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盛夏消暑好去處,秦嶺七十二峪之泥峪

盛夏消暑好去處,秦嶺七十二峪之泥峪

泥峪位於周至縣和眉縣交界處,在S107即環山線南側,是進入秦嶺的七十二峪其中一個峪口。泥峪也是儻駱古道的進口,儻駱古道出口華陽鎮西南有地名稱「圍子壩」,所以泥峪古稱「圍谷」,《周至縣誌》記載:「圍谷又名韋谷,在縣西南五十里,與郿縣接界,俗訛為泥谷。」即是今日之泥峪。

儻駱古道在歷史上的地位,相當於古時候進入四川的高速公路。即使在今天,從西安飛往漢中的飛機航線,還是沿著儻駱道飛行的。泥峪徒步探尋的主要景點有:龍潭、雙龍洞、仙人墓、石門一線天、石林、泥河等。

走進泥峪河 連日的高溫,每天十幾個小時的空調,即使偶爾的短暫降雨,猶如火上澆油,更是開啟了籠蒸模式。時間久了,都快忘記了涼爽自然的空氣,原本是個什麼味道了。周日,攜家帶口驅車過渭河,進秦嶺,將炎炎夏日拋在身後,在泥峪溝里尋覓久違的蔭涼。

從S107一路向西,在周至縣竹峪譚家寨村的大牌樓下,進入泥峪的道路。巍巍秦嶺逶迤在前,一簇簇、一行行鮮艷的花樹在側,更有一望無際,碧綠的田野。放下車窗,深深地嗅一口大自然的味道,身心清爽。

一進峪口,道路變得略顯狹窄,周末進山納涼的車輛很多。只要有停車的地方,便能在一旁的山邊樹蔭下、在澗下的河裡,聽到嬉笑玩鬧的笑聲。走進大山清涼的懷抱,無論老幼,都釋放出了本真。

車子在山水間緩緩行進,滿眼是盈盈的綠色,綠的山、綠的樹、綠的草,濃淡相宜的綠色,裝點了滿溝的清爽。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賞景如同修行,遠離人群的清凈之處,才能靜靜地觀山、聽風、看水。有時候,與其說是賞景,不如說賞的是心情。

車子走到路的盡頭,樹蔭草叢裡,逆流而上,有一條羊腸小道。走不遠,幾根樹榦搭建的簡易小橋,橫亘在小河上。遠山、溪流、小橋,一幅山水畫躍然紙上的感覺有木有。

繞過小橋,依水而行,小路或蜿蜒,或崎嶇。在一條小溪流與河水交匯的地方,巨大的石塊堆積在一起。嘩嘩流淌的河水,不願巨石的牽絆,不知疲倦地的在石塊的縫隙間衝擊著。

小溪匯入河水的地方,衝擊成了一個小小的平緩水面。河水清澈見底,形態各異的的小石頭,不急,不嗔,不爭,不搶,靜靜地躺在水底。也不知這些石頭,在山水中,經歷了多少世的衝擊、磨礪,成了現在這個形狀。更不知還需多少世的大浪淘沙,粉身碎骨,才得以匯流入海,回歸本心。

這裡有山、有河、有石、有溪,悄悄地坐在石上,沐浴陽光,閉上眼,與山風一起呼吸。溪水在身旁涓涓流淌,卻不打攪你的遐思,你若水底的小石塊般無足輕重,亦莫打擾了自然地靜謐,和諧相處,便是大同。融入自然,就是享受。(中國農林科技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農林科技網 的精彩文章:

我們結婚吧,我願清澈的愛著你——落新婦的栽培技術

TAG:中國農林科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