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100%中魚的5種漂相
釣魚懂得看漂相,通過判斷漂相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揚竿中魚的幾率。下面我們先來了解基礎的魚咬鉤的漂相,後面再來分析在實際釣魚運用中5種常見的漂相。這些都是魚兒吞咽釣餌後拉動釣組的真實反應,即是我們揚竿的依據。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要理解一些基礎的漂相:
1.浮漂下頓
浮漂入水勻速下沉至所設定的釣目出現突然下頓,一般規律是浮漂微微上抬半目甚至1/3目,然後突然向下頓1~2目。下頓動作信號的前提是浮漂需調得精準,浮漂調得不好是不會出現下頓的漂相的。
2.浮漂黑漂
浮漂黑漂是指漂尖完全入水的動作,浮漂的入水勻速下沉至所設定的釣目,釣組會出現短暫的平衡,浮漂常會因為魚瞬間的吞咽釣餌而迅速黑漂,黑漂的過程淡化了下頓的動作信號。出現黑漂必須提竿,中魚的概率有90%,除了少量的假口,否則就是錯過了最佳的提竿時機。
3.浮漂抬漂
浮漂抬漂是指浮漂入水勻速下沉至所設定的釣目,釣組出現短暫的平衡以後,浮漂會突然地上抬,上抬的範圍在2~4目之間,甚至更高。出現這種漂相就說明你的釣組過於遲鈍,需要剪鉛皮,進行精準調漂。當然,如果為了刻意地過濾假信號,調鈍釣鈍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戰術,特別是在釣大魚時或是在大風的天氣里釣魚。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些是比較複雜一些的漂相,以調4目釣2目為例,在一般水域和水情下,都是有章可循的,遇到以下5中漂相,請立即揚竿:
1.拋鉤入水後,浮漂在鉛墜重力的作用下依次出現翻身、站立、下沉等漂訊。但有時會遇到這樣的現象,浮漂在該翻身站立的時間裡,出現立起又睡下的漂訊。這種情況多為中上層魚接住了下降的鉤餌,此時應立即揚竿。
2.鉤餌入水後,發現水面的浮漂沒有立起,而是快速向釣點外移動。出現這種現象多為鯿魚、和草魚等中上層魚咬鉤。所以,有這種漂訊,應即時揚竿。
3.浮漂在運行中,突然短暫停頓,間歇性地向上頂起,甚至露出漂身。這種漂訊多為魚在半水搶食。如果此類漂訊出現頻繁,說明魚已上浮到一定的高度,應即時調整浮漂,改底釣為浮釣,加快頻率,把魚的泳層控制在一定深度。
4.浮漂入水,勻速下沉至釣目時,突然出現明顯的加速動作,這是魚接餌的信號,應立即揚竿。如果此種漂訊頻頻出現,並伴有短暫的停頓,漂尖向上抬送,表明窩內的魚已經離底,遇到這類情況,應立即調整浮漂,改兩餌觸底為懸底狀態,搓小餌或拉餌,減小釣組的重力,減緩兩餌下沉的過程,釣獲截口魚。使用這種釣法時,注意浮漂不可用得過大,子線也不宜太短。
5.浮漂入水,勻速下降至所設定的釣目。浮漂出現輕微的上下起伏的狀態,一般為魚發現鉤餌試探所產生的潛流對釣組造成的變化(這也是釣者判斷魚是否已進窩的標誌),更是魚咬鉤的前兆,應及時做好揚竿的準備。當浮漂緩緩上升的過程中出現短促有力的下頓,就是魚大膽咬鉤的漂訊,也是魚咬鉤的典型漂相。


TAG:奧創釣魚說 |