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這年頭,為什麼「做自己」越來越變味了

這年頭,為什麼「做自己」越來越變味了

這是BottleDream691次與你美好分享

無論賣什麼,現在的廣告越來越喜歡打「做自己」這個噱頭了。

?賣酸奶的,說「我有我的 Young」;

?賣手機的,也推的廣告叫《勇敢做自己》;

?賣車的也愛這個套路,包裝成「人生第一步,我選我自己的路」

……

唔……為什麼我覺得這個廣告很腹黑

「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你要做你自己」……聽起來都很對,但為什麼越聽越膩味了?

都叫我加油做自己,

但我今天就是這樣不行嗎

美國很火的心理學博客「Wait But Why」曾總結過美國 Y 一代年輕人(指 1983 年到 2000 年出生)的普遍性格特徵:

迷茫

焦慮

他給出了一條關於幸福感的公式:

幸福= 現實 - 期望

而這群出生在 1983 年到 2000 年的年輕人的幸福感,常常是負數。

因為他們在上一代人塑造的繁榮中長大,相對來說有更多的資源,有更多的選擇,從小容易有更誇張的期待和更大的野心,但誰能保證現實就事事順心呢?

這樣一來,就更容易現實和期望的落差,也更頻繁陷入困惑當中。

與其一天到晚喊著要「做自己」,更值得認真想想的,應該是「自己」到底是誰。

過去 7 年來,我們報道了1000+ 個創變者故事,呈現世界各地的 ta 們如何用聰明善良、富有創造力的方式解決社會問題。

我們發現,創變者們之所以令人著迷,不僅在於 ta 們所創造的、外在的美好改變,更在於 ta 們自身:

? 社會每一個美好改變的實現,都離不開個體的自我更新。

? 在創造美好改變的同時,ta 們也在成為更好的自己。

? 創變者身上具備的,是從自己與現實出發,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思維能力。

我們也一直在反思,除了將一個個創變者的故事呈現在你面前,有沒有辦法讓你更快速、更有動力地走進創變者的高能量圈裡,回答那些關於「我是誰」的關鍵問題?

所以,我們將這 7 年來的 1000+ 個創變者拆解梳理,總結出創變思維的關鍵原點,研發了這個——

創變思維·線上課程產品

邀請你一起,在 3 個月內

打開你的高能量瓶

你會看到,

我們把創變思維原點

和每個人的生活日常,

連接關乎人類命運、時代變化的宏大命題,

同時注重好玩、有趣的學習體驗

特別提示:注意看瓶身!

深耕社會創新 7 年,我們越來越確定:

「社會創新」的最小原點

和每一個人內在的自我更新息息相關

而所謂「創新」

其實就是在每一刻創造新的自己

七瓶開完,全額退款

我們明白,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成長的渴求,但直接把乾貨和心法甩到你面前並不是最好的做法。

2017 年初春,我們第一次嘗試開發線上課程,帶給大家三種高感知力——

娛樂力:一種把事情做得有趣的能力

故事力:用故事思維好好說話的能力

人類學力:不尋常角度看尋常事的能力

從課程的構想、與導師的溝通、內容的鋪排、課堂環節的設計、小練習的選擇、課後作業的進行,都用心研究、細細打磨。

在那以後,我們花了 1 年多的時間去沉澱、迭代,結合認知科學的研究,優化知識和能力的傳達方式、學習者體驗流程,更符合當下年輕人學習新知、習得新思維的特性——

自主學習

7 門超強導師打磨的核心課程

每兩周更新1門課程,每門課程由4 - 5小節構成,每小節是最凝練的10-15分鐘內容。

由你靈活掌握學習節奏:可以一次性學完一門課;也可以選擇碎片化時間聽著玩,玩著學;還可以發明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ps:如果在建議時間內學完,你可以獲得全額退款喲!

互 動 學 習

6 位特邀嘉賓分享的直播互動

對應每個創變思維原點,我們還額外邀請不同領域中創造美好改變的6位嘉賓,給你帶來刷新認知的直播互動。

帶著問題和想法參加,能帶走的收穫會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ttleDream 的精彩文章:

TAG:BottleDre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