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對自己的不完美求全責備

不對自己的不完美求全責備

我腦海里總有一種強迫性的思維觀念,總想一些自己不應該想的事,用了很多辦法怎麼也排除不了,請問怎麼辦?

如孝法師

我執是對生命的求全責備

這看似是一個念頭,實際上並不是念頭,它的根很深,叫「我執」。對自我的執著會形成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我們又會在它的基礎上賦予善惡,然後想除掉惡,保留善,這就是對生命的求全責備。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在培養我執。

佛法的目標是「無我」

我們一直在修我執的法,而佛法的目標是什麼呢?是無我。無我是一種成就,我們在深刻的禪定中看到諸法只是緣起緣滅,和自我沒有關係。這裡的重點是在禪定當中。

念頭出現時,請接受它

我們的生命從過去世到今生不斷地相續,有很多信息一直很深地存儲著,並沒有消失,可是它們是沒有自性的。如果明白它們是無自性的,當它們現前時,我們就會包納生命的一切,沒有「潔癖」。

我們認為的「不完美」其實是生理層面的無明。無明是一個種子,我們之所以不能出離,是因為無明在我們生命的深層,也許它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也可能只是虛擬化的存在,只要我們放不下,它就會一直在那裡。

發願也是一個好方法

通過發願來改善是另一方法,也就是不要處理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本身沒問題,它折射出來的是我們煩惱的種子。有時候越處理它,它越揮之不去,這時完全是我們的嗔心在支撐著它。所以我們要修慈愛的心,慈愛的心容易通達空性。我們發願在來生,生命在它誕生或成長時,不陷入二元對立的分別。

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是一種虛擬化、潛在化的存在,它代表了我們思想的矛盾,但並不是一個實質的問題。「我的好壞」、「我的評價」、「我的精神潔癖」都不是問題,所以允許它存在。如果覺得它是一種干擾,就要寄望我們未來生不是這樣一個生命境界。它不是修行的目標,我們修行的目標是去除我執。

喚醒佛性是我們修行的目標

我執沒有自性。我們知道這個道理,就要一次次地喚醒自己,而我們在生活中卻一次次地陷入二元對立。我們有佛性,有人性,也有狼性,這話是非常科學的,對任何人都適用。為什麼說我們有狼性呢?「狼」是煩惱的意思,我們過去有煩惱,現在有煩惱,未來還有煩惱。同時我們是佛,過去是佛,現在是佛,未來還是佛。

如果以人道來安立標準的話,也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標準。把「仁、義、禮、智、信」放在宇宙的背景下考量,也並不完善。處理人和人的關係時差不多就好,沒有一個究竟的「仁、義、禮、智、信」。究竟的「仁、義、禮、智、信」放在宇宙層面,是成佛時的完美,是無窮無盡的美德,而且也不止這五個標準。

空性可以讓煩惱升華

成佛的原理是看到一切法無生,無生故無滅。這個話題很深,是真正智慧層面的增長。問題本來就沒有產生過,是我們執著於它,所以它才像一粒沙子在眼睛裡,讓我們很難受。這一粒沙子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問題,問題是我們能不能用空性把它放到別的地方。空性就像蜜蜂採花一樣,它不會障礙花,反而讓花擁有了果實的成就。這是一種看破,也是一种放下。其實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可以看破的,因為一切東西本來就不存在。

煩惱即菩提,讓它一直伴隨我們的修行

空性要回到根本智上去培養,我們會發現這對於修行有很大的幫助,它是修行的一個增上緣。如果沒有這「放之不下、揮之不去」的障礙,我們可能會把佛法概念化、完美化,很難認識佛法的實質。提出這個問題是你的福報,而正解認識它就是你修行的關鍵,讓它一直伴隨你就好,不需要去掉。

——2018年五一禪七

如孝法師於白馬寺對大眾開示

對於一些不完美,可能「接受」

「去除」更重要。

長按小程序碼,即可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人生需要效率,聚焦到最重要的事情上吧
想要未來的幸福,就要能忍耐眼前的煩惱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