17.8 cm

來源: 史丹利.查爾斯.樂提收藏 紐約佳士得2007年3月22日,編號98 出版: 史丹利諾.查爾斯.樂提,《Chinese Jades in the Stanley Charles Nott Collection》,西棕櫚灘,1942年

清十八世紀 紅玉髓雕卧獸長9 cm

來源: S. Marchant & Son Ltd,倫敦

東漢 白玉辟邪長9 cm

來源: 阿爾弗萊德.史博曼收藏,倫敦,1970年代 展覽: 《Auspicious Jade Animals》,春源齋,紐約,2001年,編號4及封面。香港蘇富比2018春季拍賣會>淵雅尚典-史博曼雅藏中國藝術珍品(一)

清康熙 青白玉雕麒麟寬7.7 cm

清乾隆 南紅瑪瑙巧作一把蓮荷葉洗 配 染色象牙座長16.5 cm

香港蘇富比2018春季拍賣會>淵雅尚典-史博曼雅藏中國藝術珍品(一)

清乾隆 糖玉卧象《乾隆年制》款長12.6 cm

來源: 德國私人收藏,1922年前入藏,此後家族傳承 巴黎蘇富比2014年12月11日

元 玉瑞獸長9.5 cm

清乾隆 白玉童子獻瑞圖圓屏 配鏨胎琺瑯座屏徑 19 公分總高 30.5 公分

雕工精良,層次分明,實屬清代玉雕臻例。童子、亭臺、樹等剔刻細緻精巧,營造圓雕效果,自然生動。玉石乃堅硬材質,難於精雕細琢,而本屏紋飾細節入微,穗稈微彎,纖毫畢現,更見玉匠精工。

乾隆以前良玉稀少,是以罕見如本品碩大之玉雕。此屏慎選晶瑩淨透美玉,以彰紋飾雕刻層次深淺,極其難得。玉屏兩面構圖不同,卻不互擾,反於光線透亮下相互托襯,考驗工匠琢玉之藝。屏如此例,使其觀者,宛入靜謐之境,神遊山水之間。

乾隆帝主張插屏及山子等玉雕須帶歷代名家畫意。據載,高宗曾命工匠照其御藏古畫雕玉,其中包括五代山水大家關仝(907-960年)所作《關山行旅圖》等。本品紋飾刻畫寬闊山水景色,人物與風景合一,意境祥瑞,切合乾隆帝心意。

本品紋飾,寓意祥瑞。明代流行童子嬉戲圖,有祝賀子孫延綿、並成大器之意;穗稈,亦寓多子。道教有天地人三才之說,故本屏刻劃三童嬉戲,涵義美滿。

此鎏金銅鏨胎琺瑯底座飾以歐式捲延枝草,彌漫西洋洛可可風,卻兼綴蓮花及蓮瓣紋,東西交融,切合乾隆年間宮廷風尚。

清乾隆 和闐青玉獸首銜環鳧魚壺 《乾隆仿古》款41.5 公分

埃斯卡納齊,倫敦及米蘭,約1960-1961年

Spink & Son Ltd,倫敦

倫敦蘇富比1961年11月21日,編號164(封面內頁),指由 Marshall 購入

倫敦佳士得1987年12月16日,編號472

Spink & Son Ltd,倫敦,1989年

Somerset de Chair(1911-1995年)收藏

香港邦瀚斯2014年11月27日,編號13

高宗弘曆,年號乾隆,雍正第四子,二十五歲登基(1736年),在位六十年,歷史上少有的玉癡皇帝。就是這位癡迷於玉器的皇帝,在其統治時期,將中國古代玉器藝術推上了高峰。乾隆時期製作的玉器主要分為時作玉和仿古玉兩種,在此通過對一件和闐青白玉獸首銜環鳧魚壺的鑒賞來瞭解乾隆對仿古玉的心態和品味。

和闐青白玉獸首銜環鳧魚壺:高41.5公分、口徑11.5公分、底徑11.9公分、腹徑23公分。體型碩大。以和闐青白玉料碾琢而成,玉質溫潤,天然的十足油性使其精光內蘊,包漿滑熟自然,一望而知為開門的乾隆時期的宮廷玉雕。壺身以多道浮雕的環帶分隔,共六組紋飾帶。壺頸部從上至下有浮雕S形、浮雕幾何夔龍紋,陰刻漩渦紋三組紋飾帶。腹部有寬寬的兩組浮雕鳧魚紋帶,每組鳧魚由魚、龜、野鴨、水蛇等水禽類動物組成,或遊、或爬、或行、或昂首、或捕蛇,姿態各異,惟妙惟肖,生動活潑。

兩組鳧魚的分隔帶雖是浮雕而成,但帶中內凹,與頸部截然不同,需工時更多,顯示了工匠對細節處理的豐富度和層次感。底部圈足上浮雕一周辮形繩紋,辮形規整,陰刻線紋絲不亂。器身頸兩側及腹部一側圓雕三個獸首銜環耳,獸首高浮雕近乎圓雕,銜活環,工藝完美精湛。壺底陰刻四字「乾隆仿古」隸書款,字體規整優美,主要用砣刻而成。

這件玉壺相傳為十九世紀末法國海軍遣中國艦隊總司令 Humman 上將的舊藏,可惜未有資料進一步證明其來源。1大約於1960-1961年間出現在倫敦及米蘭,1961年由倫敦蘇富比拍賣。21962年著錄於東方藝術雜誌3,1972年著錄於 G. Wills 先生的《東方玉器》一書4,1987年由倫敦佳士得拍賣公司拍賣5,由倫敦 Spink & Son 有限公司收藏,後又由英國作家、詩人、政治家(曾任保守黨議員)Somerset de Chair(1911-1995年)先生收藏,Somerset de Chair 先生去世後,其夫人繼續收藏。2012年和2015年分別著錄於《中國藝術品經眼錄:埃斯卡納齊的回憶》與《Somerset de Chair 的重要玉器收藏》兩本書中。6從其流傳經歷可以看出,此玉壺流傳有序,可能清晚期以後到了英國並由各位藏家相繼收藏。

檔案中記載的玉鳧魚壺,除少量為宮廷造辦處製作外,大多為畫好樣稿交由蘇州織造和兩淮鹽政(駐揚州)製作,長蘆鹽政(駐天津)也偶有製作。如要製作大鳧魚壺,所用玉料須是山料玉。如乾隆四十年,太監如意交青白山料玉十四塊,傳旨著交啟祥宮畫樣呈覽,其中一塊重二百四十斤,畫得鳧魚壺紙樣一張,後交蘇州織造舒文處成做。乾隆四十一年,將青玉一塊,重二百三十斤,畫得鳧魚壺一件,交蘇州織造舒文處成做。乾隆五十二年,擬交兩淮鹽政徵瑞,成做玉五塊,內有大鳧魚壺一件。

山料玉中不可避免會出現綹斑或裂紋,為此乾隆帝還有保大還是就小的煩惱。乾隆四十四年,蘇州奉旨承做一件山料玉鳧魚壺,因玉石中有綹道,不夠鳧魚壺的設計尺寸,織造全德就請示乾隆如何處理。乾隆見文後,認為如果如將壺的尺寸收縮,沒有綹道石性固然好,但如還有綹道,不如仍按原尺寸製作,認為較大器型的玉器,有點綹道石性,也屬正常。

此次拍賣的玉壺與故宮所藏的青白玉鳧魚壺,壺身均有綹道和石斑,這些缺點在乾隆看來並不重要,綹道和石斑反而增加了仿古玉古樸滄桑的效果,這一用料特點也常體現在乾隆製作的其它仿古玉器上,說明乾隆帝更重視玉器本身造型、紋飾的內涵,而非玉器的質地優劣。

從造辦處活計檔看,鳧魚壺主題一直是乾隆最喜歡的仿古式樣,最早是根據青銅鳧魚壺原樣畫樣,只是從目前的考古材料分析,這種銅鳧魚壺的時代應是戰國時期,而非乾隆皇帝認為的漢代。

清乾隆 白玉鳳鈕獅面環耳出戟方爐連座高25cm

來源:長春閣川崎家族舊藏

備註:紫檀原配座

長春閣舊藏白玉鳳紐獅面環耳出戟方爐,長春閣是川崎財閥的創始人川崎正藏所設立的私人收藏室的名稱,而川崎正藏則是明治時期日本著名的實業家、政治家,在構築起龐大的商業財團的同時,在貴族院也佔有一席之地,位敘男爵。對許多古玩收藏者來說,川崎正藏最有名的還是他作為美術品收藏家的一面。他從財界政界隱退之後,致力於收藏美術品,對中國元、明、清三代古美術獨具鍾情,將這些收來的逸品藏入位於神戶的長春閣中,可謂日本的中國古美術收藏界泰斗級人物。

此爐造型仿古代青銅器而制,呈長方形洗口,邊側鐫回紋環繞,折肩下斜腹漸收,肩四面各置一獅首銜環,獅子的形象刻畫精細到位,玲瓏逼真,威風凜凜,與鐫刻在腹體四面碩大的饕餮獸面紋完美結合,鎮守四方邪魔。爐身四隅處出戟,更是為整體增添了金戈鐵馬般的硬朗之氣。腹底承高圈足,近足處精雕成對的螭龍紋樣,其矯健曲轉的身姿充滿著生命的活力和吉祥的寓意。爐口上配蓋盒子母口扣合,呈現中國古代建築中盝頂造型,檐四角同樣出戟,四面則凸雕兩對獸首,頂端有一蟄伏休憩的神鳥鳳凰,羽翼整飭,翎尾秀麗,雖呈靜態卻依然掩飾不住好似即將展翅高飛的韻動之感,大氣磅礴而不失靈動輕盈。爐底配紫檀座,用祥雲、蓮瓣、如意和回紋精心點綴,以沉穩肅穆的色調突出了玉爐的冰清玉潔和淡泊典雅。清代玉器推崇「以古為師」,意在重現古時興盛的文化瑰寶,以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製作出富於古樸之風的經典之作。此方爐用料考究,玉質瑩潤,色澤素雅,紋飾雕工運刀犀利,線條流暢,巧奪天工,確實是一件清新雋秀的仿古佳品。

清乾隆 白玉盤龍包袱紋蓋瓶連座高29cm

備註:紫檀嵌金銀絲原配底座

此品為白玉所制,橢圓形口,與瓶蓋呈子母口扣合,蓋頂立一對盤龍為鈕,身形矯健、神態可掬,自由而悠閑。直頸溜肩,扁腹下斂,圈足,整體器形飽滿圓潤,俊俏秀麗,配合白中泛青的玉色,高潔雅緻的氣質顯露無遺。瓶頸飾縷縷祥雲,一條高浮雕的巨龍在雲霧間張牙舞爪,盤旋而起,龍身曲折蜿蜒,充滿張力,角須鱗爪均被刻畫得細緻入微,將中國古代最為崇高、最為尊貴的神話生物呈現得活靈活現。瓶腹飾有凸雕的包袱巾,於一側結扣,模擬布匹的褶皺線條自然舒展,頗為逼真,並以其諧音寄寓「包福」之意。這種包袱瓶的設計通常見於瓷器,玉雕中運用此類手法倒是頗為少見。瓶底承紫檀座,鏤雕如意雲紋為足,其上更有隨著紋飾遊走的金銀絲,往深沉靜謐的底色中增加了明快亮麗的成分,與淡泊清雅的瓶體愈發搭配得天衣無縫。

清 白玉鷹形洗長16cm;高8.5cm

本品取上好玉料,呈色潔白清新,質地溫潤宜人,外表打磨光滑,整體晶瑩剔透。洗口呈長方形,前置鷹首,兩側有雙翼,展現出雄鷹展翅的大氣豪放。洗壁外側遍布如意雲紋,彰顯精緻古樸的氣質,四腳處俱為鳥形,頗具意趣。底座鏤空雕拐子形,表面更有細緻的幾何紋樣,華美秀麗之間蘊含著吉祥的寓意,襯托出整器的別緻。

清中期 靈芝如意洗長13.5cm;高5cm

清 白玉蓮花缽直徑9cm;連座高9.5cm

清中期 白玉獅耳龍鈕香爐寬14.5cm;連座高15cm

清乾隆 黃玉獸面紋方尊高13.5cm

明獸耳杯高9厘米直徑10厘米

日本收藏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飾迦 的精彩文章:

台北故宮不可不看的八件國寶級古玉
圍觀:春秋貴族的寶玉

TAG:飾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