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若張之洞的抗法方略早被採納,鎮南關大捷的奇蹟是否早就上演?

若張之洞的抗法方略早被採納,鎮南關大捷的奇蹟是否早就上演?

晚清時期,中國抵抗外國侵略的戰爭中,中法戰爭應該算是唯一在軍事上取得勝利的戰爭了。但中法戰爭最終卻因「和談」而變成「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結局,是在令人嘆息!中法戰爭清廷能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取得軍事上的勝利,與當時法國的咄咄逼人、清廷的主戰派積極奔走和後來指揮抗法的馮子材等愛國將領的積極拼殺不無關係。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人物,他早有抗法方略,若被朝廷採納,鎮南關大捷奇蹟早上演了!不是馮子材。

我們知道,中法戰爭時清朝統治集團內部主要分為主和派和主戰派兩大陣營,以淮系領袖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掌握清政府外交、軍事實權,但一意主和;以左宗棠、曾紀澤、張之洞為代表的主戰派,力促朝廷採取抗法方針。清政府最高決策機構舉棋不定,軍事上一面派軍隊出關援助越南卻又再三訓令清軍不得主動向法軍出擊;外交上一面抗議法國侵略越南卻又企圖通過談判或第三國的調停達成妥協。這種自相矛盾的舉措,大大便利了法國的侵略部署。因而,熟知中法戰爭的小夥伴應該知道,當時在中法戰爭戰場一線的清軍將領,都是以淮系派將領為主,主戰派將領得不到重用。我們在前兩天發布的關於清廷啟用老將馮子材抗法的文章也指出了馮子材被起用是經歷了朝廷內部各派系的權力爭鬥,最終在迫不得已的環境下,經過曲折的過程被重新啟用的。今天的主人公,在晚清時期被稱為「香帥」,是洋務運動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早起清廷的清流派領袖,想必小夥伴們也猜到了,他就是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當然不是武俠小說里的香帥傳奇楚留香)。 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探花出身,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在中法戰爭時,張之洞已是山西巡撫,一省最高之長官。1883年12月,法軍大舉進犯中越邊境,以淮系將領為主力的清軍節節敗退,邊防告急,朝中大臣紛紛言戰。但張之洞在1884年5月被任命為兩廣總督前,雖多次上書清廷力主抗法,並獻上抗法方針策略,作為封疆大吏的他卻仍是得不到清廷的上市採納。張之洞的言戰主張與清廷大多數言戰者不同,他的抗法方略非常符合當時清軍實際,若被朝廷採納,小編認為鎮南關大捷早上演!為什麼這麼說,下面我們看看香帥張之洞當時說了什麼。

張之洞在《與張幼樵書》(張幼樵即張佩綸,清流派主將之一,深受慈禧寵信)中曾說「中外兵事,鄙意與尊意及京朝諸言事者迥然不同。諸公意謂法不足畏,我易勝法,故紛紛言戰。鄙人則明知法強華弱,初戰不能不敗,特非戰不能練海防,非敗不能練戰。祗(只)要志定氣壯,數敗之後,自然漸知制勝之方;若一敗而即擾動,更易將帥,則戰備永無聯繫得手之日矣。兵凶戰危,何等大事,何等難事,豈有談笑指揮數營雜兵劣械而能坐摧強敵者乎?世間安有此等便宜事也。」張之洞的這番話語,不僅批判了朝中大多數言戰者情敵易勝思想和許多封建官吏夜郎自大、昏聵怯懦的本質,而且還準確提出了弱國如何打敗強敵的戰略方針,他在給清廷的奏稿中還指出抗擊法國侵略「頂計宜堅,赴機宜速,自守宜固,料敵宜審。若已有戰釁而尚無戰心,徒有戰形而實無戰具,則禍不可勝言也。」張之洞一席抗法言論,真知灼見,可惜卻不被清廷賞識採納,否則鎮南關大捷早上演。

熟悉中法戰爭的小夥伴也看到,中法戰爭的兩個階段的戰績和結果情形,恰如張之洞所言。1884年5月觀音橋事變,中法戰端再起,清廷不得不啟用主戰派官吏。同年7月張之洞到任兩廣總督,就「即逢海警,內防外援,應接不暇,兵食兼籌,無一不難」。他在百般困難的情況下,會同欽差大臣、辦理廣東軍務的彭玉麟和廣東巡撫倪文蔚積極承擔起抗法重任,籌備廣東省防,出告示嚴禁國人補給法軍,強令法國領事率法國教士出境,出兵、出糧餉物資、出計謀戰法指導和支援雲南、廣西、福建、台灣等省抗擊法軍,舉薦人才等等,我們熟知的鎮南關大捷的主要將領馮子材,就是張之洞力薦舉用的,黑旗軍將領劉永福也是他派唐景崧拉攏正式回歸清軍作為抗法得力幹將的,而支援台灣劉銘傳抗法也是人所共知的事。

綜上所述,張之洞早有真知灼見的抗法方略,卻因統治集團內部派系鬥爭,沒有被清廷提早採納,如果清廷提早採納香帥張之洞的抗法方略,鎮南關大捷的奇蹟是否早就上演了?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國史 的精彩文章:

同樣是開國之君,為何說朱元璋得位最正?原因不簡單
咸豐皇帝:江浙危急,火速前往增援!曾國藩:不去,以後再說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